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地理:银河系45亿年后将与仙女星系碰撞,请做好准备…
关键字: 流浪地球银河系天文【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
以为“流浪地球”只会在电影中出现?2月26日,@美国国家地理 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大约45亿年之后,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与邻近星系真的会撞到一起。请大家做好准备。
仙女星系(图源/视觉中国)
刷屏的太空科幻之作《流浪地球》上映15天累计票房就突破40亿元,可以说其意义已经超出电影本身。
昨天,@美国国家地理 也借着这个太空热度向公众科普了一把...这次,他们宣布,45亿年后,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真的会与邻近的仙女星系相撞。
什么,真的会星系大碰撞?但是大家怎么好像不紧张,反而想到了浪漫的“流浪太阳系”。
不仅如此,还深深感叹着,“以亿为单位的宇宙真的好迷人”。
连电影《流浪地球》中吴京饰演的角色也被提到,有网友来了就问,“刘培强呢”。
大开脑洞的小伙伴们还自嘲道,“那我不就变仙女了”,唉,错失了“亲眼目睹”星系合并的机会。
那么这算好消息吗?碰撞似乎不可避免
是的,这次碰撞不可避免。《国家地理(National Graphic)》2月8日的文章指出,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注定要与其最大的邻居仙女星系碰撞。物理学早就预言了这场大浩劫。10亿年之内,二者会有第一次接触,然后将会合并形成一个更大的椭圆星系。天文学家们明白,两者碰撞产生的尘埃散尽后,两个星系都将面目全非。
2012年,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马雷尔(Roeland van der Marel)及其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文章称,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测量了仙女星系的横向运动后,判断该星系将与银河系在距今约39亿年后正面相撞。
而根据今年的最新观测结果,天文学家们修正了这一推算,将碰撞时间推迟了6亿年。同时,还把预测的碰撞方式改为侧面相撞,并将其形容为就像剐蹭到邻居的后视镜。
欧洲宇航局的盖亚(Gaia)太空望远镜观测了仙女星系中1084颗最亮恒星,并测量了其运动。之后,马雷尔及其团队将这些观测数据取平均,首次计算出了仙女星系的自转速率,并对该星系的横向运动进行了全新的计算。
借助这些新数据,该团队运用计算机模型,重新推导出了仙女星系的轨道。当他们在计算机模型中把该星系的运动速度加快,该星系运动的路径稍微有些不同,相对于银河系更接近于正切方向,因而最终的碰撞会延迟,而且碰撞方式更像是擦边撞击而非迎面相撞。
马雷尔说:“总体上来说与此前的预测并没有大的出入。不过,两个星系精确的运动路径有所改变。”
华盛顿大学的达堪顿(Julianne Dalcanton)教授认为这一结果并不意外,“由于我们谈论的是10亿年的尺度,所以,当在数十亿年之内‘快进’,即便目前的运动发生极小的变化,产生的结果也会大不一样。”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罗伯森(Brant Robertson)说道:“尽管这项研究对此前的预测只做了相对较小的修正,但也很有意思。”
这场星系大碰撞将会如何上演?
早在1912年,斯里弗(Vesto Slipher)第一次把望远镜对准了仙女星系,并测量了它的运动。那时,斯里弗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星系,当时的传统观点认为它是银河系内部的一个星云,而他的计算也表明,这一观点需要修正。自此,天文学家们知道,仙女星系正朝着银河系靠近。
仙女星系目前远在250万光年之外,并正在以每小时约25万英里(约40.2万公里)的速度飞向银河系。
最初的近距离接触阶段,两个星系相距约42万光年,或者说,两个星系之间的距离足够远,其星系盘不会互相作用。然而,由于两个星系中都蕴含着大量的暗物质,当两者“擦肩而过”时,这些暗物质晕会相互牵绊。
“这就会产生摩擦力,使两个星系慢下来,丧失能量,并且会一起回退。”马雷尔说道。
换言之,两颗星系都会调头转弯,并真正地碰撞,彼此擦身而过,回旋,然后撞在一起。这一过程会一次次地重演,直到两个星系合并成一个星系。
这对地球又意味着什么呢?
