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斯·安德森:“星辰大海”绝非空话,中国很可能第一个发现外星人
关键字: 刘慈欣外星人外星文明地外文明外星智慧黑暗森林黑暗森林法则三体三体英文版FAST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首次接触first contact第一次接触SETI中科院【观察者网黄郁译、杨晗轶校】今年一月,中国科学院邀请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访问坐落于西南地区(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的射电望远镜。这座射电望远镜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其直径几乎是波多黎各丛林中的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两倍。中国的这座巨型球面望远镜是全世界最大的望远镜,甚至可能是全宇宙最大的望远镜。虽然它的敏感度足以侦测到不发射讯号的间谍卫星,但它的主要用途还是科学探索,其中包括一项非同寻常任务:它是地球首个用于监听外星文明讯息天文台。如果未来十年真有信号从九重天外传来地球,中国很可能将第一个捕捉到它。
《大西洋月刊》12月版刊文:“如果(与外星人)首次接触的是中国,会怎样?”
在某种意义上,中科院邀请刘慈欣参观这座射电望远镜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他在中国的宇宙探索事业上有非同寻常的发言权,连中国国家航天局有时候都会就某些科考项目向他提出咨询。刘慈欣是中国的科幻教父,许多中国作家都会在他的姓氏之前加个“大”字以示尊敬。在过去几年里,中科院的工程师们一直把射电望远镜建设的最新进展通报给刘慈欣,除了各种图示以外还附有留言,感谢刘慈欣作品给他们带来的启发。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邀请刘慈欣参观这座射电望远镜又是个奇怪选择。他的作品中许多地方都在告诫人类,与外星文明的首次接触存在风险。他在书中警示,也许“其他外星文明”将在不久的未来出现,而这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他在英文版《三体》的后记中写道:“也许再过一万年,人类注视的那片星空依旧空旷而寂静,但也许明天我们醒来就会发现地球轨道上停着一艘月球般大小的外星飞船。”
贵州大窝凼洼地射电望远镜的球面结构
近年来,刘慈欣已经跻身全球知名作家之列。2015年,他的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首部摘得科幻界最高桂冠的翻译作品。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告诉《纽约时报》,在他被政务烦的焦灼不堪之际,这本书(三部曲的第一部)给了他一种宇宙视角。刘慈欣告诉我,奥巴马甚至通过工作人员找他讨要过第三部的样本。
在第二部的末尾,书中的一位主人公阐释了整个三部曲的核心思想:任何文明都不该向宇宙宣告自己的存在。因为其他文明一旦探测到你的存在,就会把你当作自身扩张的威胁,因而所有文明都会消灭掉竞争者,直到遇上拥有更高科技的文明成为被消灭的对象。这种残酷的宇宙观被称为“黑暗森林法则”,它把宇宙中的每个文明都看作隐匿在森林暗处的猎人,静静等待对手发出声音暴露目标。
刘慈欣的《三体》故事情节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正值文革期间,一名年轻女性向附近的星系发出了一条信息。接收到该信息的文明由此展开长达数百年的侵略地球的远征。但由于红卫兵放纵的恶行使这位女性对人性感到绝望,她认为人类不配继续生存下去,因而对人类面临的危险毫不介意。人类世界可能发生的科技爆炸让外星文明担心,比如人类曾在发明连发步枪后的百年以内就发明了原子弹,地球可能在外星生物到来之前就获得科技突破,因此在前往地球的途中,这个外星文明向地球发射了“智子”,以扰乱我们的高能粒子加速器,阻止我们在战争物理学上取得进展。
科幻小说有时被称为未来文学,但历史隐喻也是其突出特征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就是基于古罗马的架构创作的,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的某些情节则借鉴了阿拉伯游牧部族贝都因人的历史。刘慈欣不愿将他的作品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但他曾经告诉我,他的创作的确受到了地球各文明历史的影响,“尤其是原住民与科技更发达的文明之间的碰撞。”这样的遭遇曾出现在19世纪,整个亚洲的“中央王国”中国,被欧洲的海洋帝国用坚船利炮敲开了门,此后备受蹂躏,地位一落千丈,堪比古罗马的沦陷。
- 原标题:What Happens If China Makes First Contact?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晗轶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评论 213为防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要求“加钱” 评论 211“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评论 86谈判陷入僵局,以总理:将继续开展行动 评论 112谈判陷僵局,以总理令摩萨德小组回国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以色列定居者威胁我们,不离开就会被杀”
-
“美国利用‘不成文规则’,强迫企业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册”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会回到石器时代”?气候大会上争议不断
-
“一艘美国军舰出于自卫开火”
-
以驻联合国代表抨击犹太裔索罗斯:可耻!
-
“美国防部称,我们的军火工业难以跟上中国步伐”
-
美国三位“中国通”发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
北约秘书长:要为来自乌克兰的坏消息做好准备
-
“芬兰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英国直接不想还了”
-
“令人发指”!菲律宾总统怒了
-
“78名美国军人涉嫌支持推翻美国政府”
-
“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
基辅市长“指桑骂槐”?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