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more
-
“自由国际秩序”只是西方的自恋
-
如果中美90%都在竞争,则很难在10%上面合作
-
中国维和部队不是世界警察
-
中美欧大国关系将走向何方?
-
中美开心相处不现实,凑活过下去就行
-
推动人工智能治理与国际合作 促进建立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
-
崔天凯:英语里“价值观”是个令人困惑的词
-
前国务委员戴秉国等出席 “世界秩序”线上国际研讨会
-
拜登的南海牌可能打得更有“章法”
-
大国推动多边主义要有牺牲的准备
-
在中国眼里,公平正义是普世价值
-
如何看待基辛格所说的“竞争界限”?
-
面对慢全球化,中国有多少底气?
-
搞数字货币,中国不怕竞争
-
傅莹:脱钩是对时代潮流的逆动
-
直到今天多边主义仍受到挑战,令人费解
-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正在向服务业转移
-
我们和欧洲之间分歧在哪里?能克服吗?
-
毛泽东对国民党的三条方针,今天用在美国身上也很合适
-
外交部副部长:我们退避三舍,他们会要求退避百舍
-
-
专家观点 more
-
美国要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国际社会的一员而已
如果说无知是傲慢之父,那么“山巅之城”之说,更像是傲慢膨胀成为偏见。须知,美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不过是国际社会的一员而已。当它承认这一点时,这是它从山巅走向平原的开始,山下的天气肯定没有山上那么阴冷。[全文]
-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国际数字经济合作
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既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领域,又是中国参与和推动数字经济全球化注入的新动能。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在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上做出自己的努力,有意愿也能力为全球经济治理特别是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为构建造福于整个人类的数字经济发展共同体做出独特贡献。[全文]
-
中国和美国或许是对手,但合作是可能且可取的
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消弭冲突之道是将目光投向西太平洋以外的、双方利益有重叠的全球公域。在远离中国近海的地方,两国没有较量,合作是完全有可能的。[全文]
-
西方国家站队澳大利亚毫不奇怪
由于许多国家都作为北约盟友参加了阿富汗行动,因此,对澳大利亚在阿富汗战争期间行为的谴责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对其他国家的谴责。而且尽管犯下战争罪行的是澳大利亚士兵,但北约其他国家的高级官员可能会因未能履行阻止和惩治这些罪行的职责而负有国际法上的指挥官责任。[全文]
-
美国不可能组建“新全球联盟”应对中国的“战略挑战”
西方的问题在于它自恋地将二战后的70余年等同于“自由的国际秩序”,并希望这一秩序继续下去。所谓的“自由的国际秩序”,充其量也就是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全面崛起之前、西方的影响力呈压倒性优势的大约15年左右的短暂时期。[全文]
-
美国大选如何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
中方会积极响应拜登恢复对华对话和合作的态度,中国也欢迎和美国展开有规则的竞争。良性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进步的手段,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中国不怕有规则的竞争,我们更希望在有规则的竞争中找到合作的机会,缓解竞争的烈度。疫情使得全球经济发展更向中国倾斜,中国现在也在强调深化对外开放、鼓励技术创新,在未来5至10年,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随着中国实力上升、美国相对下降,中美的关系也会更加趋于平衡。[全文]
-
中美关系战略博弈七十年
目前,中美关系正面临两国建交以来最复杂最严峻最危险的局面。遏制打压围剿中国已成为美国两党共识,中美关系已经回不到过去。不单中美双方,实际上,整个世界都在为中美关系继续恶化进行必要的准备。[全文]
-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妇女事业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作为一个迅猛发展中的负责任的世界大国,正在成为人类妇女进步事业的主要推动力量,正在尽最大努力做出不可多得的特殊贡献![全文]
-
联合国不能在大国竞争中坍塌
联合国是一个“朝阳组织”还是“夕阳组织”。75岁的联合国很难说是前者,但肯定也不是垂暮之年。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巨大的庇护所,如果维护得当,可以为我们所有人提供安全。它太重要了,因此绝不能坍塌。[全文]
-
美国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主要制造者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有关冷战起源的研究持续不断,苏联挑起冷战并自取灭亡之说不绝于耳。然而,回顾和梳理战后初年美苏关系史,研究和比照有关方面的历史文献,人们不难发现,是美国而不是苏联,处心积虑地制造了东西方冷战;是美国而不是苏联,不遗余力地将冷战推向整个世界;是美国而不是苏联,应当为冷战的发生发展承担最大的历史责任。[全文]
-
避免中美在南海发生谁都不想要的军事冲突
中美两国相互指责是一回事;如果军舰在南海发生碰撞,引发直接冲突,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双方都承诺过相遇时保持安全距离。但是,安全距离到底是多少?如何化解一场双方都不想要,然而却有可能糊里糊涂发生的冲突?[全文]
-
美国对中国的信息欺骗行动正火力全开
从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到出台香港国安法,美国不放过一切给中国挂上“假消息”标签的机会。奇怪的是,中国学者很少深入研究这个术语的意思。这个词是指以误导舆论和民众为目的有组织、系统性地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编造虚假信息,针对中国而言这一切说到底就是逢中必反。[全文]
-
过度自信的美国很危险,缺乏自信的美国更危险
华盛顿已经卸下面具,动用一切资源来维护其主导地位,打压中国。即使美国实力下降,北京还有比与华盛顿对抗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到2049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文]
-
中国没按美国期望的方式发展,就是欺骗?
华盛顿对事情没有按自己的方式发展感到懊恼,反而向北京证实,其声称的“美国的政策并非以试图改变中国国内治理模式为前提”不过是虚伪的。[全文]
-
上合组织如何在抗疫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合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性问题是缺少应急机制,难以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出应有的反应。尽管上合组织宪章有关于非例行会议的规章,但这尚不是应急制度。过去这些年一再显示,在发生重大突发国际事件时,上合组织因其制度设置,它通常仍是按日常状态运行,与正在发生的重大事态若即若离。[全文]
-
历经磨难,俄罗斯宪法仍在路上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新宪法历经磨难,终于问世。它指导着俄联邦国家权力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原则及相互关系[全文]
-
俄罗斯权力重组的痛苦过程
叶利钦总统及其支持者没有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对他们而言,结果可以说很不理想。但总体看,这次选举毕竟实现了叶利钦建立新的国家权力结构的政治意志和愿望。原苏联时代建立的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随着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的诞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全文]
-
印度制造业想要取代中国?可能还要先向中国学习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冲击中国产业体系,更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威胁。中国供应链的中断使印度被寄予了填补中国空缺的厚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印度填补全球产业链空缺可能只是错觉。它在取代中国之前,必须首先联通中国、依靠中国、学习中国。[全文]
-
龙象共舞有望开启中印关系新时代
七十年过去,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世界总体形势和地区战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全面崛起并加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印度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和第十大货物贸易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显著上升。中印两国理应在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共同进步、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建立“龙象共舞”的务实合作伙伴关系。[全文]
-
建国初期中印关系为何高开低走
毛泽东曾经语重心长地表示,印度不是我国的敌对国。而是友人。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样是我们的国策。但令人痛心的是,当时印方未能接受中方忠告。两国关系持续走低,终于1962年爆发边界冲突。中印关系从此进入长达30多年的低谷期。[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