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她就是矫情,过了青春期就好了”,真的好了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作业写完了吗?”“今年成绩怎么样啊?”
在经历了期末考之后,虽然学生们已经进入寒假,但亲戚们的灵魂之问也让不少孩子对即将到来的春节“瑟瑟发抖”。
亲戚们可能只是好言相问,但孩子们的“成绩焦虑”却不容忽视。根据笔者的调查,各大医院的儿童精神科经常人满为患,而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多年,大城市儿童精神科或心理门诊一号难求,一些未成年患者只能暂时被收进成人科室;同时,亦有大量孩子和家长陷入自我怀疑,焦虑得手足无措。
“一方面是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增多,抑郁筛出率增高;另一方面,是抑郁情绪被泛化,大家愈发重视情绪问题而导致求诊者激增。”目前,能够帮助问题家庭实现危机干预的儿少精神科医生远远不够,同时,大量迷茫无措的孩子及家长分不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无法有效疏导或积极自救。
在去年11月12日的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参会的某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理事张老师曾对我说:“很感动。这一次大家都是以‘家长’的身份,希望孩子身边的环境好起来。守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负责任的媒体宣传。”
01“扭曲的关心”和“草木皆兵”
“孩子手腕上有经年累月、多次自残造成的陈旧伤痕。在学校、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及社会服务中心多次催促下,孩子母亲极不情愿的来见我们。她说她工作很忙,请我们搞快点。”某市心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很无奈。他们告知家长,孩子目前心理危机高风险。孩子母亲却回答:“她就是矫情,过了青春期就好了。”
“但倘若孩子没法跨过青春期呢?”张理事告诉我,以前青少年的抑郁筛出率集中在14-20岁,初三及高三特别明显。但近些年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呈现一高一低趋势——自杀率增高,自伤自残低龄化。“自杀年龄阶段分布变成了初中高发,12岁开始成为部分孩子人生能否继续的一个坎。”
全国各地,精神科医生和未成年人保护社工们见过太多树苗扭曲的悲剧。
“部分家庭对孩子的爱和关心,表现得极度扭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人品不太在意,不重视孩子屡次出现的情绪崩溃和自残,却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过度关注。”甚至此类家庭开始意识到问题,到精神专科医院求助,通常也是因为孩子出现上学困难、休学宅家等状况。最初,“看病”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希望医生能帮助孩子“赶快复学”。
“这种情况,该关注的是孩子社会功能已经受损,而社会功能缺失影响的是人的一生。”大城市的心理门诊案例里,“关注点错误”的家庭不胜枚举。这些家庭通常有着良好的经济状态,很多父母靠着年轻时的积累,实现了社会地位的跨越。他们大多无法接受孩子不如自己,用当年的经验“刻舟求剑”的要求着孩子,也对孩子成绩或情绪上的“反馈”难以理解——“他现在条件比我当时好太多了,他有什么不知足的?”
“也有一些通情达理的温和父母,他们一边说着对孩子没什么要求,一边用隐秘的期待将孩子内化了。”何为内化?父母怎么看待孩子,变成孩子怎么认知自己。父母感觉很无辜,现在教育环境就是如此卷,不随大流卷,以后孩子埋怨自己怎么办?甚至很多孩子表现出来的,是“父母越说体谅自己,孩子越逼自己”。所以近些年,大家发现越来越多“优等生”抑郁了,而事实孤儿(父母健在但事实无人认真教养儿童)的心理障碍更多表现为暴力行为。
同时,与上诉“漠不关心”或“鸵鸟心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院精神科和少儿情绪科,同样充斥着大量“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家庭。
“我看了网络自评,感觉孩子浑身都是毛病,赶紧带孩子去检查心理问题。”8岁儿童小娜的家长说,“挂到华西医院专家号。专家和孩子单独聊了一小会儿,专家就让孩子去玩耍,换我单独进去被专家‘骂’了近半小时。专家说,孩子一点问题都没有,有问题的是我。”
小娜家长的“求医”经历令人哭笑不得。实际上,她不仅该庆幸“虚惊一场”,更该庆幸她所在城市有全国顶尖心理医疗资源,接诊的也是货真价实的心理专家。
近些年,不断攀升的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数据以及被网络放大的个例,引发了社会尤其是学生及家长群体的焦虑和思考。过度地关注抑郁,特别是学校的过度防御和家长的敏感恐惧,让青少年更易掉入困境。越来越多并不符合抑郁症病理的孩子给自己“套上标签”,引发网络对抑郁症的嘲讽和误解,亦有大量家长如小娜母亲一般手足无措、病急乱投医。
02孩子们怎么了?
