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享繁荣
最后更新: 2021-09-16 08:27:51【导读】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价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复旦大学张军教授认为:“我们应该提倡做大'蛋糕'共享繁荣,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做大'蛋糕'来回馈社会,即创造更多的就业、带来更好的服务等。国家可以通过合理的二次分配以及通过三次分配的激励,带来更好的财富分配状态。”
本文为《中欧商业评论》对张军教授进行的专访。
【受访/张军,采访/齐卿、郝庆谦】
一、收入差距从何而来?
关于收入差距问题,原因很复杂,要区分差距究竟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但差距过大一定是有系统性原因的。我认为,在造成收入过大差距的因素中,有些可以通过系列政策的改变或制度的调整来消除,但我们也要清醒一点,有些差距是客观的,不能消除。
我们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尽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实施的是低工资低物价的政策。虽说低工资政策也把工资分为多个等级,但差距很小,总的来说,城市人群内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收入差距,但城乡人群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相对于城里人,农民的收入很低,消费水准更低。
这个现象是制度造成的。当时国家学习了前苏联的做法,采取城乡分割的制度,利用身份和户口等措施固化了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剥夺了农民选择居住地和就业的自由,再加上那时候实行农业的集体化和国家粮食统购政策,农民连自留地都被限制了,生存保障都有威胁,更谈不上收入增长。
图1 1978-2015年中国城乡的不平等
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虽然获得低水平的固定工资,但在生活上还算享有基本的保障。国家通过定量配给的方式使其获得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包括免费的医疗、教育和住房等。很显然,城乡差距产生于城乡分割的制度。而这个制度的安排导源于那时从苏联学来的靠牺牲农民来支撑的工业化战略。
改革开放放弃了那种工业化战略,在农村恢复了土地的家庭承包制,解除了束缚农民的流动障碍,加上国家上调了农产品价格,此时,城市人口的工资仍然维持了原来的做法。这导致上世纪80年代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但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到城市,那里的经济活力被释放,工业化更多由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所推动,城乡收入的差距又开始出现扩大的趋势,这个趋势总体而言延续到现在。
实际上,可以预料,除了城乡差距扩大,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开始拉大了。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利用其区位优势,出口制造业、加工贸易和现代服务业获得增长的机遇,地方经济得到先于内地的发展。而内地大多数还维持更大份额的农业和传统的重化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地区之间的差距便逐渐拉大。现在南北方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此时的收入差距反映了地区之间在获得经济发展机会上存在的不均等,也反映了各地在生产率上的差别。这有必然性,也有政策不当导致的问题。
除了城乡和地区差距,现在比较突出的还有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个差距也有合理的成分,毕竟人群之间存在禀赋条件和获得知识与技能上的差异,但也可能有不合理的成分,比如机会不均等就会造成不合理的收入分化。另外,同等条件下,如果你在一个市场受保护的行业,你的收入就偏高;如果你有条件和能力获得很多灰色收入,甚至腐败收入,你就拥有了额外收入,即便是合理的过高收入,从国家来说,依然有必要通过税收来调节,防止整体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也都是重要的。
图2 1978-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和收入在全国中的份额
在经济学家看来,一个社会的阶层收入长期维持过大的差距,必然导致财富向富裕阶层过度集中,会造成社会的总需求低迷,也会造成社会缺乏正义,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消除过大的收入差距,需要确保收入流动通道畅通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在人群之间有差距多半是合理的,客观存在的,也不可能消除。只要我们在一个正义主导的社会,合理的差距是会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另一方面,收入差距也没有必要消除,除非我们要劫富济贫,实行均贫富政策,但那样做对经济发展而言肯定是个灾难。
以经济学家眼光来看,在市场经济下,只要保持人口流动和收入向上的流动性,减轻那些因起点不同造成的机会不均对扩大收入差距的影响,总体上就可以确保收入差距不至于过大。
我们看到这30年人口的流动在加强,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务工,成为了3亿农民工的一员。人口在地区之间的流动也在加强,内地流向沿海、北方流向南方,这是大趋势,有助于弱化因地区或行业等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从而可以缩小收入差距。但因个人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依然会存在。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条件是有差别的,不容易消除。对一个社会来说,重要的是要尽量减弱一代人的条件差别对下一代人的影响。没有理由说,一个因为受教育年限较少或因为出生在农村而成为低收入阶层的人,他的后代一定也是这样。
图3 1978-2015年中国的收入不平等:修正后的估计
图4 中国顶层1%人口的收入份额:修正后估计与原始估计对比
- 原标题:复旦张军: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享繁荣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南通通报城管拎摔老人:行拘15日,罚1千元
2021-09-16 07:59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1例:福建福州人,重点人群核酸中发现
2021-09-16 07: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四川泸县6.0级地震已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2021-09-16 04:41 地震 -
“莆田的少年很坚强!”
2021-09-15 23: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朝阳临时封控区域已解封
2021-09-15 22: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台风灿都重新加强还“蓦然回首”…
2021-09-15 22:19 -
港府:7名区议员宣誓无效,区议员资格被取消
2021-09-15 20:49 香港 -
中央网信办:不得利用任何形式诱导点击、诱导下载
2021-09-15 20:33 -
河北男子将孩子从29楼扔下,已与警方对峙10小时
2021-09-15 19:20 -
蔡英文民调因BNT回升,岛内媒体人痛斥:这有天理吗?
2021-09-15 18:50 -
莆田新增33例确诊详情:16人为学生,最小3岁
2021-09-15 18: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央行:南向通年度总额度5000亿元
2021-09-15 17:21 香港 -
北京朝阳区出现疑似病例,部分楼区暂时封闭
2021-09-15 17: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今天,赵立坚现场展示一张漫画
2021-09-15 17:03 美国一梦 -
乱港分子企图在台“组织化”,扬言要走进校园“进行培力”
2021-09-15 17:00 香港 -
任正非谈为什么还要拼命研究6G
2021-09-15 16:40 -
“中国空间站自然用中文”
2021-09-15 16:38 航空航天 -
民警盗用嫌疑人微信消费,一审被判三年零三个月
2021-09-15 16:20 扫黑除恶 -
-
相关推荐 -
统计局点名:有市县领导尚未认识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 评论 55习近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评论 22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评论 546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评论 196最新闻 Hot
-
“基辛格是一面镜子,今天的美国政治精英却走偏了”
-
俄罗斯把他们定为“极端分子”
-
“我们在欧亚非交汇处,能帮中国”
-
他让一些国家如临大敌?奥外长:欢迎,西方不能怕
-
“美西方找不到他这样的人了,影子都没见到”
-
反华议员又搞事:除非中国交出TikTok算法,否则…
-
普京哀悼基辛格:睿智、务实且有远见的政治家
-
美司法部指控印度官员雇凶暗杀:杀手其实是美国卧底
-
“在中国发展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大众需要迎头赶上
-
基辛格逝世,官网悼文11处提到中国
-
“在国内卖2000,在美国卖6万,价格依然能打”
-
连续三年!“韩国第一名被中国夺走”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韩国仅得29票,他们怒了
-
“为什么澳大利亚军舰要去东海?中方采取的行动非常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