正如最初的预测一样,即便45亿年之后,地球上的生命形式还存在,这次星系合并对我们也没有多大影响。宇宙空间很大,恒星相距很远,即便星系碰撞,恒星之间也很难会彼此相撞。
马雷尔说:“我们会发现,地球在一个大的椭圆星系中以一种更随机的方向绕着太阳运行。”
尽管如此,绚烂壮观的宇宙“光之秀”将会在我们的上空展开。随着两个星系相互靠近,仙女星系将会在夜空中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在银河系的引力作用下扭曲成一个残缺的螺旋。之后,当两个星系开始绕着彼此回旋并相互合并时,压缩气体将引发新恒星的形成,并爆发出亮光。
“那时的天空看起来一定很美”,马雷尔说道。
问题在于,到那时地球表面不知道是否还有生物存活。那时,太阳正在变成红巨星,这是恒星演化的自然阶段,它会变亮并向外膨胀,吞没水星和金星,并把地球变成一块炽热的“行星炭”。
届时,“流浪地球”真的会上演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严珊珊
- 最后更新: 2019-02-27 17:58:30
-
从巴展看华为的5G实力“绝对领先”在哪里
2019-02-27 17:45 华为2019MWC -
技术突破!中企成功制备4英寸氧化镓单晶
2019-02-27 17:06 -
华为今年将在阿联酋部署5G网络
2019-02-27 15:55 华为 -
三星的代工梦成真?
2019-02-27 14:33 -
《人胚胎干细胞》标准落地,细胞有望成为“活药品”
2019-02-27 13:43 医学 -
中科院提出锌碘单液流电池概念 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2019-02-27 13:43 -
华为高管发布疑似P30 Pro拍摄样张:10倍变焦
2019-02-27 13:26 -
MWC 2019:成立一年,中国电信与华为发布BJIC创新成果
2019-02-27 13:15 -
除了折叠手机和买不起,5G的悬念还有很多
2019-02-27 10:37 科技前沿 -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
2019-02-27 10:21 科技前沿 -
10月1日京广高铁达速350公里,京沪高铁全部更换复兴号
2019-02-27 08:54 -
高危勿仿!有人用微波炉加热两颗葡萄,还发顶级期刊
2019-02-27 08:07 科技前沿 -
5G时代 柔性屏能否让手机市场重新洗牌
2019-02-26 21:01 手机 -
华为轮值董事长:从未安装后门,但讽刺的是...
2019-02-26 18:59 华为2019MWC -
杨元庆:友商折叠屏手机是PPT产品,联想3年前就已展示
2019-02-26 18:39 2019MWC -
国内首个!冠心病患者有新的国产支架可选
2019-02-26 18:23 科技前沿 -
美证监会:你又擅自发推!建议起诉
2019-02-26 16:23 大公司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验验证量子导引椭球
2019-02-26 16:19 -
中科院团队研发新型三维碳神经支架
2019-02-26 14:17 科技前沿 -
华为发布全闪存存储系统 兼容98%的IT基础架构
2019-02-26 13:48 华为2019MWC
相关推荐 -
长江口“造出”两个横沙岛大的“海上良田” 评论 98马斯克等千人呼吁暂停训练高级AI 评论 276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评论 267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评论 255最新闻 Hot
-
对人类构成深远风险?马斯克等千人吁暂停训练高级AI
-
“中国实际取代了美国这一地位,但方式大有不同”
-
“我跟菲律宾学生讲1977年的中国,再让他们亲眼对比当下”
-
“都当澳门是旅游博彩城市,其实30年前就搞集成电路设计”
-
“除了中国,恐怕很难有哪个国家最高层这么重视科研前沿”
-
“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如愿取代俄罗斯”
-
欧洲议会议员谴责美国在数字领域的威权挑战
-
他也回击拜登:以色列不是美国国旗上的一颗星星
-
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
大火突发时,警卫第一时间开溜…
-
美国再开“民主峰会”,巴基斯坦:谢邀,但不来
-
美国又现“毒沉船”:载有1400吨甲醇驳船在俄亥俄河下沉
-
被国际刑事法院指责“反人类”,菲律宾决定暂停合作
-
美向芯片企业逼要“核心商业机密”,韩企直呼“太过分”
-
看到大陆民工食堂这盆蛋,台主持人苦笑:好奢靡好羡慕!
-
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