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澄宇:还不戴口罩?看看喷嚏和咳嗽到底能飞多远
【文/苏澄宇】
你是否想过,一个喷嚏能“打”多远?
虽然我们都知道,呼吸道疾病患者很可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染他人,但具体到底能传多远,多大的范围?而每次在呼吸道流行病高发时期,专家呼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也都有人不以为然。
根本原因是我们对病毒的传播细节知之甚少,之前关于病毒的感染控制指南大多是基于模型研究和专家推测,而不是实测数据。
2014年,终于有数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
数学家 Lydia Bourouiba利用高速视频解析了喷嚏和咳嗽时的产生的流场,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了两者的传播距离。结果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科学家用的高速摄影机(图片来源:nature video)
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喷出来的是什么?
摄影机下喷嚏时喷射出的唾液(图片来源:nature video)
喷嚏和咳嗽的产生开始于深呼吸,然后肺部的空气被压缩,最后被吸入的空气在几分之一秒内被肺压出来。
咳嗽喷出的东西不止有气体,还伴随着液滴(气溶胶),液滴的大小在100微米以下,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宽度。这些液滴产生于气体喷射的过程中,将肺部、支气管、气管黏附的体液一并带出,喷涌出数万个小液滴。
在重力的作用下,一些较大的液滴很快落到地板上,较小的液滴(直径小于或等于5微米的颗粒)就飞得比较远,而且会随着气流扩散开来。而这时候,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就乘着这些小液滴一起传播了出来。
如何观察咳嗽、喷嚏的气体流动?
前面说了,气溶胶是很小东西,人的肉眼是很难看清的。所以科学家用了什么方法来进行观察呢?具体来说,科学家用2个摄影机和多个光源,在高帧率下拍摄喷嚏下的大量细节,最后用慢动作播放观察,建立数学模型计算。
实验中,科学家招募来10名健康志愿者,站在摄影机前方,然后刺激他们的呼吸道,让志愿者忍不住打喷嚏、咳嗽,通过高速摄像机捕捉到喷嚏、咳嗽时的瞬间。
实验方式(图片来源:文献1)
通过这个可以每秒捕捉几千帧的高速摄影机,科学家可以观察到人们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液滴。
喷嚏产生的雾状结构(图片来源:nature viedeo)
- 原标题:还不戴口罩?看看喷嚏和咳嗽到底能飞多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雪莹 
-
5G、HMS重磅发布后,华为AI又获国际大奖
2020-02-26 19:20 -
美日等42国加强禁止半导体材料出口到中国
2020-02-26 10:20 华为 -
破除论文“SCI至上”!教育部科技部提出明确要求
2020-02-23 13:30 中西教育 -
不只是发动机,科技排头兵们迟早会和美国正面相遇
2020-02-23 11:14 中美关系 -
华为发布十大5G硬核科技,还分享一个有趣的观点
2020-02-22 00:09 华为 -
后发追赶,中国正成全球碳纤维“第三极”
2020-02-21 08:14 -
工信部:同意中国信通院设立域名根服务器
2020-02-19 18:43 -
LPDDR5内存韩美企业“三雄争霸”,中国进展如何?
2020-02-19 07:27 中国精造 -
美国准备对C919下手?消息怎么泄露的
2020-02-18 07:33 中国大飞机 -
多个技术并行推进疫苗研发:不会成为“马后炮”!
2020-02-17 15: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没有华为?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官网仅显示小米OV
2020-02-13 09:50 华为 -
政府机构全面替换Windows:韩国预计6年
2020-02-11 10:25 -
工信部:许可三大运营商共同使用5G系统室内频率
2020-02-10 17:53 5G -
美研究:基因编辑细胞可在人体内长期存活
2020-02-09 14:59 科技前沿 -
华为、小米、OPPO、VIVO联合打造新平台,合力对抗谷歌
2020-02-08 10:18 -
5G软件救国?美国又对华为放大招了
2020-02-08 10:18 5G -
中国信通院发布《5G安全报告》
2020-02-05 22:11 5G -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运抵文昌,预计4月中下旬首飞
2020-02-05 17:41 航空航天 -
朝鲜推出新手机:支持语音输入、指纹人脸识别
2020-02-05 15:24 朝鲜现状 -
国产16nm兆芯X86处理器测试:与顶级CPU仍有10倍差距
2020-02-04 14:20
相关推荐 -
习近平宣布杭州亚运会开幕 评论 49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评论 95“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评论 190今晚开幕!杭州亚运会有哪些看点? 评论 35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评论 421最新闻 Hot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
“拜登已对泽连斯基承诺,将提供远程导弹”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
“俄罗斯明年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至GDP的6%”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