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库研究报告:美国对华开启“大围剿”,中国如何防范?
【导读】 2022年5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俄人文交流中心与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观察者网共同主办的中美论坛(2022年春季)在线举行。会上发布《大围剿: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进展评估与中国应对》研究报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共同参会进行研讨。
报告封面
内容提要
俄乌冲突并未延缓美国对华全面竞争之势。近期,美提出对华“综合威慑”,对中国全面战略围堵的步伐在加快。截至5月16日,美国针对中国的压制行动大概有24项,体现在经贸、金融、意识形态、军事科技、地缘政治等领域。美国对华战略竞争逐步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在经贸、金融等领域连续对华施压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意识形态层面的因素,名为“综合威慑”,实则开启“大围剿”之势。
当前的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格局可概述为五点:加紧构建对华围堵的“印太经贸小圈子”,多空并举、金融施压中国企业,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华攻击污蔑,以“切香肠”方式挑动台湾问题,在军事科技领域不断压制中国发展。
未来一段时期,中美关系走向将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中美经济实力的消长变化。随着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中国对美博弈的实力将日益提升;二是中美政治理念的分歧,具体体现在美国“霸权主义”同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争。
整体而言,拜登政府依旧认为竞争仍是中美关系的主轴,对华基本思路、基本战略和强硬姿态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中美全面“摊牌”的概率在上升。
对当前的局势进行分析可知,未来中美博弈呈现高、中、低烈度的三种可能性,分别体现在一是高烈度博弈:中美走向全面军事对抗;二是中裂度博弈:将逐步走向中美全面脱钩;三是低烈度博弈:中美紧张关系成为常态。
中国须高度重视2022年两国经济总量差距“不减反增”可能性所形成的国民信心与市场预期问题,在落实贯彻既定中央政策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紧制定在经贸、金融领域的反围堵与反制裁的预案,加强数字治理合作;二是以我为主,要加紧制定金融强国战略与方案;三是加快能源自主进程,制定能源替代“三步走”战略;四是主动设置议程,逐渐引领中美舆论战的节奏;五是对外多讲述“台独”危害,严防美国“以台制华”;六是强化军事科技,应尽快建立独立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体系等。
为应对拜登对中国的全面竞争攻势,中国应放弃幻想,全力防范高烈度军事对抗的最后摊牌可能性,也要在适应中美关系紧张新常态的同时主动塑造中美关系。在中美两国应在竞争的基础上,中国通过体现大国担当,寻求中美合作的可能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在关键问题上形成合作共识,推动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数据治理的有效开展,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引言
俄乌冲突并未减缓了美国遏制中国的节奏,相反,随着俄罗斯被西方军事、政治、经济全面牵制住,美国转向对中国全面战略围堵的步伐在加快,甚至一些美国智库呼唤,须参考“以乌制俄”的模式,在台海挑起一场战争实现“以台制华”的目标。加之疫情影响,2022年初夏,在俄乌冲突百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美关系课题组在长期追踪的基础上,梳理俄乌冲突以来呈现加速趋势的美国对华竞争新步骤,预设近期中美博弈可能出现的三种场景,并在经贸、金融、军事、科技上提出务实建议。
一、俄乌冲突并未延缓美国对华“大围剿”之势
2022年2月以来,美国加紧布局对中国全面战略竞争的各项部署。2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2022美国竞争法案》,除了对特定产业的支持和补贴外,部分涉华表述充满冷战思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在经贸、金融等领域连续对华施压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意识形态层面的因素。
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最全面的对华政策演讲,明确声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对中国的竞争策略将一以贯之。美国以中国试图扰乱国际秩序等为借口,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角度,声称要寻求通过“综合威慑”的方法来维护和平,还提出“投资、联合、竞争”的新三策略,拉拢盟友和合作伙伴,多管齐下全面压制中国,对华开启“围剿”之势。可以预见,未来十年,美国对中国的压制和围堵将更剧烈。
(一)加紧构建对华围堵的“印太经贸小圈子”
美国始终将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拜登政府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不在高科技和产业链上逐步“去中国化”,美国将不得不承担对华战略对抗的高昂成本,因此在拜登上任伊始就清晰地表明,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将限制和缩小美国、欧洲和东亚盟国对中国的商业依赖,试图在对华战略对抗中降低经济代价、抑制中国工业和高科技崛起。
拜登政府用“竞争、对抗、合作”三分法来定义美中关系,以竞争和对抗为主,合作为辅。在5月25日演讲中,布林肯进一步提出“投资、联合、竞争”的三策略,在投资美国国内长期竞争力的同时,注重拉拢组织其盟友和伙伴国家建立“抗中联盟”,意图“组团”对中国经济贸易进行限制。俄乌冲突之后,美国在经贸领域“组团”围堵中国的动作趋势更为明显。
