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问题出在哪儿?
最后更新: 2023-02-09 14:09:03专家的建议,又惹怒了年轻人。
最近,某学者表示,在鼓励年轻人生育、婚恋的问题上,可以将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岁,以此降低成婚门槛促进单身男女建立家庭。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无数板砖。不少人质疑:18岁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年龄,此举是否会不利于个人发展?
这只是众多“年轻人被建议”事件中的一个。近一段时间,一些专家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比如“年轻人没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专家建议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工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子”“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给00后增加工作强度”等。
这些观点,看似为年轻人好,实则惹年轻人厌。“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专家建议”一度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专家”作为一种身份,带有“知识权威”属性。他们是在特定领域中拥有特殊知识、技能或受过特殊训练的人。年轻人大部分刚步入社会,囿于自身知识有限,在求职、生育、情感、养老、理财等领域,有时需要听取专家意见,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客观地说,在专家群体中,有不少肚里“有货”的学者,令人尊重。比如,有的教授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法律案例,为年轻人讲解法律知识;还有的人化身“情感达人”,理论结合实际输出观点,解决年轻人的情感问题。
这些专家之所以能让年轻人信服,除了深厚的理论知识,还有共情心理和坚定的职业操守,他们的建议在客观上起到了普及知识、弥合矛盾、引领舆论的作用。
但有的“专家”则不然。他们显得很不了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从未考虑过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健康压力、就业焦虑和婚恋焦虑,每每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纸上谈兵”“站着说话不腰疼”“何不食肉糜”的姿态指点江山。
年轻人虽然不是专家,但却是生活的实践者,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有利。此类“雷人建议”一出,往往会导致情绪对立。
个别专家的“伦理陷落”尤其值得警惕。专家群体本身构成复杂,一些草根“伪专家”、“三无”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包装,戴着五花八门的头衔,涌向互联网平台,冒充权威之声,甚至“跨界”对自己专业领域外的现象大肆评议,目的是为博知名度、最终实现“影响力变现”。
还有个别专家,丝毫不顾忌年轻人的感受,放弃学术中立原则,过度为商业利益代言。这种抛弃职业操守的行为,让年轻人对专家的排斥与日俱增,以至于拉低了年轻人对整个专家群体的信任和期待。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个别专家应从年轻人的难处和需求出发“三思而后言”,先问问这个政策放在自己家人身上行不行,再提有参考性和实用性的建议,而非发表一番不可行的“废话”。
托马斯·索维尔在其著作《知识分子与社会》中提出一个观点:“知识分子的工作成果,往往是不需要负责的。”相比医生做的手术出事故了,工程师设计的建筑倒塌了要承担责任,知识分子提出的公共意见只是参考,出错了也不会被追责。
但网络平台有公共属性,不是某个人的”自留地”。专家更不是“真理的代言人”,一旦出错,造成的后果危害很难估量。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是让专家闭口不言,而是希望专家“从年轻人的利益出发”,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人文关怀,在理性沟通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众—专家”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知灼见。
- 原标题: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问题出在哪儿?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少儿车模大赛选手衣着暴露引争议,主办方回应
2023-02-09 12:13 -
“统战”玩具?这一次他们盯上了大陆军机模型…
2023-02-09 11:45 -
四川资中警方:18岁失联女生遗体在江中被发现,排除他杀
2023-02-09 11:22 疑案追踪 -
七家航司被要求停止低价机票投放?回应来了
2023-02-09 10:30 -
国企回应“招聘公示名单中备注领导之女”:为体现公开公平
2023-02-09 07:19 -
少女遭三男子逼迫吸毒致死?女孩父亲:一人为涉事酒店股东
2023-02-09 07:19 疑案追踪 -
大理12岁双胞胎放羊失联已5天,云南消防多个队伍全力搜救
2023-02-09 07:16 -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率团抵达北京
2023-02-08 22:37 台湾 -
中疾控:在院新冠感染死亡病例2月6日降至102例
2023-02-08 22:22 抗疫进行时 -
世界首例!我国成功实施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
2023-02-08 20:06 医学 -
大连机场要求韩籍人员入境带白牌?机场回应
2023-02-08 19:42 -
“全台有感”,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7级地震
2023-02-08 19:34 地震 -
“他这种情况拔管还活着,是万里挑一的奇迹”
2023-02-08 18:49 医患关系 -
守礁官兵在常年酷暑的永暑礁也能喝上冷饮了!
2023-02-08 18:47 南海局势 -
茅台集团原董事长高卫东被提起公诉
2023-02-08 17:52 廉政风暴 -
美议员扬言将赴台举行军售听证会,国台办回应
2023-02-08 17:26 台湾 -
神十五航天员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2023-02-08 17:23 航空航天 -
招聘公示中备注领导之女?国企回应
2023-02-08 16:15 -
气象局:春季气温偏高,总体利于春耕春播
2023-02-08 16:05 聚焦三农 -
员工隐瞒退休,被判赔公司6.8万
2023-02-08 16:02
相关推荐 -
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评论 546“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评论 147“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评论 510350余位专家高管联名:AI堪比疫情和核战,或灭绝人类 评论 664又来碰瓷?美军炒作“解放军战机南海拦截” 评论 399最新闻 Hot
-
美众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协议,票数倒挂被批“笑话”
-
“是时候弃用美元了”
-
布林肯:跟中方见不上,遗憾
-
NASA不明飞行物小组召开首次会议,称美国领空有安全风险
-
多名明星遭虐猫团体“开盒”?网友曝光
-
卢拉向11国喊话:团结起来!创立南美货币与美元抗衡
-
美国施压、瑞典催促,“土耳其外长直接不来了”
-
昔日副手正式变对手?
-
有录音!特朗普“知法犯法”?
-
“载着俄油的船,绕开美元交易,西方白忙活了”
-
“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
阿联酋:不再参与美国领导的海上联合部队
-
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
“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
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下滑,什么信号?
-
“在华销售额每年以两位数增长,我们要重返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