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立民:美国对华竞争是“恶意对抗”,一切只为削弱中国
傅立民(Charles W. Freeman Jr.)1965年进入美国国务院工作,在此后近50年时间里曾担任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克林顿政府的助理国防部长,有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他最为中国人熟知的印象,是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历史性的访华之旅中担任美方首席翻译。
2023年3月,傅立民接受美国赞巴卡里咨询公司CEO克里斯托弗·赞巴卡里博士的视频采访,两人讨论了从乌克兰危机、中美关系到美国外交现状等问题。部分采访内容发布在英国杜伦大学全球政策研究所网站。观察者网基于原文翻译,未经作者审阅,仅供参考。
【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问:美国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左右当前乌克兰冲突的结果?
傅立民:许多证据表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先生必须听从来自外国的建议、意见乃至指令。最明显的证据是2022年4月,时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造访基辅。当时俄罗斯与乌克兰似已非常接近达成停火协议,约翰逊的从中作梗显然破坏了这一努力。
我们已见识到,外部力量有能力干预并要求泽连斯基先生抛弃和平的机会;这些力量是否会引导他追求实现和平,则是另外一回事。然而,不应忘记,尽管这个人作为演员非常出色,但他终究只是一名演员。有相当多的理由去怀疑他所说的话是否发自内心。泽连斯基先生的表态显然服务于我们美国正在讨论的地缘政治目标。所以,回答你的问题:是的,如果我们愿意,当然有可能实现和平。但老实说,没有证据证明美国现在想要实现和平。
前美国驻沙特大使、资深外交官傅立民
问:您认为由欧洲主持推动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的意义在哪里?
傅立民:在国际冲突解决的研究中有一项基本原则,那些有能力破坏和平方案的势力,必须参与方案的制定。有些势力的利益与这场冲突息息相关,因此必须争取这些势力的支持,说服他们同意(和谈)。
我对和平的定义非常直白,意味着那些有能力扰乱和平的力量能够充分接受和谈安排,打消再动干戈的念头。相比通常的描述,这种和平可能听起来没那么高尚,但我认为这是现实的。因此,俄乌冲突最终会迎来什么样的和平,在乌克兰境内实现和平是否意味着俄罗斯与其它欧洲国家间的和解,这才是核心问题。
问:您如何看待快速变化的美中关系?
傅立民:我倾向于使用一种区分中美不同竞争形式的分析框架,并确定了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相互较劲”式的竞争,如果中美双方(有时可能涉及多方)通过不断提升本国在各领域的表现,相互超越,最终将形成良性竞争而非零和博弈,并带来积极的结果。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就是美中关系的情况。
接下来是“恶意对抗”般的竞争,好比一场田径比赛中的某位选手认为,他/她只能靠绊倒或妨碍其他选手,而不是努力提升个人表现的方式赢得比赛。采取这种竞争形式的唯一目标就是削弱对手,也是目前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的做法。
最后则是“不共戴天”式的竞争,意味着彼此都渴望彻底消灭对方。也许这个词适用于美国曾经参与的全面战争——美国内战,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美国当时的目标是彻底击垮对手,并按照一种更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方式重构对手的体制。
现在美国与中国已经脱离了“相互较劲”式的良性竞争,陷入非常不健康的第二种竞争形式。对美国来说,竞争的基本原则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而是为了削弱中国。
问:您能否谈一谈美国外交的现状?
傅立民:现在美国没有人在认真地开展外交。如果你不信,只用看拜登政府执政之初,布林肯、苏利文与杨洁篪、王毅2021年3月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的会谈。那场会谈基本上是什么性质?美方官员走进会场撂下话:“我们不喜欢你们(中国),我们在道德上鄙视你们,如果有办法拖你们的后腿,我们一定会付诸实践。我们肯定会遏制你们的发展。但是,现在有几件事需要拜托中国,你们愿意帮帮忙吗?”
2021年3月,杨洁篪在安克雷奇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 图自:新华网
这就是今天美国开展外交的方式,水平之低劣,令人“叹为观止”。那次会谈的结果也完全在意料之中——双方陷入相互指责,完全没有取得任何建设性的成果。
问:如何培养下一代美国外交官?
