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美国只是把台积电当宠物,还不让它吃饱
最后更新: 2022-12-12 08:46:1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全球化几乎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在12月6日亚利桑那芯片厂移机典礼上,一向面无表情的张忠谋,说了这句很有表情的吊辞,吊全球化,吊自由贸易,也吊他自己一生的事业与自由信仰。
张忠谋与妻子张淑芬出席6日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晶圆厂的移机典礼(图/台媒)
对此,好大喜功的拜登,倒是喜滋滋,不以为杵——毕竟,整个欧洲都反弹美国搞保护主义“偷走”欧洲人的工作,拜登还能强横回呛“美国不需要向欧洲道歉”,张忠谋细若蚊蝇的抱怨,又算得了什么?
从原本计划投资120亿美元,扩张到400亿;从原本的5纳米厂,升级到4纳米,再宣布筹建3纳米厂;从年生产24万片晶圆,增加到60万片;员工人数从1600人,加码至4500人。
对美国的需索无度,台湾“正常专家”多表达忧惧,对台积电,不是哀其不幸,就是怒其不争;但拜登的龙颜大悦,台湾“不正常砖家”则多叩首谢恩,将台积电被绑架,粉饰成“人才国际化”,荣登“世界级企业”,好像这家行业龙头不在西方设厂,就不是国际化的世界级企业。
萧美琴,则说这是台积电“力量的延伸”,并批评外界担忧台积电会变成“美积电”一说不合逻辑。也是,奴才逻辑与正常逻辑天然不兼容,原来赔钱的生意有人做,就是台积电。
败家子拜登在表面上做了一笔极划算的生意,但其获益经不起推敲,个人很欣赏美媒彭博社对这本账簿的总结:美国只是买下了吹牛的权利。
以下聊聊两个外界主要关心的问题:台积电会成为“美积电”吗?美国半导体自主了吗?
台积电会成为“美积电”吗?
什么是“美积电”?
从公司营运的角度看,维持台积电运转与发展的是台湾高管与关键技术人才,当这两个要素都成了美国人,那么可说台积就成了美积。这里的“美国人”是指出生教育就业都在美国的人,思维价值观都已美国化的那种土著,而不只是拿着绿卡的“美籍外人”。
不是没有可能,但需要时间,也需要台积电将最先进制程工厂都在美国落地,最顶尖的人才也大都赴美工作,美厂与台厂没有“隔代差”。就当下的状况来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美化”过程——没有发生战争的话。
关键在于,台积电的美国厂,是美国人适应台湾人,还是相反?是“美厂台化”,还是“台厂美化”?一般而言,美国厂当然得适应美国文化,在这一点上,台积的美国厂势必将有一段艰辛的磨合过程。
在台积员工携家带眷远赴亚利桑那后,立刻传出台籍员工待遇不如美国员工的哀嚎。台积电员工说白了就是“高薪苦力”,日工作12小时是基本,加班轮班是正常,爆肝人生,美国劳工哪受得了?或许因此逼得台湾高管不得不在台式管理下,区别对待美籍员工。不用台式管理就很难达标,逼美国员工“台湾化”就很难留才,因此台湾人哀嚎,美国人哀嚎,亚利桑那一片哀嚎。
在美国求职网站“glassdoor”上,台积满意度被评为3.7星(满分5星)——嫌美国人懒?人家还嫌你血汗工厂。在他国设厂,磨合本属正常,但与郭台铭买下惠普相比,台积的美国厂更辛苦,因为日本人的职场文化还算集体主义,美国却完全是个人主义,小我最大。
目前台积电在Glassdoor上获得3.7星打分
更不用说,所谓“高薪”,在美国人眼里不过一般般,其所得远逊于金融业,甚至输给法律事务所,顶尖人才何苦加班轮班爆肝做芯片制造?选做“芯片设计”正常上下班周五夜晚还有得狂欢,不是更好?
