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答案年终秀】汪海林:很多创作者跟不上民族复兴的脚步,甚至逃离了现场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53:23【编者按】观察者网的“答案”年终秀自2019年以来,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舆论领袖、企业家、科普工作者等,为当代年轻观众带来学术与思想的盛宴。
2023年,是经历冲击后回升恢复的一年。中国和世界重新回到了高速连接与“双向奔赴”。在不稳定、不确定的重重疑云中,世界需要中国的答案,走向世界的中国也需要新的答案。
在2023答案年终秀上,著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以风趣幽默的演讲,谈到了中国电影创造者在时代中的缺席,认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人民艺术家。看看韩国、日本电影衰落的例子,只有拥有了文化表达权,才能有文化担当。
汪海林:
很高兴来到观察者网,跟大家在上海见面。我在b站的很多视频,我的一些观点,在别的地方也表达过,但通过观察者网,实现了更有效的传播,一些出圈的言论,都是在观察者网传播出去的,比如“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时代”,比如关于流量明星的那些事,所以,我很感谢观察者网。
前一阵我因为电视剧海报上没有作者署名的事,说某平台是2B铅笔,被法院判侵犯名誉权,赔它一万块钱,连累观视频也赔2000块钱,我很过意不去。虽然观视频经济状况还不错,我觉得人家很无辜,所以这次下飞机他们接到我,我就一再道歉,我说我跟你们分担一点吧,我出1000,这也是一笔巨款。这种共同分担赔偿,也算一种共享经济吧。
我们海报一出来的时候,很多网友就说你怎么和马逆在一起。听说他支持乌克兰,您去过乌克兰没有?我去过,这个国家非常不靠谱。他们是真正的仇恨教育,到处的宣传物料都是针对俄罗斯,把生活的一切不如意归结于俄罗斯。我在乌克兰的时候问当地人,去年的GDP增长率是多少?他们说是零,说不错,前年是负数。
这个国家,自己处于高度的政治腐败中,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生活越来越差,民族自尊心却越来越强,跟台湾地区的情况有点像,妖魔化大陆,全民处在肮脏政客的政治催眠中,就是迷狂。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地区,非常可怕,整个儿是病态的,你会觉得他们每个人都疯了。
说起迷狂,现在全世界在被短视频所迷狂。我国短视频几个平台,已经把投放到流媒体广告费的大部分预算占据了。中国的短视频,小程序剧,也叫投流剧,很多已经在美国被翻拍,就是霸道总裁,豪门争宠,老外看得如痴如狂。包括TikTok上流行的中国土味舞蹈,比如科目三等等,中国文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奇怪的姿势传播到了世界上。
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以前都集中在传播孔子太极拳这些高大上的内容,从来没有从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的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其实,美国的漫威,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男团女团,哪个是高级趣味?事实上低级趣味可能更容易传播。我们以前对这些小视频更多从文化格调上进行批判,现在可能要多个维度来观察。新的全媒体传播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应对新的文化传播形态,这是时代的要求。
我们戏剧有个概念叫“第四堵墙”,以前的舞台叫镜框式舞台,演员在这个镜框里面表演,比如房间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房间的横切面。从建筑学的角度,所有观众这个位置是看不见屋里的情况的,因为这儿会有一堵墙,那么,西方的戏剧观就有一个“第四堵墙”的概念,即我们假设肉眼可见的三堵墙以外,第四堵墙是透明的。这是十九世纪末法国的戏剧家让柔琏提出来的。
中国的古典戏曲有没有“第四堵墙”?没有,我们一堵都没有,我们古戏台是三面朝向观众,没有幕布,不拉大幕,不要求安静观看表演,现场非常喧闹。西方的舞台,没有拉幕布的时候是不允许鼓掌的,因为会打破演员的角色感。中国的戏剧,是可以随时叫好的,霸王别姬,虞姬自刎,全场叫好,因为演的好。在美学上,我们一开始与西方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不同的。
现代戏剧,就一直努力打破第四堵墙,实现表演区和观看区的一体化,观看者也是表演的一部分,表演者有时也是观看者。
我今天说到“第四堵墙”,说的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就是创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的历史图景和现实图景,是一个“第四堵墙”外的观众,很多人始终没有打破这堵墙,比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我们在做旁观者,没有做参与者。艺术家对时代冷眼旁观,这也是艺术家的天职,可以保持这种距离,去做一个观察者。但观察者应该始终留在现场,我们很多创作者在这个伟大进程中,是逃离了现场,或者说,整体上出现了心不在焉。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在写这部小说时,有天夜里伏案大哭,他妻子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太没用了,我怎么努力,也写不出我对那些牺牲战友的感情。从近代开始,我们这个民族在民族革命、阶级革命和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亲历者缺乏表达的技巧和表达的能力,很多红色经典其实就是放下枪的战士自己写出来的,很多真正有文化的、有表达技巧和表达能力的人却拒绝投入这个进程,形成一种历史叙述上的严重断裂,很多书写者在曲写我们的共同记忆,在改造我们的共同记忆。我们说虚无主义,就是今天说的虚构的虚无。
经典电影《林海雪原》
到今天,我们很多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缺乏判断的,不知如何记录,不知如何表现,不知如何评价,中国的现实太复杂,你让文艺创作者如何表达?用东北话说,搁谁谁不迷糊,你不迷糊吗?可能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文艺创作者缺乏“在场感”。我不觉得让文艺工作者下乡劳动、进工厂劳动就能有“在场感”,以前搞过,但不成功。你会发现,中国写小说写得最好的人,画画画的最好的人,他不表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不表现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电影呢,是没办法,有任务,放开让他拍,他也不拍这个。
