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妮妮:日本教授把日本比作晚清,侮辱性有多大?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潘妮妮】
前几天有个新闻,总结起来是“一位日本经济学家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现在和晚清差不多’”,短短一句话里聚齐东亚三国,这新闻很难不产生流量。
发言者原田泰历任经济官僚、智库研究者、大学教授等职,2015年就任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审议委员,对日本金融政策亦有相当的影响力。
在日本的经济学家中,原田是“通胀派”的代表人物,对日本泡沫经济崩溃(1991年)以来的金融与财政政策一贯大加抨击,大力主张金融宽松、削减福利与结构性改革,以刺激通胀。其态度总体而言倾向于新自由主义。同时,在日本大众媒体的视野里,原田又以言辞激烈著称,时常挑战日本大众神经。其“刺激性”言论与政策主张包括并不限于:
支持导入负利率政策刺激通胀。
强烈主张结构性改革,主张扩大就业优先于工资增长,认为,“就业扩大但工资不上涨”是“(当前)不得已接受的困境”,好于“(上世纪90年代)经济不好却工资持续上涨”的状况。
认为日益扩大与固化的贫富差距(“格差”)不是结构改革的结果,而是因为“想努力的人被拖后腿,而不想努力的人得到(福利)支持”,宣称应削减对老人的福利支出,而着重减轻年轻人的生活负担。
反对大量直接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政策,而主张给予企业财政补助。
积极反对以削减碳排放为目标的产业转型,断言这会对日本经济增长带来致命打击,主张日本无需在本国产业内减少排放量,而只需要通过“向中国和俄罗斯这种能源效率低下、排放量大的国家进行技术援助”来完成减排目标。
前日本央行官员、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学教授原田泰 图自日媒
以原田一贯言辞激烈的风格,加上他一贯主张激进新自由主义改革、认为日本不改革就“药丸”的态度,将日本比作“晚清”,与其说是一个经济学者严格分析的结论,不如说是又一个意在刺激读者的比喻性修辞而已——据说原田在官僚时代曾被称为“经济企划厅的文豪”。因此,当被韩国记者追问,日本哪里像“晚清”的时候,原田的解释仅仅是:“明知道落后了,但是不能改革,只能一直衰落下去直到灭亡”。
平心而论,任何国家或者社会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不都是这样吗?但是,如果说日本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或者说像大英帝国,日本读者大概率不可能有强烈反应,只有说“像晚清”,日本读者才可能立刻本能地反应出这是在骂人。
“晚清”在这里出现的意义,本质是“用一个侮辱性的词汇来刺激、提醒日本人对现状的警醒”。因为从近代以来,“东亚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最重要的民族骄傲,由此,就要强调日本民族的“进步性”与“优秀的学习能力”。
《苍穹之昂》中,日本演员田中裕子饰演的慈禧太后。
而相对的,就要塑造一个缺乏这种“优秀民族性”的“民族”作为对照——“晚清的中国”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日本和中国不同”,这是从明治维新以来塑造日本民族认同的一条重要线索。
“中国”对日本的最深刻影响,我觉得并不是汉字,或者是那几座唐风建筑,而是日本在建立民族自我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历史面临转折的时刻,始终存在一个想象中的“中国”来进行比较,进而确定自我的位置。
这个现象其实是正常的,中日“一衣带水”的地理环境,加上中国作为“国家”的文明起步较早。就好比今天,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时,也是要不断地和西方发达国家做比较的。不过对于今天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交通、信息技术的发达,可以获得相对准确、客观与全面的信息,但对于古代的日本而言,“中国”的印象就要依赖更多想象的塑造。
从而,根据日本历史需求的不同,“中国”时而是神圣的模仿对象,时而又成了阻碍日本发展的罪魁祸首。就像传说中圣德太子派遣隋使来中国,一方面要学习中国的生产技术与律令制度,但另一方面又要自称“日出处天子”而称隋炀帝为“日落处天子”(当然,此事史实真伪存疑,但又是日本历史叙述中一个关键环节——笔者注)。如果说前者是“崇拜”中国,那后者就好像是“蔑视”中国,但是“崇拜”和“蔑视”其实是一体两面,正是因为圣德太子想把日本建设成和中国一样大一统的律令制君主国家,才会造出“日出处天子”这个日本国家的主体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相关推荐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22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57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0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8最新闻 Hot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