傅立民:根本无从谈起。一个标志性的案例是,美国国会众议院正在认真考虑发起提案,将中国“踢出”二十国集团(G20)。难不成二十国集团是美国开的?我不这么认为。也许这些美国政客对哗众取宠产生了偏执妄想,但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背后体现出一种完全与现实脱节的世界观。
今天的世界不再是美国一手主导、唯我独尊的格局,也许只有在冷战刚结束时有过这样一段短暂的时期。今天的世界包含多个相互竞争的区域力量中心——这种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造成的——在美国人的脑海中,国际法与相关规章被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所取代,也就是我们制定规则,我们决定规则适用于哪些国家,不适用于哪些国家。这根本没有说服力。
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到外交的价值,它首先源于一种同理心。与你对话的这位代表来自哪里?美国外交官现在不可能有效地说服任何人,也许只能恐吓他们的谈判对象。但如果你不愿意倾听对方的关切、了解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就不可能实现说服。
问:关于“全球南方”国家未来可能扮演的角色。
傅立民:我认为所谓的“全球南方”——有些国家地理上未必在南方——希望能够实现独立自主,建立符合他们自身愿景的社会,而不是遵从外部的指令或者干涉。
以非洲为例,到本世纪末,非洲总人口有可能达到20亿,将孕育全球最庞大、最年轻的劳动力群体,目前的经济发展动能非常活跃。那些正在取得成功的非洲国家,未来可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些国家的发展,势必会进一步扩大对国际合作的需求。我有点怀疑,比如说印度、日本、更多的非洲国家、欧盟而非英国、法国等等,未来能否找到一种途径,给予他们目前不具备的、在全球治理当中能发挥更大作用的角色。这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显然当人们需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我早已作古多时,所以我也没啥可抱怨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普京和泽连斯基都同意了”
2023-05-17 08:11 乌克兰之殇 -
涉嫌受贿,乌克兰最高法院院长被捕
2023-05-17 08:08 -
未就第11轮对俄制裁达成一致,欧盟官员发牢骚
2023-05-17 07:15 俄罗斯之声 -
特拉斯窜访台湾,我驻英使馆:失败政客
2023-05-17 06:44 台湾 -
普里戈津:一名美国人在巴赫穆特死亡,曾是特种兵
2023-05-16 22:49 乌克兰之殇 -
岸田点名中俄,中方驳斥
2023-05-16 22:23 日本 -
一季度,全球央行互换协议下动用人民币余额创新纪录
2023-05-16 21:13 人民币国际化 -
李强同荷兰首相通电话:希望荷兰秉持契约精神
2023-05-16 20:08 中国外交 -
欧盟外长:印度“倒卖”俄油给欧洲,得管管了
2023-05-16 19:47 印度惊奇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
2023-05-16 19:21 -
对华出口连续11月下降,韩国列30项“有前景”出口产品清单
2023-05-16 18:46 -
俄罗斯正式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2023-05-16 18:41 俄罗斯与世界 -
“中俄边境700辆卡车排队等待”
2023-05-16 18:28 中俄关系 -
“日本或增加俄液化天然气进口,每年200万吨”
2023-05-16 17:52 日本 -
“与中国脱钩?拉倒吧,美国都不提这茬了”
2023-05-16 17:19 欧洲乱局 -
“波兰与俄罗斯的政治议程已几乎降至零,两国有断交可能”
2023-05-16 17:17 俄罗斯之声 -
刚令美方道歉,南非证实陆军总司令访俄
2023-05-16 16:22 非洲之窗 -
俄副外长:或有中亚国家加入对俄制裁,但……
2023-05-16 15:51 俄罗斯之声 -
我使馆再次应询就所谓“中方在德开展警察活动”表明严正立场
2023-05-16 15:48 中国外交 -
西方猜测卢卡申科“病重”,白俄发视频“辟谣”
2023-05-16 15:41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评论 157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评论 87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评论 137俄维和部队副司令等遇袭身亡,阿塞拜疆总统向普京致歉 评论 218最新闻 Hot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
驻日大使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坐不住了
-
CNN主持人涉华议题“挖坑”,澳外长不跟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
“南方国家已厌倦听我们说教,再不改变就麻烦了”
-
英国宣布推迟!“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
岸田在美就对华关系表态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