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82集:RCEP:世界向东方倾斜
最后更新: 2020-12-15 11:03:26“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艰苦谈判,最终15个亚太国家把手紧紧地握在一起,RCEP将永远改变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格局!”
“RCEP是今年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成就,对中国,对我们地区也是利大于弊。”
“RCEP和CPTPP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11月30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82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先生对RCEP签署的意义与之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可能产生的变化进行了解读。以下为观察者网根据节目内容整理的文字稿。
张维为:
今年疫情期间,《这就是中国》节目专门有一期聚焦中日韩的合作和“亚洲世纪”。我们当时是这样说的:过去十来年,全世界都在谈论“亚洲世纪”,现在这个“亚洲世纪”的图像越来越清晰。“亚洲世纪”的主要推动者是东盟十国和中日韩三国,也就是我们讲的10+3机制。这个机制同时也是推动RCEP,就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最大的动力。如果RCEP能够按原计划于今年签署的话,它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成为“亚洲世纪”的一张名片。
大家知道,RCEP的推动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去年11月,印度表示不再参加RCEP谈判,日本表示如果印度不参加,日本也不参加。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不久前的11月15日,上述的东盟十国和中日韩,再加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签署了RCEP协议。待各成员国的立法机构正式批准后,一个没有美国和欧洲参加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将诞生。某种意义上,它印证了我们节目做出的另一个判断: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人类历史上的其它大疫情一样,可能改变历史进程。从大势来看,虽然还会有沟沟坎坎,甚至惊涛骇浪,但世界将以更快的速度向东方和中国倾斜。这次疫情的“世界大战”是这种倾斜的催化剂。
简而言之,东亚国家更加自信了。应该说,在疫情的应对上,东亚国家表现得普遍好于欧美国家。而中国以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模式率先走出疫情,国民经济满血复活,正带动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东盟十国也在这个过程中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抗疫过程中,中日韩之间,中国与东盟之间,都尽力互相帮助,共渡难关。西方专家注意到,在RCEP协议中,没有西方类似协议中关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或者独立工会等内容,认为这默认了中国模式。
RCEP是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大致可以用三个30%来概括: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0%左右、GDP约是世界的30%、区域内贸易额也是全球贸易额的大约30%。RCEP成员国虽然只有15个,但中国的GDP占比超过一半,也就是55%左右。中日韩三国的GDP加在一起占比超过整个RCEP的80%。所以RCEP是东盟牵头推动的,但中国显然是分量最重的国家,而中日韩合作又是RCEP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
中日韩三方的经济关系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早就想打造三国自贸区,但美国一直进行阻挠。我们在三月的节目中曾经指出,由于美国因素的制约,中日韩经济一体化一直磕磕碰碰。但随着美国国力不断走衰,日本和韩国都显示了摆脱美国控制的各种迹象。显然,这次疫情袭来,加上美国大选的乱局,日韩果断抓住了美国无暇他顾的历史性机遇,签署了RCEP,可以算是以间接的方式实现了某种形式的“中日韩自贸区”。
RCEP的成员也通过这场疫情的“世界大战”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加强亚洲区域合作的重大意义。他们或多或少看清楚了中国经济满血复活的实力,也看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勃勃生机。看来,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光是中国从中看到了机遇,其它许多国家也看到了机遇,大家都积极行动,一举完成了构建世界最大自贸区的壮举。
中国总理李克强非常高兴地说,RCEP的签署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让人们在阴霾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一个“胜利”、一个“光明”、一个“希望”,李总理连着用了三个分量极重的词汇,可见他也难掩内心的激动。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艰苦谈判,经历了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跌宕起伏,经历了美国设置的各种阻扰,经历了惊心动魄的2020年,最终15个亚太国家把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我想这个协议将永远改变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格局。
11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图源:新华网)
对于RCEP,《纽约时报》是这样评论的:“当美国忙于处理大选、疫情、经济衰退等问题,RCEP的成功签署表明世界不会再等待美国了。”俄罗斯自由媒体网评论道:“这是中国给予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非对称回应,它向这个发展最为蓬勃的地区提供自由贸易,包括进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谁会拒绝呢?”文章继续说:“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一直有计划地扩大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东盟现在已经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美国的‘美国优先’做法使华盛顿失去了自己的优势。美国目前无法提供任何摆脱危机的机会,中国以此宣告自己是世界经济的实际领导者。”文章还表示:“(中国)将那些不愿再跟随日渐衰落的美国的国家都团结在自己周围”。
RCEP有哪些特别的意义呢?我想首先,它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个协议的核心是削减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统一区域内的经贸规则,推动亚太经济的一体化。所有成员国都承诺通过立即降税、或10年内逐步降税的方法最终实现区域内90%以上货物在贸易中的零关税。现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特别是中日韩之间,以及中澳新之间。
降低关税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总体上都是有利的。这个区域终将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资源、商品、服务、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区域内将更加便利地流动,经济活力将更加强大。相对于区域外来说,它将更有竞争力,特别是对这个区域的制造业而言。RCEP成员国的制造业占世界一半以上,中国本身就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对于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韩国的芯片、日本的汽车、马来西亚的橡胶、新加坡的转口贸易、泰国的旅游、菲律宾的水果、越南的低端制造业产品、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和煤炭等都会变得更加便宜。
第二,美国对华贸易战将更加难打,它对中国的经济制裁能力将进一步被削弱。有了RCEP,中国经济战略的回旋空间更大。RCEP是一个22亿人口的市场,比美国3.3亿人口的市场大很多。美国市场,除了极少数产品,多数都可以被替代。美国企业也可能更不愿意迁回美国,因为这里将是世界最大的、统一的市场。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贸易战和各种制裁还能发挥多少作用呢?
