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倬云:我们要创造融合的局面,而不是镶嵌的裂解
最后更新: 2021-11-20 14:32:27【导读】 日前,朱云汉教授新作《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讨论了世界的裂解与融合,提出了对“世界的今天”与“中国的未来”的畅想。下文为知名史学家许倬云为该书所作的序言。
【文/许倬云】
朱云汉教授撰成新作,讨论世界的裂解与融合,请我撰写序文,拜读之后,深有感触。2019 年8月11日,《纽约时报》刊载的新闻,就有不少世界各地的动乱。
仅各处新移民与当地主要族群的冲突的新闻,就不少于5条;冲突出现的地点,遍及挪威、瑞典、美国的得州、亚洲的克什米尔;牵涉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的事件,至少有7件,包括中美贸易战、北美自由贸易区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日韩贸易纠纷、欧盟与英国脱欧问题、中东石油国际禁运。
每天打开报纸,触目之处,竟可说遍地烽火,狼烟四起,这一地球,几乎没有安宁土,没有清静日。
朱云汉教授讨论的主旨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世界各处政治经济局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民族主义问题达到高潮。这一民族主义问题不是肯定自己,而是排斥他人。同时出现的是经济发展的混乱,也使得过去已经维持30多年的供应链几乎处处断裂。
回忆当年,大约是 1960 年以后,世界各地都在讨论全球化。而到今日,在推动全球化发展中,也产生了去全球化呼声,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
全球化这一梦想其实与“大同世界”有相当大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大同世界是无私的世界。20 世纪讨论的全球化,则是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大家相互融合,而不是彼此分割。目前有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有就是欧盟从一个产业结合体,演变为一个“欧洲大联盟”的雏形。凡此,都将加速推进全球化的过程。
但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这种趋势,却被美国的领导者——特朗普总统悍然推翻。他或者主动退出协定,或者干脆废除协定,以至于曾经为了经济秩序而建立的种种约定与布局,正在化为灰烬。
特朗普
全球化的现象,本来是基于经济资源配置和产品的流通,而构建彼此联结的供应链。但进入 21 世纪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科技,将信息链的联系迅速转移到个人手中。信息链的紧密联系,让人们感觉“天涯若比邻”。任何地方的信息,俄顷之间,就可以到达另一地方,这增加了合作的机会,也增加了冲突的可能。
构建全球化的前提,是经济合作和信息流通这两个文化现象。但从负面看,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消耗大量能源,使得本来“ 靠天吃饭” 的农业,也变成了“戡天而毁之”。这些现象与因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生态危机叠加,使得人们开始警觉,地球只有一个:70多亿的“小蚂蚁”,只有“拳头大”的地球作为生存基地。这种同生死共存亡的感觉,为全球化增添了一个沉重的注脚。
如此顺畅推行的全球化,为什么忽然之间又出现了问题,以至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像特朗普那样的人物?族繁不及备载,不必一一提及,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唯我独尊。在富有的国家,典型的是“使美国再次伟大” 这种口号。而在穷困的地方,则是穷凶极恶地剥削百姓,使其上层比任何阶层都要优越。
无论于公还是于私,全球化的梦想被我们抛在脑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分裂中的世界,而且这裂痕一天比一天大,因为美国还在不断制造危机。
朱教授特别提出两个陷阱。一个陷阱是经济方面,即不惜破坏全球融合的格局,代之以分裂与混乱,掉入失序的“金德尔伯格陷阱”( Kindlebergers Trap)。 另一个陷阱则是所谓的 “修昔底德陷阱” ( Thucydidess Trap),也就是全球掌有权力者,不允许另一个伙伴共享权力。也就是说,第一号掌权者要消灭第二号崛起者,擂台台主要把打擂台者扔到台下。在朱教授的新作里,就这两个现象列举了很多政治经济方面的例证。
朱教授特别提到两个名词,一个是镶嵌的格局,一个是融合的完成。这两个名词,其实也代表人类历史上的两种发展形态。我是学历史的,对朱教授所提的这两种对立的现象,深有同感。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常见镶嵌而罕见融合。而即使有融合的个例,也会或是毁己从人,或是化他为己。
从大历史现象看,我们从希腊世界开始,看看欧洲的发展历史。古代希腊世界常以雅典为首善之区。雅典文化发达,城邦富足,的确不愧这一领头身份。有了雅典的带头,配合斯巴达的合作,才能成功击退波斯的扩张。
但是从彼时以后,“ 修昔底德陷阱” 就出现了。雅典不容许斯巴达在其卧榻之旁鼾睡。最终雅典独占霸主地位,强令各国海军的建设必须由各国出资,却将舰队归属雅典控制。雅典先后压服可能的挑战者——— 斯巴达和科林斯,控制了希腊各城邦。
雅典不为此满足,又以全力远征西西里,这导致了雅典最终的覆亡。希腊世界终于屈服于远在边陲的马其顿。这一亚历山大建立的马其顿帝国也不容许波斯与其并肩,所以亚历山大一生的努力就是东征西讨,却帝业未成,英年逝世。他尸骨未寒,亚历山大帝国就崩解为三个中东王国。
帕特农神庙(新华网资料图)
第二次出现大国,是在罗马时代。罗马城邦是仿照希腊城邦的模式构建的集合体,格局已经超越城邦体制,核心力量则还是罗马城邦。这个核心力量,依赖其独特的权力共享观念,由元老院代表贵族联合体,而罗马城外农夫,则以公民身份武装为罗马军团。罗马军团兵锋四出,遂使地中海四周,北达高卢,南到埃及,都屈服于罗马之下。
- 原标题:《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遍地烽火,何日河清,从镶嵌到融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相关推荐 -
欧洲车企被警告:这场争夺,中美遥遥领先 评论 14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评论 215为防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要求“加钱” 评论 214“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评论 86谈判陷入僵局,以总理:将继续开展行动 评论 116最新闻 Hot
-
这场选美是“推翻尼政府的阴谋”?
-
为了明年国会选举,尹锡悦开“猛药”
-
欧洲车企被警告:这场争夺,中美遥遥领先
-
白宫敦促国会:打钱!不然乌克兰...
-
“以色列定居者威胁我们,不离开就会被杀”
-
“美国利用‘不成文规则’,强迫企业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册”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会回到石器时代”?气候大会上争议不断
-
“一艘美国军舰出于自卫开火”
-
以驻联合国代表抨击犹太裔索罗斯:可耻!
-
“美国防部称,我们的军火工业难以跟上中国步伐”
-
美国三位“中国通”发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
北约秘书长:要为来自乌克兰的坏消息做好准备
-
“芬兰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英国直接不想还了”
-
“令人发指”!菲律宾总统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