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靠22万“打工人”的中智股份拟主板上市,保荐机构子公司突击入股?
-
邹煦晨曾任人民日报一级子单位国际金融报IPO条线组组长
【文/观察者网 邹煦晨 编辑/张广凯】
背靠22万“打工人”的中智股份于近期申报主板IPO。
中智股份此次IPO拟募资37.42亿元,其中16.72亿元用于购房和装修。
另外,中智股份IPO保荐机构的全资子公司入股时间有些微妙,处于是否为突击入股的边缘。
是否为突击入股?
中智股份的主营业务为人力资源服务,包括人事管理、人才派遣、薪酬财税、健康福利、业务外包、招聘及灵活用工、管理咨询和其他人力资源业务。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智股份自有员工人数为4764人。不过,因中智股份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需要与人才派遣、业务外包、符合条件的灵活用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截至2022年6月30日,因人力资源业务与中智股份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人数为22.01万人。
股权方面,2021年12月22日,双百壹号、交银君泓、中信证券投资、中信出版等4家公司通过增资的方式入股中智股份,增资后它们分别持有中智股份4.55%、2.26%、1.4%、0.86%的股份,合计投资金额为10.03亿元。
增资摘要,数据来源:申报稿
中智股份此次IPO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中信证券投资为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另外,中信证券的现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而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为中信出版的控股股东。
而且,从入股时间来看,它们有可能属于突击入股。
突击入股主要是指拟上市公司在上市申报材料前的1年内,有机构或者个人通过增资或受让等方式成为公司新股东的情形。
从时间点来看,中智股份申报稿签署日为2022年12月16日,证监会官网受理日期为2022年12月23日,中智股份的提交申请日应在这两者之间。如果提交申请日在2022年12月22日前则为突击入股,反之则不然。
关于提交申请日,某知名券商高管对记者表示,提交申请日一般是看不到的。企业先是申报稿签署,即申报稿签署日。签署之后再报证监会,一般材料齐全的话,报过去当天就有接收凭证,这通常就是提交申请日。接收凭证后,可能过几天,证监会会出具受理函,即通常是受理日期。
某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申请日一般为受理日之前的五个工作日内,但具体的申请日一般在公开信息上查不到。
某投行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提交申请日一般是受理之日往前推5个工作日。
如果前推5个工作日,或属于突击入股。
更有意思的是,双百壹号、交银君泓、中信证券投资、中信出版等4家公司虽然为同一天取得中智股份的股份,但锁定期承诺却不完全一样。
申报稿显示,交银君泓承诺,自本企业取得发行人股份之日(即2021年12月22日)起36个月内本企业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企业持有的发行人股份(包括由该部分派生的股份如送红股、资本公积转增等),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
而双百壹号、中信出版、中信证券投资承诺,如本公司/企业属于发行人提交申请前12个月内新增股东的,自本公司/企业取得发行人股份之日(即2021年12月22日)起36个月内,本公司/ 企业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公司/企业持有的发行人股份(包括由该部分派生的股份,如送红股、资本公积转增等),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
承诺对比摘要,数据来源:申报稿
中信出版、中信证券投资等3家公司加了一个假设前提,即“如本公司/企业属于发行人提交申请前12个月内新增股东的”。这里插一个知识点,证监会官网显, 申报前12个月内产生的新股东将被认定为突击入股,且上述新增股东应当承诺所持新增股份自取得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是否被认定为突击入股,决定了上述3家公司是否受到锁定期的限制。
突击入股认定摘要,数据来源:证监会
那么,中智股份选择的上市申请时间,是否恰好能够让保荐机构的全资子公司不被认定为突击入股,从而不受36个月锁定期的限制?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保荐机构的全资子公司会不会在中智股份上市后选择迅速套现?
构成信息披露违规
资料显示,中智股份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为单为民。同时,单为民为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关爱通”)的法定代表人。关爱通为中智股份控股子公司,且关爱通自2017年6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871282)。
值得一提的是,关爱通挂牌不到一年便于2018年5月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自律监管措施》。《自律监管措施》显示,关爱通未在2017年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年度报告,违反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构成信息披露违规。对于关爱通的违规行为,时任挂牌公司的董事长单为民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违反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关爱通和单为民均被采取责令改正的自律监管措施。
那么,关爱通为何挂牌一年不到便违规了呢?
信息披露违规摘要,数据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谈及违规,中智股份全资子公司中智深圳于2021年12月被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罚款4.2万元。原因是中智深圳虚构劳动关系为7名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手续。
中智股份全资子公司中智浙江则是在2019年被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罚款4.01万元。原因是中智浙江2016年12月在主营业务成本列支“下城党员学习项目”费用3万元,未取得合法凭据,未作纳税调整;2018年在主营业务成本列支“下城党员教育项目”费用49.06万元,实际发生20万元,未作纳税调整,违法事实合计应补税款8.01万元。
这里有个小疑惑,账目与实际差额29.06万元是否被个人套走,还是纯粹多写费用来减少纳税?
