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之重器在此集结,世界级光子科学中心正在上海张江崛起
最后更新: 2021-01-01 18:57:26在张江,一个世界级光子科学中心正在崛起。
2021年,上海光源将有约30条光束线和50个实验站投入使用;年接待用户能力将过万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通过国家验收;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推进顺利……
上海光源坐落于浦东新区张衡路,俯瞰之下,像一个充满未来感的鹦鹉螺安置在碧水之中。不知不觉间,这一“鹦鹉螺”已延伸出更多管道,通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未来。
俯瞰上海光源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张呈君 图
把半小时的实验缩短到10毫秒内
在上海光源主体内,一条黄色轨道穿墙而过,拦腰截断室内空间,不少来往的研究员都不得不弯腰通过。
这是一条让光流淌的通道。
在通道的前端,是我国首台国产化长时间运行的“液氮冷却多层膜单色器”,堪称光源二期核心线站之一的“心脏”。它通过把光单色化来提高光通量,能将在普通光机上半小时才能完成的实验,缩短到10毫秒以内。
“这台设备由同济团队研发设计,完全实现了国产化。”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田丰难掩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台国产化设备经过了半年使用,仍在非常稳定地运行,已超过了国际上一些同类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单色器提升强度后,光就来到了穿墙而过的通道内,借此真空管道横穿实验大厅,来到边缘的实验棚屋。
就像照相机上的“光圈”,在这里,科学家可以调整光的角度,从而自由选择探测的范围和尺度。最后,穿越实验棚屋,光随管线破壳而出,跑过数十米的距离,最终抵达鹦鹉螺旁的实验站内,向用户开放实验。
上海光源内部二期工程
国产单色器
这些都是上海光源二期工程的一部分。2016年底开工的上海光源二期工程,将建设16条光束线站,目前已有5条通过验收,其中2条已向用户试开放。
“依托二期线站提供的先进实验方法,短短1年间,已有15篇高水平论文诞生。”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光源二期)副总工程师黄宇营说,二期工程建成后,上海光源的研究性能将保持在国际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先进水平,为我国的基础研究、产业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提供支撑平台。
历时5年半建成全国首台
12月28日,记者来到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上海光源主体背后一座其貌不扬的小楼内,跟随上海光源科学中心副主任刘波的脚步,走进了一条漫长的轨道。
这座长500多米长的小楼暗藏玄机——在其中经过5年半建设,2020年11月4日,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于通过国家验收,如今正在升级成为用户装置,等待开放给更多研究院和科学家。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据刘波介绍,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主体,由一台8亿4千万电子伏特的高性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和一台可以实现多种先进运行模式的自由电子激光放大器组成。
“2014年我们破土动工,2016年4月基本建设完成,后面持续的三年时间主要用于克服各类问题,调试装置故障、新想法的加入等,到2020年年初第一次达到了设计指标。”刘波透露,目前,全球建成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仅有8台,其它7台分别位于德国(两台)、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和瑞士。
以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为基础,中国首台X射线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升级完成后,将为开展能源、材料、生物等领域科学前沿问题的探索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也为中国继续开展自由电子激光新原理的探索和验证、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验平台。
“这台装置特别适合用来观测微观结构的超快过程,比如化学键的断裂。预计今年下半年,用户实验站可以开始做首批实验。”刘波表示,目前主要的用户是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
- 原标题:国之重器在此集结,世界级光子科学中心正在上海张江崛起
- 责任编辑: 连政 
-
我国高质量国际论文数位列世界第二
2020-12-30 08:23 -
和嫦娥五号一起“上天”的水稻种子发芽了!
2020-12-29 07:18 航空航天 -
“响应环保号召”,小米11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
2020-12-26 12:04 手机 -
洛马将收购美国最大火箭引擎制造商
2020-12-22 19:48 -
长征八号首秀缘何推迟?原来是高空风捣乱
2020-12-22 15:57 航空航天 -
长征八号火箭总指挥:未来一年应该不少于20次发射
2020-12-22 15:48 航空航天 -
推动人工智能治理与国际合作 促进建立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
2020-12-21 09:52 中国论坛 -
新突破!中科大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
2020-12-20 14:14 -
没想到吧!这就是属于嫦娥五号的“土味朋克”
2020-12-18 21:19 -
“就算美国用新能源,还是受制于中国”
2020-12-18 16:25 美国一梦 -
用内讧形容中芯国际并不客观,但困局该怎么破
2020-12-18 08:02 -
“可上九天揽月”!毛主席故乡将作为月壤异地灾备点
2020-12-17 16:28 航空航天 -
安排上了!未来我国还将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
2020-12-17 15:30 航空航天 -
商务部:希望荷兰在华为5G、EUV光刻机等问题上秉持公平立场
2020-12-17 07:21 华为 -
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冯端逝世,享年98岁
2020-12-16 16:07 -
新箭首飞!长八:我已就位!
2020-12-16 11:32 航空航天 -
“隼鸟2号”密封舱内发现黑色沙粒 或为0.1克“龙宫”岩石碎片
2020-12-15 13:16 日本 -
国家授时中心:监测到伽利略导航系统时间异常
2020-12-15 10:04 -
“禹龙”号潜水器亮相,可搭载工程师近距离“问诊”大坝
2020-12-13 15:04 -
经历6天环月,嫦娥五号组合体实施第一次月地转移入射
2020-12-12 11:55 嫦娥奔月
相关推荐 -
没被拜登“赶下台”,埃尔多安还能扛多久? 评论 16王文涛会见日本经产大臣,提出严正交涉 评论 219官宣了!载人登月“已启动”:2030年前首登 评论 588美媒抹黑中国,乌克兰外长辟谣 评论 268“对波音和空客双头垄断发起的挑战” 评论 341最新闻 Hot
-
埃尔多安遭“最强挑战”,未来五年怎么走?
-
美专家担心:100%“买美国货”,高铁就建不成了
-
他当面怼BBC记者:如果你继续侮辱我,现在就可以结束采访
-
王文涛会见日本经产大臣,提出严正交涉
-
戴眼镜也可以上太空?回应来了
-
4名内地女子买特价票被港铁职员报警处理?真相是…
-
官宣了!载人登月“已启动”:2030年前首登
-
“印度崛起有特殊意义,只有中国崛起可与之相比”
-
美国两党这次谈妥了?
-
北约秘书长警告科索沃
-
“减少对华依赖”IPEF达成供应链协议,美商业团体:越来越担心...
-
“对波音和空客双头垄断发起的挑战”
-
AUKUS开展首次人工智能无人机试验,应对“新兴威胁”
-
马斯克回应曾嘲笑比亚迪:现在不一样了
-
她警告:若与中国完全“脱钩”,欧洲不可能实现绿色转型
-
54架,基辅建城纪念日这天遭遇“最大规模俄无人机袭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