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鄢一龙:中国正式进入制度自信时代
最后更新: 2019-11-20 09:34:34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如何“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观察者网专访清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鄢一龙,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主席台上。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采访/观察者网 小婷】
观察者网: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之后,中央开的第一个重要会议,您怎么看在70年时间节点上的这次全会?
鄢一龙:人生七十古来稀,对于国家而言70年却正当青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赶考的心态,试图回答如何摆脱历史周期律的“黄炎培之问”。从这个意义上,我把十九届四中全会看成中国体制的成人礼。它标志着中国第一阶段赶考以优异成绩毕业,也标志着中国正式告别了百多年以来的制度自卑、或者制度不那么自信的时代,正式进入了制度自信时代。
鲁迅先生曾经追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当然没有!近代以来,既便在最低谷、最黑暗的时候,中国人依然在自强、在斗争、在寻求中华民族的出路,才最终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但是始终有那么一批中国人,完全丧失了自信力,要么搞封闭僵化的“自欺力”,要么觉得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有一味崇洋媚外的“他信力”。直到不久前,还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体制不过是过渡型体制、转轨体制,要不趁早和“文明之邦”的“民主体制”接轨,迟早得崩溃。
这次四中全会《决定》展示了满满的制度自信,这不是谜一般的自信,而是成熟的自信,是经过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得到广泛认同的自信,是“踏遍青山人未老”,“斗罢艰险再出发”的自信。说它是成熟的制度自信,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
第1个标准是牢固树立根本。不自信无以立根本,《决定》对于基本制度原则异常坚定、不可动摇,清晰展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已经形成了自我身份确证。
第2个标准是形成完整体系。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说对于体制改革没有成套设备,今天我们看到这么一个成套设备。《决定》列举了13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系统制度体系建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布局,强国与强军,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第3个标准是开放包容。人类对于制度的探索先进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合则用,不合则不用,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外。我们可以看到,《决定》里提到很多制度都是学习西方、学习世界的产物,是人类共通的制度安排。
第4个标准是批判创新。不批判、不创新无以图将来,《决定》充满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问题意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力图使得我们的制度更具优越性,治理更有效能。
观察者网:这次全会主题聚焦在两个词上:“制度”和“现代化”。今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经历过几个阶段,又有哪些认识深化?
鄢一龙:我更愿意在百年历史纵深中看待这个问题。中国制度危机是在近代遭逢李鸿章所说的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数千年未遇之强敌的条件下发生的,特别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把中国人打醒了,从而走上了寻求制度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的道路。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困惑迷茫期。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寻找一条救中国的出路,但是找不到,到处碰壁,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才走上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
第二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奠基与探索期。毛泽东说国家建设就如同起房子。起房子需要先打好地基。这一时期奠定了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基础,建立了包括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政党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一整套的社会主义重要制度,这为共和国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毛泽东时代留给我们最大的制度红利。这一时期的探索也经历了很大的挫折,特别是一直没能找到充分发挥个体积极性,搞活经济的制度模式。
第三个时期是改革调整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制度体系进行改革与调整,并没有现成模式可以遵循,而是摸着石头过河,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对外开放体制,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个时期就是十八大以来的制度探索逐步进入了成熟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了制度自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总目标。而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个里程碑,是我党历史上首次专门用一个全会研究制度问题与治理现代化,对制度进行根本性、全面性、系统性的建构,而到2021年我们制度将更加定型化,到2035年将更加完善,到2050年全面实现治理现代化。
观察者网:中国经济的成就,也让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中国的制度和发展道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您认为和西方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特色?
鄢一龙:四中全会鲜明地概括了我国制度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体现了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制度特征。概括而言,中国作为与西方不同的文明体,不同的社会性质,超大规模的国家,其最根本特性与根本优势是“一统多元”,上述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就是这个根本特征与优势的不同方面表现。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最突出的成就是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大一统的共同体,一直延续了数千年,这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独特的。中国历史上主要有三次大一统:第一次是周行封建的大一统;第二次是秦推行郡县制为基础的大一统,其格局规模远迈殷周,“百代都行秦政法”,奠定了后世基本制度格局;第三次是元—清的大一统,使得中国进一步整合为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并奠定了当代中国的版图。传统大一统体制同时又是高度多元的,一统为难,而多元却是其势必然,中华民族起源就是“漫天星斗”,在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话语、风俗、制度都是差异巨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
学习故事丨习总书记为全党上这门必修课
2019-11-20 09:2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顺潮流、担道义、应变局,习近平这些话深入人心
2019-11-20 09:1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年薪百万涉案数十亿,“金融教父”自称“穷怕了”
2019-11-20 09:15 廉政风暴 -
农业农村部: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850万
2019-11-20 08:56 聚焦三农 -
港理大近800人“投降”,有暴徒逃跑数秒被捕
2019-11-20 08:53 香港 -
内地网友为香港李伯罗伯捐款,把网站挤瘫痪了!
2019-11-20 08:41 香港 -
不能呼风唤雨的歌手,不是一个好的天气预报员...
2019-11-20 08:41 趣读 -
西安一“喝风辟谷”公司进政府补贴名单,官方回应
2019-11-20 08:13 中国雷人秀 -
14岁学生喝农药身亡疑被欺凌 官方回应
2019-11-20 07:56 中西教育 -
央视:香港高院某些法官不要助纣为虐
2019-11-20 07:20 香港 -
“香港李伯罗伯专项救助基金”已筹200万
2019-11-20 07:20 香港 -
“黑老大”当庭指认检察官为保护伞,官方回应
2019-11-20 06:53 观察者头条 -
-
罗冠聪窜访纽大,600名中国留学生冒雨抗议
2019-11-19 21:06 香港 -
广东警方:"梅姨"身份与长相暂未查实
2019-11-19 20:37 -
湖南“多人与未成年女孩发生关系”案:6人被批捕
2019-11-19 19:30 依法治国 -
开放·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的金秋外交之旅
2019-11-19 19:21 中国外交 -
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总书记这9大金句你需要了解!
2019-11-19 19:17 -
“《流浪地球》制作差好莱坞25-30年,续集至少4年后开拍”
2019-11-19 18:57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评论 213为防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要求“加钱” 评论 211“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评论 86谈判陷入僵局,以总理:将继续开展行动 评论 112谈判陷僵局,以总理令摩萨德小组回国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以色列定居者威胁我们,不离开就会被杀”
-
“美国利用‘不成文规则’,强迫企业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册”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会回到石器时代”?气候大会上争议不断
-
“一艘美国军舰出于自卫开火”
-
以驻联合国代表抨击犹太裔索罗斯:可耻!
-
“美国防部称,我们的军火工业难以跟上中国步伐”
-
美国三位“中国通”发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
北约秘书长:要为来自乌克兰的坏消息做好准备
-
“芬兰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英国直接不想还了”
-
“令人发指”!菲律宾总统怒了
-
“78名美国军人涉嫌支持推翻美国政府”
-
“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
基辅市长“指桑骂槐”?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