在2023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心理分会场上,多位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临床医师公布了前沿数据,很多令人触目惊心。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表示:“青少年的抑郁症筛出率达到了24.6%,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17.5%,15-20岁青少年自杀率3.34/10万。”他的团队还对23409名中小学生进行自杀危险性评估(2020年至2022年),中小学生危险性远高于大学生,整体达到19.3%。
“家长生病,孩子发烧。”无数事实证明,病态由孩子表现,实际却是家长出了问题。但心理专家们表示,我们不能就此将责任只归咎于父母。很多家长也在痛苦中挣扎困惑、恐惧后悔。他们青少年时期根本没有听过何为“抑郁症”,而在当今信息爆炸、鱼龙混杂的环境中,他们也不知道孩子出现疑似状况时究竟该怎么做。实际上,面对物质发展带来的家庭结构改变和社会转型,不仅是家庭,教育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大众认知方面,我们乃至全球都没有做好准备。
那为什么病症和危机集中体现在孩子身上?
因为未成年人本是社会最脆弱的一环,但层层传递的压力,却最终落在了他们身上。同时,未成年人支撑自我的心理力量太小,这“一大一小”撕扯着紊乱的身心,进而表现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情况。
例如,近些年越来越多家校摒弃了立德树人的品行教育,学生成败唯成绩论,导致未成年人评价自我价值的标准极为单一。再如,不断增加的学业压力使青少年最需要的玩耍和睡眠时间被大幅压榨,孩子的整个世界高度紧绷,没有给他心灵成长的试错空间和时间。
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交孤立”。他强调,事实上,群体玩耍的过程非常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素养培养。比如在你追我打中建立规则,比如为了完成某个游戏必须协同配合,比如很多孩子通过游戏认识到99%的人拿不到第一,发现自己某方面个人能力虽不突出但善于沟通配合,利于自我肯定及未来职业规划。
“为什么成年人觉得现在的孩子脆弱?仅看群体表现,目前青少年表现出的抗压和耐挫能力,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薄弱。但一个人、十个人如此,可能是个体原因。群体如此,那有问题的就是孩子们的环境。”张理事告诉我,现在孩子都成了单一个体,很多本该在群体玩耍甚至摩擦中摸索出来的道理和行为规范都消失了。“所以各个都只看得到自己,过分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少了与他人的健康连接。”
“只看得到自己”的社交孤立,加上唯成绩论的单一评价体系,使一些孩子和家庭出现了中国多年未曾有过的情况:学生群体间自伤和极端互伤行为增多,同窗情谊变成了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一些学生当不了第一就无法与自己和解,甚至当不了第一就物理意义上的干掉第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2023年外贸大数据:安徽进前10,这两座城市上升最快
2024-02-02 07:57 中国经济 -
百城二手房价已连续21个月环比下跌
2024-02-02 07:47 中国房市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冰冻橙色+暴雪黄色预警
2024-02-02 07:03 极端天气 -
江启臣当选台立法机构副负责人
2024-02-01 17:58 台湾 -
多部反腐专题片聚焦官员违规大肆举债问题:都是为追求政绩
2024-02-01 16:36 廉政风暴 -
龙腾浦江,春满申城!上海年味满满,百余场活动邀你来参与
2024-02-01 15:39 爱申活·暖心春 -
乐在静安过大年(下篇)丨爱申活暖心春
2024-02-01 14:36 爱申活·暖心春 -
韩国瑜当选台立法机构负责人
2024-02-01 14:34 台湾 -
寒假阅读、置办年货、咖啡飘香,这里全搞定 | 爱申活暖心春
2024-02-01 14:26 爱申活·暖心春 -
邻里欢聚一家亲,齐心协力谱新篇丨爱申活 暖心春
2024-02-01 14:23 爱申活·暖心春 -
居民参与,办集市、搞演出欢乐闹新春→丨爱申活暖心春
2024-02-01 14:20 爱申活·暖心春 -
欢欢喜喜过大年丨龘出没!到上海图书馆东馆寻找438条龙
2024-02-01 14:17 爱申活·暖心春 -
听故事、逛蟠龙,青浦小囡闹新年咯
2024-02-01 14:14 爱申活·暖心春 -
“家门口”年味十足!青浦区香花桥街道新春活动不重样
2024-02-01 14:10 爱申活·暖心春 -
为“搞副省级”留下33个烂尾工程,被查前和妻子烧外币
2024-02-01 13:15 廉政风暴 -
乱港艺人王宗尧暴动罪成
2024-02-01 11:57 香港 -
习近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4-02-01 11:27 -
女干部被举报“维护关系成本太高”,曾扬言:谁能干过我?
2024-02-01 10:55 廉政风暴 -
教师杀害学院书记案宣判:死缓,限制减刑
2024-02-01 10:16 依法治国 -
因降雪大雾,全国多地关闭千余个收费站
2024-02-01 09:09 极端天气
相关推荐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09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54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8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7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11最新闻 Hot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