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培建:嫦娥五号这次没有需要我们处理的问题
最后更新: 2021-01-02 12:38:06导读“这次没有需要我们处理的问题” ,叶培建欣慰地说,嫦娥五号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复杂的航天器,但从发射到返回没有发生过一个问题,非常圆满。
飞控专家组虽然“没事干”,但也起到支撑作用。“年青人说只要看到我坐在那个地方,看到我笑眯眯地喝咖啡,他们心里就放心了 。”
从2020年11月24日凌晨4点30分起飞,到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返回器成功着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地球外天体采样、地球外天体起飞、带着所采样品安全返回地球等 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 。
23天的飞行时间里,“人民科学家”、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院士和众多航天人经历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央视《面对面》之《叶培建:探月的脚步》
为祖国争取一个 创造“人类首次”的机会
20年前,中国启动探月工程的论证,当时55岁的叶培建开始从事探月事业。2004年初,我国探月工程批准立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叶培建担任 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
在探月工程中,单号星是主星,双号星是备份星。嫦娥一号的任务圆满成功后,有人出于“节约”,不主张继续发射嫦娥二号。但叶培建在讨论会上据理力争: “中国探月要走下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产品)已经做好了,再花点钱获得更多的科学成果、更多的工程经验,有什么不好?”
- 原标题:中国航天人也有凡尔赛的一天!
- 责任编辑: 奕含 
-
我国学者成功研制“按需式读取”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
2021-01-02 09:45 科技前沿 -
在上海张江,世界级光子科学中心正崛起
2021-01-01 18:53 上海新高度 -
我国高质量国际论文数位列世界第二
2020-12-30 08:23 -
和嫦娥五号一起“上天”的水稻种子发芽了!
2020-12-29 07:18 航空航天 -
“响应环保号召”,小米11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
2020-12-26 12:04 手机 -
洛马将收购美国最大火箭引擎制造商
2020-12-22 19:48 -
长征八号首秀缘何推迟?原来是高空风捣乱
2020-12-22 15:57 航空航天 -
长征八号火箭总指挥:未来一年应该不少于20次发射
2020-12-22 15:48 航空航天 -
推动人工智能治理与国际合作 促进建立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
2020-12-21 09:52 中国论坛 -
新突破!中科大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2020-12-20 14:14 -
没想到吧!这就是属于嫦娥五号的“土味朋克”
2020-12-18 21:19 -
“就算美国用新能源,还是受制于中国”
2020-12-18 16:25 美国一梦 -
用内讧形容中芯国际并不客观,但困局该怎么破
2020-12-18 08:02 -
“可上九天揽月”!毛主席故乡将作为月壤异地灾备点
2020-12-17 16:28 航空航天 -
安排上了!未来我国还将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
2020-12-17 15:30 航空航天 -
商务部:希望荷兰在华为5G、EUV光刻机等问题上秉持公平立场
2020-12-17 07:21 华为 -
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冯端逝世,享年98岁
2020-12-16 16:07 -
新箭首飞!长八:我已就位!
2020-12-16 11:32 航空航天 -
“隼鸟2号”密封舱内发现黑色沙粒 或为0.1克“龙宫”岩石碎片
2020-12-15 13:16 日本 -
国家授时中心:监测到伽利略导航系统时间异常
2020-12-15 10:04
相关推荐 -
“中国1小时”撞上“美国11小时” 评论 102被年轻人在线催更,《觉醒年代》做到了 评论 184新万吨大驱拉萨舰官宣亮相! 评论 453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评论 11“出人意料!中国设定了6%” 评论 213最新闻 Hot
-
“中国1小时”撞上“美国11小时”
-
“断交”42年后,美驻日大使首次和台代表“约饭”
-
新万吨大驱拉萨舰官宣亮相!
-
英国将发布后脱欧时代国防外交报告:加强应对中国能力
-
雷军这项荣誉,竟成美国“拉黑”小米的借口...
-
香港选举制度如何完善?干货来了
-
“出人意料!中国设定了6%”
-
美军再提增强关岛防御系统:现有系统难防中国
-
美交通部报告:赵小兰涉嫌以公谋私,司法部则拒绝调查
-
美军设想沿第一岛链建立“精确导弹打击网络”
-
《华尔街日报》呼吁共和党抛弃特朗普,他怒了
-
原本还有第二轮空袭,因这事被拜登紧急叫停
-
中国恢复设定GDP具体增长目标,背后有什么底气?
-
YouTube考虑“解禁”特朗普
-
“没人防疫做得比我更好”,美媒:你是全球健康威胁
-
去年超额完成城镇就业1186万人,今年1100万为何“压力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