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刚:日本“用一碗蛋包饭换取韩国的自尊心与人权”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刚】
当地时间3月17日下午5时,韩国总统尹锡悦完成了为期两天的对日本正式访问,乘上了回国的专机。从东京到首尔,飞行时间大致为两小时。尹回到首尔机场的那一刻,正好是日本国家电视台NHK播出晚间新闻的时候。
17日NHK的6条重大新闻中,尹访日排在第4条。
NHK在节目中强调了“穿梭外交”在相隔11年3个月后能够再度实现的重要性,认为日韩关系重新走上了正常化的轨道,但也引用了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的发言——“(日方)用一碗蛋包饭换取了(韩国)国家的自尊心及受害者的人权。”——将韩国国内对尹访日的巨大不满公布了出来。
3月17日NHK电视新闻截图
3月6日,韩国方面突然就二战期间日本对韩国“征用工”问题发表了所谓“解决之策”。韩国法院判定日本企业向“征用工”支付的补偿等,由韩国国家代为支付。因“征用工”问题而停滞的韩日关系,开始出现转机。
不过,10天后的3月16日,不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到韩国来感谢韩方的理解与合作,却是尹总统带着这份大礼出访日本,实现了“穿梭外交”,让两国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各个方面出现了全面和解。
韩方在“征用工”问题上的妥协,为日方当下与周边国家对立乃至对抗的关系打开一个缺口。四面出击,用日本的政治、军事及经济力量,与周边国家全面对峙,逼迫周边国家向日本低头——数年来日本做出的设想与努力,终于在韩国这里获得重大成果。
李在明:“这是(韩国)外交史上最为羞耻及悲惨的瞬间。”
“征用工”问题在韩日关系中如鲠在喉
纵观这些年的日本对外关系:俄乌战争导致日俄关系从蜜月进入冷战;中日关系因日本在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之外新加入了“台湾有事”内容而止步不前;日朝关系则更为复杂。日本以往反朝多有指桑骂槐之意,现在假戏真做、借机发挥的意思更大。对朝鲜的殖民统治、相关的赔偿问题,日本至今只字不谈,真的要恢复日朝关系,恐怕比改善日俄关系、中日关系更加艰难。
而横亘在日韩之间的问题,最为重要的,便是“征用工”的处理一事。
“征用工”的说法虽然最近也陆续出现在一些中国媒体的报道中,但实际上是日媒用得较多的一个词,更为正式的表述是“旧朝鲜半岛出身劳动者”,韩国(应该也包括朝鲜)则称之为“日帝强占期强制征用被害者”或者是“日帝强占期强制动员被害者”。同一件事,不同称呼,可见态度、性质的巨大不同。
具体说来,二战期间,日本企业招收朝鲜半岛人员从事重体力劳动,但随着人员的严重不足,从事殖民统治的朝鲜总督府开始以“官府斡旋”的方式征集劳役,到了1944年9月以后,既不是企业招工,也不是官府直接招募,而是采取“征用令状”的方式直接抓人。“征用工”将三种情况混为一谈,日本更愿意谈企业招工的特点,韩国则重视强征等日本国家的作用。
二战之后一直存在对“征用工”的补偿问题。韩国政府认为,1965年的《韩日请求权协定》已经将相关问题做了处理,不过韩国最高法院认为,尽管韩日之间有相关的协定,但个人的请求权并未丧失(韩文为“消灭”),日本企业仍需要做出相关的支付;如果日本企业拒绝支付的话,将没收该企业在韩资产,变卖后支付给“征用工”。
日本在签订《韩日请求权协定》后确实向韩国支付过相关的补偿(无偿的3亿美元“经济协力金”及有偿的2亿美元),但当时的韩国政府将这些补偿大部分用以支持经济发展,为浦项制铁、韩国电力、韩国道路公社、韩国铁路公社、交换银行等提供资金保障。至于对“征用工”本身,韩国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为一部分人支付过30万韩元补偿,这相当于应该支付的2000万韩元的1.5%,更多的人则分文未取。“征用工”及韩国舆论当然对此十分不满。
2018年10月,韩国最高法院判定日本企业必须向“征用工”支付补偿(韩文为“赔偿”),赔偿总额为27亿韩元(约2.4亿日元或1250万人民币)。韩国外交部方面的统计是,大多数“征用工”已经去世,目前具有相关权利的被告仅为37人。
从金额等方面看,并非超越了企业的支付能力,但日本方面作出了极为异常的反应。
韩国最高法做出判决后,当时的安倍晋三内阁旋即在2019年7月开始限制对韩国半导体企业出口重要物资,让韩国半导体面临随时停工的危险境地。
很快,韩国宣布停止“日韩军事谍报一揽子保护协定”(军事情报包括保护协定-GSOMIA),韩日关系进入到了战后最为恶劣的状态。
解铃还须系铃人,韩日关系的转圜,首先需要从“征用工”问题开始。
