-
安理会未通过“北溪”决议,赫什回应:这不算新闻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3-03-28 15:40:44【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当地时间3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未能通过俄罗斯提交的有关对“北溪”事件展开调查的决议草案。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直斥美国“做贼心虚”,他称这次投票为“试金石”,若美国真想把肇事者绳之以法,就应当采取不同的行动。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直言,他对投票结果并不感到惊讶,如果不是这样,“那才是新闻”。
据联合国网站27日消息,这项决议要求联合国牵头调查“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只有俄罗斯、中国和巴西投了赞成票,其余12个安理会成员国投了弃权票。一项决议需要至少9票赞成,且俄罗斯、中国、法国、美国及英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不反对才能通过。
联合国网站27日消息
今年2月,赫什首度披露了美国策划炸毁“北溪”管道一事,掀起国际舆论风暴。他在3月21日再度发文,直指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故意向媒体释放虚假消息,以掩盖美国参与破坏俄罗斯“北溪”管道的行为。
提到这次安理会投票,赫什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说:“当然(结果是这样)。为什么应该(通过这项决议草案)?难道你觉得他们还会怎么做?如果他们做了其他的事(指通过决议),那才是新闻。”
赫什补充道,他认为巴西投赞成票支持调查“很有意思”。
从投票后的解释性发言来看,投弃权票的大多数安理会成员国表示,他们并非反对调查,只是在考虑是否需要由联合国牵头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应该先推进现有国际调查。
例如加纳代表在发言时指出,他们之所以投弃权票,不是因为反对国际调查,而是因为现阶段还有其他的调查在进行,现在提倡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进行平行的国际调查可能为时过早。她进一步强调,需要加快正在进行的国际调查,并应随时向俄罗斯通报情况。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路透社图)
会上,美俄围绕这项决议展开交锋。
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罗伯特·伍德否认“俄罗斯就此次破坏活动对美国毫无根据的指责”,他坚称美国没有以任何方式参与破坏活动,俄方的决议草案“试图诋毁相关国家正在进行的调查工作,并对任何与俄罗斯预定的政治意图相左的结论表示怀疑”,“这不是为了弄清真相。”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犀利回击道:“我对美国代表有一个问题,他在我们的决议中发现了什么预定的东西?众所周知,我们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贼心虚(liar, liar, pants on fire)。”
涅边贾说,如果美国真的想将肇事者绳之以法,他们就会采取不同的行动。这次投票堪称“试金石”,看看规则是否会得到维护,以及恶劣行为者是否会承担责任。
涅边贾表示,俄罗斯将不再提出关于“北溪”管道破坏事件国际调查的决议草案。
“我认为已经够了。”涅边贾说,“它(投票)已经揭示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态度。”
俄卫星通讯社:波利扬斯基称,西方在有关“北溪”事件调查的决议上施加了巨大压力
俄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在投票后说:“就像往常一样,我们曾经的西方伙伴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明确展现出对维护理性立场的声音不感兴趣。”
但波利扬斯基同时认为,这场投票也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表明很多人希望看到对“北溪”破坏事件进行彻查。
“我认为,许多发言的成员在解释投票原因时,都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即他们赞成透明而迅速的调查,由此我们看到,这向丹麦、瑞典和德国当局发出了很多信号,要求他们完成这项调查,并向安理会通报具体结果。”波利扬斯基说,“因此,尽管弃权的部分安理会成员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但他们仍然认为有必要更快地向前推进并弄清楚更多细节。我认为这也是我们投票的积极方面。”
在当天的安理会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中方支持授权联合国组建国际独立调查委员会对事件开展调查,并对安理会关于“北溪”管道问题决议草案的表决结果表示遗憾。
耿爽表示,一些成员表示,应该先等国别调查得出结论后再考虑进行国际调查。事实上,“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至今已超过半年时间,如果要进行国际调查,那么现场证据必须抓紧收集,以免拖得太久难以取证,影响调查结果。如果有关国家坦坦荡荡地欢迎安理会授权对“北溪”管道爆炸进行国际调查,至少可以显得他们问心无愧。如果有关国家遮遮掩掩地阻挠安理会授权进行国际调查,反而令人怀疑他们另有隐情。
耿爽强调,安理会成员虽未就授权开展国际调查达成一致,但各方都支持查明真相,早日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时隔55年,俄罗斯首次公布加加林坠机事故现场照片
2023-03-28 14:06 俄罗斯之声 -
沙特阿美接连重金在华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
2023-03-28 13:36 能源战略 -
习近平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话
2023-03-28 12:33 中国外交 -
“美国将下最后通牒”
2023-03-28 11:39 美国一梦 -
华春莹发问:何谓“开放市场”?
2023-03-28 11:06 美国一梦 -
“北京在碰杯,台北在撤旗”
2023-03-28 10:44 中国外交 -
马里乌波尔警察局长汽车发生爆炸,当地官员:暗杀未遂
2023-03-28 10:31 乌克兰之殇 -
迪士尼CEO宣布执行三轮裁员计划,共裁7000人
2023-03-28 10:25 -
金正恩视察核武研究所,审阅核反击作战计划
2023-03-28 10:13 朝鲜现状 -
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2023-03-28 10:07 美国一梦 -
洪都拉斯:限台当局30天内撤出
2023-03-28 09:59 中国-拉美 -
德国大罢工前夜,蒙面人闯入朔尔茨所住公寓楼
2023-03-28 09:40 德意志 -
美国又一起校园枪案致7死:凶手为跨性别者,拜登下令降半旗
2023-03-28 09:33 美国一梦 -
瑞典军方:禁止在工作设备上使用TikTok
2023-03-28 09:22 -
美国北达科他州一列火车脱轨,部分化学物质泄漏
2023-03-28 09:18 美国一梦 -
与美石油巨头陷长期争端后,乍得将油气资产国有化
2023-03-28 08:37 非洲之窗 -
秦刚:中方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2023-03-28 08:11 观察者头条 -
“北溪”事件决议:0票反对但未通过,中方表态
2023-03-28 08:08 -
乌克兰:收到了,@英美德
2023-03-28 07:36 乌克兰之殇 -
内塔尼亚胡服软
2023-03-28 07:21
相关推荐 -
-
“西方傲慢又虚伪,而世界似乎只按意识形态行事” 评论 104“中国人很聪明,现在向他们卖车变得有点困难” 评论 254马克龙表态撤军,尼日尔:基于相互尊重的时代开始了 评论 231今起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有人“一天省下一年工资” 评论 231俄方: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评论 506最新闻 Hot
-
“西方傲慢又虚伪,而世界似乎只按意识形态行事”
-
“他渡过孤独一周,召唤盟友却无人应答”
-
泽连斯基是否竞选连任?乌第一夫人回应
-
“涉及普京,他最新表态或将激怒克宫”
-
供应北美拿补贴 中韩企业合建摩洛哥电池厂
-
“中国人很聪明,现在向他们卖车变得有点困难”
-
越南要借西方开发稀土,挑战中国?
-
美国完成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 3年前采集
-
今起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有人“一天省下一年工资”
-
马克龙表态撤军,尼日尔:基于相互尊重的时代开始了
-
美国关切后,印度被迫推迟?
-
俄方: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
科索沃发生冲突致4死,武契奇: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
-
“美国试图插手,委内瑞拉谴责”
-
他宣布再次参选,曾称不允许执政党“右转”
-
被拜登爽约过的他们将缺席此次峰会,美方“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