一是加紧布局“印太经济框架”(IPEF)。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加紧布局旨在排挤中国的“印太经济框架”。2月,美国拜登政府发布执政以来的首份“印太战略报告”,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和经济方针,内容处处针对中国,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渲染中国对美国及印太地区国家的各种“威胁”。
5月12日至13日,美国-东盟特别峰会召开,美国再提印太经济框架,宣布向东盟提供1.5亿美元援助,企图拉拢东盟,阻挠其与中国合作。5月20日,拜登开启访问日韩之旅,23日,拜登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美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文莱13个国家成为初始成员。
美国力推印太经济框架的目的是“使美国和其盟友能够制定规则,确保美国工人、小企业和牧场主能够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竞争。IPEF的四大关键支柱分别是数字与传统贸易、提升供应链韧性、清洁能源和反贪污。而最重要的是在供应链方面,美国计划建立一个预警系统、绘制关键矿产供应链图、改善关键部门的可追溯性,并为供应多元化进行协调和努力,而这条完备的供应链线是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实际上暴露了美国只想通过IPEF来另起炉灶,控制亚太区域的关键资源和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关键供应链,破坏亚太地区已有的以中国为核心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链,推行经济脱钩和“去中国化”,将中国挤出地区供应链。
24日,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举行“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将发起一项关于保护海上边界的倡议,将太平洋岛屿、东南亚和印度洋这三个关键地区联合成统一的印太地区,并对海上活动进行监测,以支持“印太地区”的“自由和开放”,显示出美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地缘政治版图、监控和遏制中国海上活动的目的。
更进一步,美国企图以印太战略为基础,深入推进联盟战略,提升美、日、澳、印“四边机制”(政治联盟)的层级,强化传统的美日、美韩、美澳等双边同盟关系,建立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军事联盟),强化“五眼联盟”(情报联盟)的协作,深化美国-东盟伙伴关系,积极拉拢盟友和伙伴联合对华,谋求建立排他性小圈子,构筑反华“包围圈”,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空间,消耗中国发展资源。
- 原标题:大围剿: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进展评估与中国应对(全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24次会议
2022-06-01 07:13 龙象之间 -
韩国在“独岛”海洋调查再遭日本抗议,韩外交部:调查合法
2022-06-01 07:02 三八线之南 -
美议员加戏:拜登正把美国卖给中国人
2022-05-31 23:30 美国政治 -
停运超10年,日本北海道唯一核电站被禁止重启运营
2022-05-31 22:53 核电 -
俄国防部:在亚速钢铁厂发现被布雷的152具乌军尸体
2022-05-31 22:38 乌克兰之殇 -
欧洲进入“寻气竞赛”,澳大利亚却遭了殃
2022-05-31 22:35 观察者头条 -
威胁到美国头上去了:不给的话,就让你看看啥叫“歇斯底里”
2022-05-31 22:20 -
印度对华出口下降,是否与边界冲突后双边关系恶化有关?外交部回应
2022-05-31 22:08 龙象之间 -
俄媒:赫尔松州希望加入俄罗斯
2022-05-31 22:08 乌克兰之殇 -
欧洲这事儿,以色列“挺身而出”
2022-05-31 21:40 能源战略 -
崔天凯:历史证明中美合作是正确的道路,为何要把时针拨回去
2022-05-31 20:36 中美关系 -
赫尔松当局拒认泽连斯基:他是西方主子的人质
2022-05-31 20:18 乌克兰之殇 -
国台办:美一些议员纵容支持“台独”分裂活动,十分危险!
2022-05-31 19:48 两岸关系 -
“别搞特殊方案,乌克兰受够了”
2022-05-31 19:45 乌克兰之殇 -
德国通胀达近50年来最高水平
2022-05-31 19:34 欧洲乱局 -
俄最大银行:被排除在SWIFT系统外不影响国际结算
2022-05-31 19:08 乌克兰之殇 -
中瑞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被冻结?商务部回应
2022-05-31 18:40 -
第3回了,这都不报警…?
2022-05-31 18:06 -
法国一季度GDP萎缩0.2%
2022-05-31 17:25 法国见闻 -
真人版《匹诺曹》蓝仙女亮相了…
2022-05-31 17:17
相关推荐 -
卢拉访华前,数百名巴西农企代表已“涌入北京” 评论 19中央财办副主任:有把握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 评论 30“世界必须倾听中国声音” 评论 134马克龙:我俩将一同访华 评论 790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评论 184最新闻 Hot
-
“世界必须倾听中国声音”
-
“全球银行业动荡,中国成为避风港”
-
台当局“驻洪都拉斯代表”今晨返台,“神情沉重”
-
玻利维亚总统:拒绝美国插手,将寻求“锂主权”
-
“相比之下,美国崩溃的概率更大…”
-
“拜登相信,他们都打不过特朗普”
-
他也称将访华:欢迎中国方案
-
拜登会见特鲁多口误“感谢中国”,随后找补:你们知道我在想中国
-
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
马克龙:我俩将一同访华
-
这场听证会引美TikTok网民众怒:让美国人显得好蠢
-
欧洲领导人正争相访华,“我们不能失去中国”
-
“今早,解放军军舰回呛台舰喊话”
-
耶伦声称:中俄想替换掉美元,但有难度
-
瑞信瑞银被曝遭美司法部调查:涉嫌帮俄寡头逃避制裁
-
穆迪警告:银行危机仍有外溢风险,美政府可能无法遏制动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