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城易脆:备受争议的“偷票房”是如何被操作的?
2023年的中国电影春节档已经收官,67.57亿的成绩创下了影史第二。与此同时,处于票房“头部”的两部电影因为票房的竞争陷入争议,很多影迷纷纷晒出证据,认为存在资本垄断操纵、偷取票房等等造假行为。
这些“证据”中出现的不正常场景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操作?是谁在操作?中国电影市场存在哪些“偷票房”行为?其背后的利益方是谁,受害方是谁?行业和政府是如何监管的?是谁在决定院线的排片?围绕这些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一位长期在一线参与电影宣发的业内人士。
观察者网:2023年的中国电影春节档已经尘埃落定,今年上映的几部春节档电影和往年相比在影片类型和竞争态势上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最终的成绩是否达到了业界预期?
连城易脆:今年的春节档的确是一个可以载入影史的年份。
首先影片类型上绝对是春节档有史以来最丰富的一次,其次是竞争态势上今年也同样极为激烈,堪称“血腥”——往年春节档都会有一两部滥竽充数的电影,今年每一部单独看都是比较能打的,背后的出品方和宣发方涵盖了中影、博纳、光线、欢喜、恒业、阿里、猫眼、联瑞、万达、横店、方特等一众头部影视公司,可以说是调动了极大的资源来把市场炒热。
至于最终的成绩,我想应该基本达到了业界的预期,甚至有所超出。
从总票房层面,今年春节档累计67.57亿元,仅次于2019年为春节档历史第二名,大年初一同时有2部电影单日票房突破4亿,这也是春节档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再看人次层面,今年春节档共有1.29亿人走入了影院观影,相较去年也多了1500万张票,这是市场回暖的一个非常不错的信号,足够的观众数量永远是电影市场最重要的基础。
考虑到去年中国电影市场到了一个极深的低谷状态,大量的影院、影视公司裁员甚至倒闭,今年春节档以如此强劲的势头复苏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的确为2023年的中国电影开了一个好头。
2023年的春节档,电影院再次恢复了以往的活力。图片来源:ICphoto
观察者网:今年围绕春节档部分电影的票房和排片,网上也出现了很多质疑和猜测,有一个词“偷票房”被高频率提到。我们抛开对于具体电影的讨论,“偷票房”这样的行为在业界是否存在,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连城易脆:偷票房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往年这方面的话题一般体现在片方和影院之间的矛盾,像今年这样形成如此滔天巨浪般舆论效应还属首次。
偷票房的行为在过去有一个阶段确实比较严重且普遍,但是后来从国家机构到行业、平台等多方面联合整治以后,偷票房的频率、规模、严重程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了,虽然偶有发生,但是基本上不会太影响大局。因此“偷票房”这个词能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大的热点之一,确实还是让人感到些许意外。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先从概念定义说起。
第一,什么是偷票房?
电影院卖出的每一张电影票对应的购票款首先需要给国家上交电影专项基金和营业税,剩下的部分,则由影院、院线、投资制作发行的片方,一起分成。
所以由于票房数据直接涉及多方实际利益的结算,因此国家要求:电影院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上报每一张电影票的数据,且要符合实际观影情况。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行为,其实都属于偷票房:
(1)上报观影人数低于实际观影人数:例如某部电影实际观影人数为30人,影院系统上报为20人,那么意味着有10个人的票款被影院私自截留偷走了。当然,有时候还会出现索性1个人都不上报,所有的票款全部截留的情况,一般这种会发生在包场观影时。
(2)上报的票价低于实际结算票价:例如某部电影电影院实际以45元/人的价格销售,但在上报数据时则私自调整为25元/人,那么其中20元/人的差价也算是被偷票房。
(3)将A电影的票房数据按B电影进行上报:例如观众实际购买的是A电影,看的也确实是A电影,但是影院却把这部分票房数据按照B电影进行上报,那么对于A电影来说,原本属于它的票房就相当于被B偷走了。有一部分手写票就隶属于这类情况,该情况下B电影可能会承诺给影院更多的分账,也有可能电影院与B电影的片方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
以上3种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多样。
总之,但凡影院上报的票房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且违反《电影产业促进法》《分账影片市场监察工作细则》《电影发行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文件等,都属于偷票房行为。
第二,为什么要偷票房?
首先是影院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尤其是在热门影片上映的时候,超高的票房的确会诱使一部分影院冒着风险去尝试截留票款。
除此之外,导致偷票房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原因:
比如包场观影情况下,包场客户会要求影院给出比最低发行价更低的票价折扣,而影院不愿意自掏腰包补差价,于是双方协商决定降价的同时不出票,这样包场客户得了便宜,电影院也偷了票房。
还有一种就是有时候包场客户会希望影院在放映前给到比较长的映前、映后交流活动时间,但不愿意支付场租费用,影院也会选择让包场客户接受不出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作为包场方,本身也是希望通过包场来支持这部电影的话,那么如果接受了不出票的条件,你所支付的票款是无法成为该电影票房的一部分的,反而是对电影的一种戕害。
第三,如何偷票房?