尹锡悦想得很简单:如果用钱能解决问题的话,27亿韩元(约1250万人民币)对于韩国来说根本算不上多大的金额,由韩国政府的相关财团、企业来出这笔费用,根本就不是多大的事;这个问题解决了,韩日半导体冲突、军事协定等问题将迎刃而解,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宣布“征用工”对策后,尹迅速访问日本,让韩日关系出现了重大转变。
- 原标题:日本“用一碗蛋包饭换取韩国的自尊心与人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英国议会代表团窜台,我驻英使馆回应
2023-03-20 07:56 中国外交 -
全球高危病原体实验室十年翻倍,引发风险担忧
2023-03-20 07:51 -
我使馆提醒:中国公民立刻撤离!
2023-03-20 07:48 -
伊拉克总理会见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
2023-03-20 07:08 伊拉克局势 -
五方会议闭幕,巴以双方承诺结束单边措施
2023-03-20 06:46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3-03-20 06:44 中俄关系 -
“沙特国王邀请伊朗总统访沙”
2023-03-19 23:04 -
“不知道CIA是怎么想的,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故事”
2023-03-19 21:16 欧洲乱局 -
2008再现?拜登被曝“求助”巴菲特
2023-03-19 20:44 美国经济 -
叙利亚总统抵达阿联酋
2023-03-19 18:39 -
反击西方借“人权”施压,伊朗高官提到这件事...
2023-03-19 15:12 伊拉克战争 -
事关台海,澳防长:绝对没有
2023-03-19 15:08 观察者头条 -
普京首次造访马里乌波尔
2023-03-19 15:07 俄罗斯之声 -
日本导演晒了中韩工作餐后,韩网民破了大防了
2023-03-19 14:52 -
朝鲜称面对美国挑衅,一天超80万人踊跃报名参军或复队
2023-03-19 14:34 三八线之南 -
12小时闭门会谈后,塞尔维亚与科索沃达成部分协议
2023-03-19 13:51 -
谈判焦头烂额,瑞银救瑞信正面临重大阻碍
2023-03-19 11:47 观察者头条 -
克里米亚“入俄”9周年之际,普京亲自驾车访问塞瓦斯托波尔
2023-03-19 11:14 俄罗斯之声 -
洪都拉斯愿与中方建交,美国“抓紧时间”欲从中作梗
2023-03-19 10:04 中国-拉美 -
俄方决定将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只延长60天
2023-03-19 09:08
相关推荐 -
3300秒!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创新纪录 评论 233香会今日开幕,全球聚焦中美交锋 评论 162商务部: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评论 109小麦渐熟,“烂场雨”下的三夏怎么“抢”? 评论 78“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3300秒!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创新纪录
-
17岁女生婚纱照被盗用,反遭网暴一万多条?当事人发声
-
美国网民:吃瓜吃到自家头上了?
-
泽连斯基“威胁”北约,得手了?
-
金砖国家或设立共同货币,南非:以免成为制裁受害者
-
美国寻求从日本购入TNT,为乌克兰造炮弹
-
“美军正将武器装备分散到亚太小基地,免于中国‘决定性打击’”
-
香会今日开幕,全球聚焦中美交锋
-
“金砖银行”行长打断阿根廷部长: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
法德首脑当面告诉科索沃领导人:尽快重新选举
-
“他想悄悄修复英国对华关系,但又不想被看出来”
-
边境地区遭炮击,俄国防部:击毙50余名乌克兰“恐怖分子”
-
核武条约再起风波,美国将吊销俄核查员签证
-
美参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协议,却被批为“送给中国的大礼”
-
美国波音公司再次推迟“星际客机”飞船载人飞行测试
-
为了“上分”,美军无人机在模拟测试中“打死操作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