台湾员工在美国,必然得适应美国文化,在此过程里,既然都得“很美国”,若英特尔高薪挖角,傻子才坚守台式管理的台积不是吗?而美国挖走台积的主要目的,正在于掠夺人才所拥有的技术知识,这恐怕才是台积电变成“美积电”的主要表征——台积英特尔化。
为赶在2023年量产,台积电员工必须赶工,一般预估,按美国职场文化,就可能要3倍时间,也就是3年。适应美国就是适应低下的效率、强悍的工会,以及“文明的劳权”。台积电能有今天,正在于台湾没太多奢侈的牵制。
管理“人”的问题很难,但也不是最难,台积电最深的哀嚎是成本管理。有人可管还算好的,问题在于人力根本凑不全,建厂成本也居高不下,这就是为何台湾正常的专家都在质疑台积到底还能不能维持高毛利率(53%)?外资写不出利多报告,台积管理层则不断致函美商务部求救抱怨“这也贵,那也缺”。
须知,美国厂的设备,零件大多都是从台湾搬过去而非新购,已经在控制建置成本却仍嫌贵,台积的艰难可见一般,而政府补助呢?到现在还没谱。
正确地说,美国厂是台积电的包袱,而非摇钱树。对这家企业而言,此举与其说是抢占市场扩大营收的“攻击”策略,不如说是屈服于地缘政治,避免大客户流失,掏钱买保险的“防御”策略。
说台积电做赔钱生意,并不是指赔钱卖芯片,而是说台积电在养赔钱货以图自保。美国厂这包袱,逼得台积电在其他国家的布局,显然只能考虑攻击策略,以回稳整体毛利率,若无法取得当地大客户的订单,就无法设厂。当地的国家补助则是必要条件。
因此,在全球布局的层面上,台积电不是会变成“美积电”,而可能更糟,被迫走向支离破碎,而不是“力量的延伸”,残肢散布在多极世界里的各角落,运营管理更困难,稍有不慎就会灭亡。
此与国际车厂在世界上各重要市场上布局设厂并不一样,汽车有在地的差异化要求,但芯片没有,此前集中资源的全球化才是最佳结构;再者,供应链各环节的厂商数量远不能与汽车供应链相比,复制生态链极为不易,硬拆是走回头路。
并不是台湾半导体供应链都随台积电到美国设厂,这才是观察美国半导体业是否能实现自主的重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人民日报仲音: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
2022-12-12 08:38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528+609
2022-12-12 08:04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11+120
2022-12-12 07:57 抗疫进行时 -
探访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接诊发热患者
2022-12-12 07:57 抗疫进行时 -
专家:奥密克戎不同分支致病力没有区别
2022-12-12 07:38 抗疫进行时 -
科技日报:重复、超剂量用药或致肝衰竭
2022-12-12 07:33 抗疫进行时 -
C919总师:“无论是材料还是发动机,我们的飞机是最先进的”
2022-12-12 07:31 中国大飞机 -
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李强致贺词
2022-12-12 07:06 -
“通信行程卡”13日0时起正式下线
2022-12-12 06:58 抗疫进行时 -
AI换脸被滥用,三部门:提供人脸生成等服务应进行显著标识
2022-12-11 22:23 网络战线 -
中国重症医学奠基人陈德昌逝世,创建了全国第一家ICU
2022-12-11 20:29 -
国家卫健委:12月底前提升农村新冠重症救治能力
2022-12-11 20:29 抗疫进行时 -
早阳早好?专家:是一种心态,没什么科学道理
2022-12-11 19:44 抗疫进行时 -
多地开展“全民戴口罩”行动,不戴口罩造成疫情传播将追责
2022-12-11 19:44 抗疫进行时 -
江泽民同志骨灰撒入江海
2022-12-11 18:16 观察者头条 -
郑州:12月14日起高三学生分批复课,返校师生须有48小时核酸
2022-12-11 17:37 抗疫进行时 -
鄂尔多斯一区一旗宣布:不再通报阳性轨迹和风险区域
2022-12-11 16:46 抗疫进行时 -
捆绑销售连花清瘟哄抬价格,天津一药店被罚50万元
2022-12-11 16:12 产业万象 -
港府:香港与内地过关货运将可直接交货
2022-12-11 15:18 -
著名水稻专家杨振玉逝世
2022-12-11 14:44
相关推荐 -
中欧投资协定短期内会解冻吗?我大使回应 评论 71长江口“造出”两个横沙岛大的“海上良田” 评论 169马斯克等千人呼吁暂停训练高级AI 评论 306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评论 274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评论 260最新闻 Hot
-
中欧投资协定短期内会解冻吗?我大使回应
-
洪都拉斯总统近期将访华,其女儿已随外长参访北京
-
洪副外长:建交目标是互惠互利,不是中国要“供养”我们
-
凶手这个身份,让美国吵成一锅粥
-
沙特向加入上合组织又迈进一步
-
长江口“造出”两个横沙岛大的“海上良田”
-
关于大国竞争,他提到“澶渊之盟”
-
“中国从来不逼我们选边站,希望西方也能做到”
-
新加坡部长反对“香港衰退论”:我们不是经济对手
-
他回应美媒:我有权热爱我们的文化,我为什么不能爱国?
-
马斯克等千人呼吁暂停训练高级AI
-
“中国实际取代了美国这一地位,但方式大有不同”
-
“我跟菲律宾学生讲1977年的中国,再让他们亲眼对比当下”
-
“都当澳门是旅游博彩城市,其实30年前就搞集成电路设计”
-
“除了中国,恐怕很难有哪个国家最高层这么重视科研前沿”
-
“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如愿取代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