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听到了淮海战役最后一声炮响——美国记者西蒙·托平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二十四
1949年1月10日,历经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人民解放军最终取得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在这场鏖战的亲历者中,有一位外国记者的身份格外不寻常。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报道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外国记者,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邀请来华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他与妻子在华相识,从此携手一生。他就是美国记者西蒙·托平。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进入尾声。时任美联社记者的托平,为了进入共产党前线指挥所采访,冒险跨过国民党阵地,穿过无人区,奔赴战场前线。其实,这已经不是托平首次来到中国采访。1946年,受到斯诺巨作《红星照耀中国》的感召,24岁的托平怀揣着驻外记者的理想来到延安。在延安,他住窑洞,睡草垫床,与共产党员们同吃同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拎着闪烁的煤油灯,满腔热情地走出窑洞,走到宝塔山下那些整洁的教室,参加政治会议,或是参加晚会,演唱革命歌曲。”中国共产党,这股年轻、充满热情的力量,让托平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写道:延安让我看到了一个新中国即将诞生。
三年后重回故地,托平发现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熊熊燃烧”。随着战事推进,共产党逐步占领了广大农村土地。“他们与那些见到想要的东西就征用的国民党兵不一样,农民提供粮食,他们是要付账的……战士们将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民兵自卫队,训练他们,并给他们发放武器和一些军装。”
在托平眼中,共产党关心人民疾苦,其鲜明的人民性是很多百姓由“怕”到“爱”的根本原因。随军北上,托平见证了“千千万万人民自愿应征来为共产党运送物资,挖战壕,以阻击国民党军队撤退”,看到了“解放军官兵纪律严明,各个都有战斗力”。“当国民党第6和第8兵团北上增援黄维的第12兵团时,农民游击队给了他们以沉重的打击,拖住了他们北援的步伐……”
当托平采访那位民兵首领,他的部队是如何与国民党的坦克大炮相抗衡时,他答道:“这是我们的土地。”当时,有一首广为传唱的民歌这样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朴实无华的歌词正是战争期间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真实写照。尽管兵力和作战装备都不占优势,但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拥护党的领导,前赴后继,解放军逐步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正如陈毅副总理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托平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
南京解放时期的托平
5日,在到达目的地——宿县西南方向的司令部后,出于安全考虑,托平被一名解放军战士保护起来。虽然无法亲登战场,托平还是幸运地成为了淮海战役胜利的见证者。托平后来在他的著作《来自冷战前线——一个美国记者的日记》中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道:“大炮轰鸣了一夜……我躺在中国农民小屋的棉毯上听着外面的声响。炮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停了。”托平随即询问身边护送他的解放军战士:“国民党守军是否已经溃败?”“是的”解放军战士肯定地回答道。
寂静的黑夜似乎变得鲜活起来,到处都能听到战士们情绪高昂的歌声。托平久久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凝望着夜色,他低头在日记中写道:每一位共产党战士看来都粗略地了解淮海战役的总战略以及来年夏季将在长江展开的下一步行动……毛泽东走的是一条与美国截然不同的革命道路。
在托平家的会客厅墙上,悬挂着一张托平夫妇同周恩来总理的合影。这张珍贵的照片摄于1971年,彼时,托平时隔十余年后再次重返中国。他和夫人奥黛丽受到了周总理接见,并受邀与总理共进晚餐。席间,周总理握着托平的手,亲切地说:“托平和朗宁(托平岳父)是我们进驻南京城的见证人。他们在1949年4月亲自目睹了新旧中国的改朝换代。”1949年4月25日,正是托平,最先将解放军解放南京的讯息传遍世界。
周总理同托平亲切握手
1979年,托平夫妇到西藏采访。通过实地走访,与当地民众深入交流,时任《纽约时报》主编的托平发表了多篇颇具影响力的专栏文章,以外媒的视角向世人揭开了西藏的神秘面纱。在他撰写的采访报道中,他讲过同一位活佛一起喝茶聊天的故事。
托平写道,活佛们原来隐居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寺庙里,经过坐床后被人们远距离地膜拜。达赖喇嘛出逃后,人们才有机会同活佛坐下来喝茶聊天。托平报道过拉萨一所使用现代西医和千年藏医结合治病的新医院。此外,报道中还记录了许许多多西藏人民为寻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故事。在托平看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托平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为改善西藏人民生活做出的努力,他写道,“西藏和平解放2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仍在不断努力提高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
托平夫妇受邀到来到中国采访
行走在新旧中国之间,托平堪称中国历史的记录者和历史转折的见证者。托平曾说,“我是在高中时,读到了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我那时的梦想就是到中国当记者。”六十四载春秋,托平把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他深爱的中国,也把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传遍世界角落。
- 原标题:我听到了淮海战役最后一声炮响——美国记者西蒙·托平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 责任编辑: 于文凯 
-
安徽六安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曾参加影楼培训
2021-05-21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要求台积电“少用电”?台当局忙澄清
2021-05-20 23:10 台湾 -
深圳首次定向招录港澳籍公务员出炉,4名港人拟被录用
2021-05-20 22:43 香港 -
赛格大厦疑再发晃动,深圳通报:各项监测数据正常
2021-05-20 22:00 -
联播+|习近平谈党的传家宝——调查研究
2021-05-20 21:12 -
卫星视角,重温镌刻红色记忆的片片热土
2021-05-20 21:08 -
共产党员习近平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2021-05-20 21:05 -
乱港分子朱凯迪宣布退出政坛
2021-05-20 20:36 香港 -
官邸义工确诊,蔡英文紧急检测
2021-05-20 20:06 台湾 -
新时代 智传播 2021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在无锡举办
2021-05-20 19:47 -
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杨玉俊接受审查调查
2021-05-20 19:12 廉政风暴 -
张艺谋执导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定档建军节前夕
2021-05-20 18:42 中国电影 -
海南文昌部分路段交通管制延长至21日8时
2021-05-20 17:56 航空航天 -
天问一号其实带了两顶降落伞
2021-05-20 17:44 航空航天 -
重温习近平的“红色足迹” 铭记革命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2021-05-20 17:3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湘江永远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广西篇
2021-05-20 17:3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今天520,期待祝融号带着对宇宙星辰的爱继续前行”
2021-05-20 16:57 -
中疾控:印度变异毒株可能超过3000株,现有疫苗可以应对
2021-05-20 16: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能源局明确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
2021-05-20 16:42 能源战略 -
台湾新增本土286例,连续6天破百
2021-05-20 16: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159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67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6最新闻 Hot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