解释完偷票房的定义和动机后,再从技术层面,让大家了解一下偷票房一般是怎么操作的,进而也就知道该如何监察并抵制这种行为。
首先非常典型的就是所谓的手写票,此类行为一律视作偷票房。
因为按照国家规定,所有的电影票都应该使用指定的系统机打出票,是严禁一切手写票的操作的。 所以,但凡收到手写票,而没有正规机打电影票时,都可能存在偷票房的情况,就值得警惕注意。
还有一些偷票房的操作则比较隐蔽。
我们知道大多数观众都是通过猫眼、淘票票这类较大的第三方平台进行购票,不过很多影院也都有自己的购票App和小程序,同样可以进行购票,那么这里其实就可能存在猫腻。
比如,影院为了留存顾客,可能会鼓励观众充值预付卡,或者付费成为影院的会员,然后提供折扣的方式引导其在影院的购票App和小程序购票。而这部分票款由于无法被猫眼、淘票票等第三方平台监测到,有一部分影院就会直接截留,不再上报,或者只上报一部分。
想要发现上面这种偷票房的行为,一般则需要安排特定的监察人员,到影院实际进行观察才能发现。
《黑客帝国4》在国内上映时,片方以一定的费用雇佣了一批票房监察人员,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去一些影院,通过该影城自身App或者小程序购买该电影的电影票进行观影。同时,利用片方提供的第三方工具检查该电影票的上报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并在影厅内计数观影人数,和第三方购票平台的人数进行比对,看是否出现严重的超额现象。最后的确发现了一些影院存在这样的偷漏瞒报票房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恶意退票、双系统、结构票(套餐)的方式进行偷漏瞒报,限于篇幅所限,就不逐一展开介绍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逾9成相机产能转移至泰国,索尼称不会撤离中国市场
2023-01-29 17:56 观网财经-科创 -
假期结束前,东南多省已包机包车跨省招工、接人返岗
2023-01-28 22:08 -
益诺思科创板IPO,最大风险是猴
2023-01-28 18:21 观网财经-金融 -
美CPU巨头业绩现“历史性崩溃”,中国市场成反弹关键
2023-01-28 17:27 观网财经-科创 -
春节市场信心回暖:外卖堂食爆满,90后革新年俗潮流
2023-01-28 16:42 观网财经-消费 -
游客点四个菜花1500元?北海店家回应
2023-01-27 17:39 观网财经-消费 -
阿里辟谣新加坡建全球总部
2023-01-27 15: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辽宁:支持“烂尾楼”项目盘活处置
2023-01-27 14:47 观网财经-房产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1.9%,中国4.8%
2023-01-27 13:52 -
国务院安委会通报辽宁盘锦“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
2023-01-27 10:08 安全生产 -
我警告了几十年,美国量化宽松还是犯了巨大错误
2023-01-27 08:26 观网财经-宏观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3-01-24 08:12 新能源汽车 -
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回暖
2023-01-24 08:00 观网财经-消费 -
网易宣布暴雪停服:感谢玩家相伴14年 将公布退款安排
2023-01-23 16:02 -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但我们有一个“秘方”
2023-01-22 08:17 这就是中国 -
“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2023-01-21 19:27 美国经济 -
31省份GDP出炉:苏粤差距缩小,陕赣突破3万亿
2023-01-21 14:49 中国经济 -
十七部门: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2023-01-21 11:27 -
哈尔滨拟出新政:三孩家庭购首套或二套新房可获2万元补贴
2023-01-21 08:25 观网财经-房产 -
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情况解读:经济运行凸显韧性,功能动能持续增强
2023-01-20 19:29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马来西亚总理将访华,新隆高铁项目或将重启 评论 279新加坡宣布:李显龙今起将访华 评论 334因呼吁暂停司法改革,以防长被解职 评论 64“今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超1/3” 评论 95中国和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 评论 273最新闻 Hot
-
马来西亚总理将访华,新隆高铁项目或将重启
-
克宫回应“俄罗斯有点羡慕中国”
-
“这太法国了”
-
基辛格警告:若中美发生第二次冷战,将比第一次更危险
-
普京:我在马里乌波尔只违反了一个规定
-
新加坡宣布:李显龙今起将访华
-
她的第一条TikTok就反对封禁:有些事不对劲
-
哈里斯任内首访非洲,白宫坦言:中美竞争不是啥秘密了…
-
俄称境内击落乌无人机,距莫斯科200公里
-
北约回应白俄将部署核武
-
因呼吁暂停司法改革,以防长被解职
-
针对TikTok听证会,华春莹连发三推
-
“今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超1/3”
-
普京:嫉妒的人才说“俄罗斯依赖中国”
-
法国经历“最暴力的一天”,伊朗外长喊话马克龙:尊重人权
-
台当局仅剩13个所谓的“邦交国”,都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