另外,中智股份在2020年12月通过同一控制下的转让,将上海中智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剥离体外。而这家公司因发布违法培训广告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19年9月处以罚款12.12万元。
或需要看两版财报
财务数据方面,申报稿显示,中智股份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9.9亿元、150.84亿元、155.46亿元、86.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2亿元、8.8亿元、8.4亿元、5.05亿元。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智股份在2020年12月进行过重组。申报稿为此,假定重组后的公司架构在申报报表期初即已存在,制作了备考利润表。简单来说,就是按中智股份现在架构,进行财务数据回溯。
通过比较发现,中智股份备考利润表的财务数据有所不同。比如,中智股份2019年和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2亿元和8.8亿元,而备考利润表中则为7.5亿元和8.52亿元。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否为备考利润表,中智股份2021年归母净利润均为同比下降。比如备考利润表由8.52亿元将至8.4亿元,非备考利润表由8.8亿元将至8.4亿元。对此,中智股份在申报稿中表示,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反复的影响,部分客户的人事管理服务需求出现暂时性波动。
利润表和备考利润表摘要,数据来源:申报稿
另外,中智股份此次IPO募集资金投资额为37.42亿元,分别用于中智人力资源研发运营中心(上海)购建项目、营销及运营服务体系升级项目、信息系统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值得一提的是,前两个项目均涉及购房和装修,合计金额为16.72亿元。
- 责任编辑: 邹煦晨 
-
我国最大粮油企业引入战略投资210亿元
2023-02-02 08:01 -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鲍威尔:远未达到目标
2023-02-02 07:46 美国经济 -
2022年全国城市GDP十强全部出炉,武汉超越杭州
2023-02-01 22:32 观网财经-宏观 -
如何理解“以工代赈项目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国家发改委解读
2023-02-01 19:14 观网财经-宏观 -
因“限制投屏”被起诉,爱奇艺回应:认真审慎对待
2023-02-01 17: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刘强东现身北京冲上热搜,名下实控企业超300家
2023-02-01 17:0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巴西玉米航线长江首航顺利抵达
2023-02-01 16:49 观网财经-海外 -
存储芯片历史性下滑,韩国存储双雄业绩暴跌、出口遭重挫
2023-02-01 16:30 观网财经-科创 -
微念退出李子柒公司,视频尚未复更
2023-02-01 15:4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抖音做超市,天猫京东怕不怕?
2023-02-01 14:4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曾被上交所罚停3个月的新湖期货拟主板上市,业绩能否逆风上扬?
2023-02-01 10:03 观网财经-金融 -
多家央企公布高管薪酬:最高年薪90万
2023-02-01 09:41 国企备忘录 -
强势开局!1月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近2.8%
2023-02-01 07:13 观网财经-海外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完成!
2023-01-31 21:42 国企备忘录 -
李克强:去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
2023-01-31 20:33 观网财经-金融 -
主流面板价格持续下滑,京东方去年净利润预降超70%
2023-01-31 18:35 观网财经-科创 -
厦门、珠海等市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最低3.7%
2023-01-31 18:28 观网财经-房产 -
净利润下滑超70%,龙芯CPU今年能走向开放市场吗?
2023-01-31 17:52 观网财经-科创 -
苏宁预告:2022年营收下滑47%,净利减亏73%-78%
2023-01-31 16:5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去年12月份财政收入为何大增61%?
2023-01-31 11:12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
王文涛会见日本经产大臣,提出严正交涉 评论 96官宣了!载人登月“已启动”:2030年前首登 评论 545美媒抹黑中国,乌克兰外长辟谣 评论 260“对波音和空客双头垄断发起的挑战” 评论 328商业首飞,圆满完成! 评论 501最新闻 Hot
-
王文涛会见日本经产大臣,提出严正交涉
-
戴眼镜也可以上太空?回应来了
-
4名内地女子买特价票被港铁职员报警处理?真相是…
-
官宣了!载人登月“已启动”:2030年前首登
-
“印度崛起有特殊意义,只有中国崛起可与之相比”
-
美国两党这次谈妥了?
-
北约秘书长警告科索沃
-
“减少对华依赖”IPEF达成供应链协议,美商业团体:越来越担心...
-
“对波音和空客双头垄断发起的挑战”
-
AUKUS开展首次人工智能无人机试验,应对“新兴威胁”
-
马斯克回应曾嘲笑比亚迪:现在不一样了
-
她警告:若与中国完全“脱钩”,欧洲不可能实现绿色转型
-
54架,基辅建城纪念日这天遭遇“最大规模俄无人机袭击”
-
美媒抹黑中国,乌克兰外长辟谣
-
卢卡申科:前苏联国家应考虑加入俄白联盟,寻求部署核武器
-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把白人男性抓起来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