对于时代的图景,艺术家有自己的描述。个人对历史的叙述都是片面的,艺术家的表达一定是片面的,只有容纳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的描述,不同个体的经验的总和才是历史感。所以,今天我要说的是,艺术家大多数是融入不了时代洪流的,任何时代都是这样,他们要么落伍了要么超前了,恰如其分的融入是很难的。
大家看伟大如李白,他融入不了他的时代,但他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今天,我们的很多艺术家、创作者,理解不了时代,融入不了时代,跟不上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在我看来是必然的,这是小资产阶级的本性决定的。你让他写长征,他就只会写爱上一个女人,跟着队伍走,莫名其妙走完了长征的故事。你让他写谍战的,他也是写爱上一个女人,就放弃了党国的高官厚禄,成为了我党的地下党,偷各种地图。你让他写战争,他就写战士怕死,因为他自己怕死嘛,你让他写伟大的时代,他既不知道什么叫伟大,也不知道什么是时代。他就知道怕死,谈恋爱,只有谈恋爱的时候可以不怕死,这就是他理解的伟大。
我看了毛尖老师关于左翼文化运动的文章,我一直喜欢那个故事,就是李立三同志代表中央到上海,就见到左翼文化的领袖鲁迅先生,给他一把手枪,说这个给您拿着。鲁迅说,千万别,我怕误伤同志。中国电影史论有一个看法,最好的中国电影在上个世纪30年代,这个评价带有一点情绪,就是暗讽49年以后中国电影不行,其实,30年代中国电影的辉煌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干出来的。
我们知道,当时最著名的电影编剧,夏衍、田汉、阿英这些都是地下党,洪深把一批地下党介绍进明星电影公司,他们拍救亡电影,拍爱国的电影,迅速打败了那些怪力乱神的电影,就是咱们现在网络平台爱播的那些仙侠剧,爱国电影才是最商业的,所以商人就大量投资救亡题材、女性题材。那些电影公司里面是有党小组的,编剧导演演员里很多就是地下党,不需要李立三同志给枪,有些编剧导演自己就有。电影史论界有些人想黑谁,其实恰恰他们捧得最高的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那些作品,就是地下党拍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小资产阶级可以产生自己优秀的作品,但是,他们是无法改造成真正革命的具有自觉意识的创作者,艺术家的创作形式就是虚构,我们很多艺术家把虚构变成了歪曲。
小资产阶级艺术家是什么?就是没有文化人格、没有文化担当的个人主义者和利己主义者。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需要人民的艺术家。
我们不说文化人格,说说文化担当。很多人认为,韩国影视界这些年很成功,因为韩国影视人有文化担当。是这样吗?
2022年,韩国只有8部电影没有赔钱,本土电影不到20%,都是好莱坞电影。2020年还有《寄生虫》这样横扫各电影节的优秀电影,现在变成只有年产量十几部,去年上半年没有一部挣钱。电影的急剧衰退与韩国创作者大量进入奈飞、迪士尼这些国际流媒体,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国际资本展现出对创作人才的虹吸效应。
国内很多人说要学韩国电影的时候,我就反对。韩国就5000万人,这种小语种电影支撑不起现代的电影工业。韩国电影人来上海车墩拍《刺杀》,全智贤演的那个,他们被车墩景地给震了,觉得这样一个电影拍摄基地,规模太大了,他们还没去横店呢。车墩其实没多大对吧?为什么韩国电影人觉得大,因为韩国影视无法支撑这样大一个景地,据说他们打算把釜山做成一个电影的拍摄基地,在筹划过程中,韩国电影不行了。我们横店,拍电影拍电视剧网剧,去年开始都是微短剧和小程序剧,竖屏的,所以说横店都成了竖店了,这个笑话有点冷。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导演陈英雄出任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4-04-29 15:18 -
网络短剧,如何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会全场喊退票?官方回应
2024-04-21 15:31 -
热搜第一!黄子韬就不当言论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会的毒瘤——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组数据看出行新特点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开馆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来年味在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恼的不是图案不够多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太过于丰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国人民,向所有中国游客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货带回家,亲戚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2024-01-30 11:22 爱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01-29 19:00 -
书生在官场的365天,建了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2024-01-27 14:31 观察者头条 -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这次,他们要为“男声”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的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轮训期间到私企内部食堂违规吃喝,官方通报
2023-11-10 11:4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防长嘴硬,被最新公开的群聊原文“打脸”了
-
“美国人批评欧洲有道理,这不是侮辱”
-
被抗议后美方改行程,丹麦媒体:外交小胜
-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拒绝了
-
“欧洲试图打破马斯克的星链霸权”
-
美国盟友都三缄其口,“五眼联盟”里有人跳出来了
-
算盘珠子崩一脸:跟中国争,得搞国有化
-
阻止中国采矿,美议员张嘴就来…
-
荷兰大臣劝民众“买中国货前三思”,结果…
-
西方媒体急跳脚:埃尔多安拿捏欧美软肋,没人管得住他
-
无罪!李在明可以竞选韩国总统了
-
华尔兹急眼:我全责,但他是败类
-
特朗普拟对中国下“毒计”,美国农民“被吓傻了”
-
又打压!美方扬言就是要“遏华”
-
这也能扯上中国?
-
“本国优先”?印尼前外长:各国政府要说服自己的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