其实,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已经打了两年,结果是凄凄惨惨。不久前,前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说,特朗普上任后宣布他将结束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2019年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还是有3460亿美元,与2016年的赤字是大致相当的。也就是说,即使在疫情暴发之前,美国对华贸易赤字也没有减少。到今年8月,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了20%。现在又有了RCEP,美国将更加没有能力发动对华贸易战了。
第三,中国与欧洲直接的经贸合作可能也会加强。 中欧投资协定今年已经举行了9次正式谈判,也许到年底就能有积极成果。中欧也在考虑早日启动双方的自贸协定进程。我个人估计,由于中国本身制造业的飞速进步,以及RCEP成员中有日本这样的高端制造业强国,如果欧盟不能抓紧推进与中国的自贸谈判,未来欧盟的产品将在RCEP成员国失去很多市场。
- 原标题:RCEP:世界向东方倾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石垣市又想在钓鱼岛搞事情,日媒称菅义伟政府不会批
2020-12-15 11:00 钓鱼岛持久战 -
美国死亡病例破30万,第一针打上了
2020-12-15 10: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英国出现新冠变异病毒,感染已超1000例
2020-12-15 09: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她是“戴笠后代”?台媒攀亲被打脸
2020-12-15 08:59 中美关系 -
拜登最终获306张选举人票,正式赢得大选
2020-12-15 08:48 美国大选2020 -
-
英首相、外相也来掺和,我使馆回应
2020-12-15 08:13 不列颠 -
选举人团确认拜登赢得美国大选
2020-12-15 07:40 美国大选2020 -
韩国禁止在三八线一带散发反朝传单
2020-12-15 07:27 三八线之南 -
美国新冠疫情累计死亡破30万
2020-12-15 06: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铁矿石价格飙升,澳财经名嘴竟嘲讽中国
2020-12-14 22:38 -
这时候,纽约州州长被指控性骚扰
2020-12-14 22:12 美国政治 -
外资买入中国证券超万亿元,外媒:中国成“唯一选择”
2020-12-14 20:37 股市 -
“五眼”密谋制裁中国商品,替澳“报仇”
2020-12-14 19:20 -
美国利用卫星监测湄公河水位,外交部:坚决反对恶意挑拨
2020-12-14 18:16 中国外交 -
“之前允许我买,现在又让我拆…”
2020-12-14 17:59 美国经济 -
“巴基斯坦政府寄希望于中国疫苗,但也有个担忧”
2020-12-14 17:55 巴铁 -
CNN:“美国优先”到底有多失败
2020-12-14 17:07 特朗普 -
“社会主义者拜登?还是散了吧…”
2020-12-14 16:21 美国政治 -
特朗普政府干预新冠报告的“证据”,他下令删了?
2020-12-14 15:48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从“火车头”到“害群之马”,德国经济怎么了? 评论 103“中国和许多东盟国家都有对话磋商机制,我们也想要” 评论 299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评论 280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宇宙中最古老恒星遗迹 评论 225最新闻 Hot
-
从“火车头”到“害群之马”,德国经济怎么了?
-
“我们不是任何人的棋子,和谁合作是我们自己的事”
-
梅西加盟美职联垫底球队,新东家涨粉近300万,票价上涨10倍
-
普京与南非总统通电话:准备在近期接待非洲和平倡议代表团
-
“反攻尚未开始”,乌高官坦言:面临和谈压力
-
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
“中国和许多东盟国家都有对话磋商机制,我们也想要”
-
美国4月贸易逆差环比增长23%,增幅为8年来最大
-
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
主持人发表涉港台不当言论,全场响彻“China”
-
没完了!英国还盯着中企产摄像头,这次真要拆
-
扎哈罗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应,他们把一切归咎于俄罗斯
-
对华出口暴跌,韩国竟甩锅中国
-
来了!2023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
俄国防部公布“击毁豹二视频”但……
-
多家美媒密集放风:布林肯将在未来几周内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