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莲·邰蒂:再见吧“华盛顿共识”,“康沃尔共识”要来了
【译/ 观察者网 傅洛拉】
三十年前,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创造了一个短语“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用来描述美国领导人(以及其他人)正在全球推广的一系列自由市场、支持全球化的理念。
约翰·威廉姆森今年4月去世,他提出的“华盛顿共识”也在式微
然而,现在,一个新的标签即将诞生:康沃尔共识(Cornwall consensus)。
可别笑,11日在康沃尔召开G7领导人会议之前,一份广为传阅的咨询备忘录用的就是这个标题。这份报告由来自这七个国家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组成的委员会撰写,它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议程,以更好地应对这场疫情”。
这份文件包含了一些含糊不清、冠冕堂皇的想法,例如“在全球卫生对策中实现更大的公平和团结”。但它也提出了更为详细的建议,例如设立一个类似于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数据和技术委员会”,负责监管全球互联网,并设立一个类似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的机构负责气候技术。
不管怎样,这份备忘录表明,最近G7的企业税协议应该预示着,西方将进入按照新的意识形态路线合作的新阶段。
投资者应该得出什么结论?许多人可能会嘲笑。毕竟,七国集团的会议往往是纯粹的仪式性事务,而附带的备忘录只是仪式性的象征。无论如何,“康沃尔共识”的提议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采纳,不管它们看起来多么明智。
但对任何企业或投资者来说,忽视这种仪式性的展示都是愚蠢的。正如人类学家经常指出的那样,符号很重要,即使它们看起来“空洞”或脱离现实,因为它们反映并强化了关于世界应该如何运转的群体假设。因此,这份最新的备忘录提供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快照,说明了这些假设是如何变化的。
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因为一些投资者和企业领导人的职业生涯始于“华盛顿共识”占主导地位之时,他们现在正努力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思潮。我们人类一直是自己文化环境中的生物,然而我们对待自己的信仰却好像它们是“自然”的思维方式。
这里有五个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今天的西方领导人害怕以“拿着干草叉的农民”为代表的底层政治(political pitchforks)。
30年前,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罗纳德·里根等政治人物认为,自由市场全球化理所应当将使每个人受益。如今的领导人担心,自由市场的果实分配得如此不均,以至于引发了民众(实际上是民粹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包容”就成了一个新的时髦词汇。
第二,G7领导人现在也承认,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竞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脆弱性。
此前,他们希望个别企业的激励措施能创造一个优化的跨境供应体系。现在他们知道,全球供应链正受到“集体行动”的威胁,因为各家企业往往将活动集中在对每家都非常有意义的节点上,但如果这些节点断裂,就会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弹性”是另一个时髦词汇。
第三,G7的辩论被对中国的恐惧所困扰。
“康沃尔共识”备忘录中没有提到北京。但是,全球供应链多样化的呼声此起彼伏,不仅是针对先进技术,对医疗设备和矿产也是如此。姗姗来迟的是,西方政府已经承认,让全球芯片生产集中在台湾地区这个中心,是一个可怕的战略错误。他们不想重蹈覆辙。
第四,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但深刻的重新调整。
在“华盛顿共识”中,公司被视为相互竞争的独立行为体,没有国家的参与。现在所有的话题都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
自由企业仍然受到赞扬,但“伙伴关系”是应对当今重大社会挑战的框架,无论是开发疫苗、应对气候变化还是与中国展开技术竞争。
最后,在拜登的白宫和其他地方,经济学正在被重新定义。
对精确定量模型的狭隘关注被取代了,现在的重点是以前仅仅被视为“外部性”的问题——比如说,环境、健康或社会因素。
怀疑者(或自由市场的狂热信徒)可能会说,所有这些仅仅反映了美国政坛暂时的左倾,或是对这场疫情的短期反应。
可能吧,但我想不会。毕竟,推动这种意识形态转变的不仅仅是新冠病毒,还有中国的崛起、气候变化的威胁,以及苏联解体后西方关于自由市场思想的傲慢已消散。
在整个政治光谱中,都能找到这种新体制的拥护者。毕竟,是保守党英国政府,组织了这个咨询小组,提出了“康沃尔共识”备忘录。
因此,无论你是喜爱还是憎恨新时代精神,你都不能忽视它。历史表明,当人们头脑中的假设发生变化时,它们会以缓慢的椭圆摆动的方式发生变化,这种摆动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而且,有时仪式上的“手工艺品”真的很重要。“康沃尔共识”备忘录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搬不动大山就搬房,央企助力云南3.9万贫困群众迁新居
2021-06-13 11:46 上市公司 -
5个城市发文:禁止开发商设多个马甲公司同时竞拍同一块地
2021-06-13 10:13 中国房市 -
于春海:当前大宗商品上涨的挑战与应对
2021-06-12 17:16 中国经济 -
住建部主管媒体:炒房者是时候放弃幻想了
2021-06-12 11:53 中国房市 -
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10年前18倍,发改委:今年起对部分项目不再补贴
2021-06-12 07:59 政策风向标 -
天气也能交易?中国气象信息中心与郑商所联合开发天气衍生品
2021-06-11 20:18 金融圈 -
进军科创板融资120亿,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崛起?
2021-06-11 20:10 -
周小川:不要老想着一夜暴富过度投机,不要借太多的钱
2021-06-11 16:20 上海金融论坛 -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Keep耐克等129款App被通报
2021-06-11 16:20 网络监督 -
国储局抛储铜、铝、锌:直接给下游终端企业
2021-06-11 15:15 中国经济 -
美国5月通胀数据再度爆表,宽松政策何去何从?
2021-06-11 13:45 美国经济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抵制对多晶硅、硅片产品的哄抬物价行为
2021-06-10 20:54 -
易会满回应“IPO收紧”:继续保持常态化发行
2021-06-10 16:25 中国经济 -
美国通胀将达28年来最高水平
2021-06-10 16:17 -
国家五部委调研港口的煤炭囤积情况
2021-06-10 15:23 能源战略 -
龚正:上海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
2021-06-10 14:35 上海金融论坛 -
车好多完成3亿美元融资
2021-06-10 13:54 大公司 -
“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
2021-06-10 11:25 中国经济 -
舍得酒业可能被非法操纵?私募大V向证监会实名举报
2021-06-10 10:42 股市 -
陆家嘴论坛今日开幕,一行两会领导将发表演讲
2021-06-10 10:37
相关推荐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评论 213为防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要求“加钱” 评论 211“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评论 86谈判陷入僵局,以总理:将继续开展行动 评论 112谈判陷僵局,以总理令摩萨德小组回国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以色列定居者威胁我们,不离开就会被杀”
-
“美国利用‘不成文规则’,强迫企业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册”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会回到石器时代”?气候大会上争议不断
-
“一艘美国军舰出于自卫开火”
-
以驻联合国代表抨击犹太裔索罗斯:可耻!
-
“美国防部称,我们的军火工业难以跟上中国步伐”
-
美国三位“中国通”发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
北约秘书长:要为来自乌克兰的坏消息做好准备
-
“芬兰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英国直接不想还了”
-
“令人发指”!菲律宾总统怒了
-
“78名美国军人涉嫌支持推翻美国政府”
-
“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
基辅市长“指桑骂槐”?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