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瑟夫·奈:美国这样做就不会被中国赶出西太平洋
关键字: 中国美国中美关系中美军事实力西太平洋【翻译/观察者网 马力】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发动对华贸易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华盛顿的许多人(无论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都十分担心中国的崛起意味着美国时代的终结。这种过度的恐惧本身可能成为两国冲突的起因。
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2019年2月19日在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发评论文章:《中国不会很快超过美国》
首先一点,中国目前在经济领域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么严重。按照“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标准计算得出的GDP经常被用来说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已在2014年超过美国,然而它只是经济学家们在对不同经济体的生活水平进行比较时所使用的一个指标,它不适合于用来衡量国家的实力。因此,虽然许多经济学家都预测中国最终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他们预计这一天将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到来,而且还取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速度。然而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
第二点,经济实力并非衡量一国地缘政治重要性的唯一标准。在军事实力和软实力两个领域,中国均远远落后于美国。美国的军费开支约为中国的3倍。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近些年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研究全球军事平衡的观察家们认为,中国并不具备把美国赶出西太平洋的能力。与此同时,据波特兰公司发布的“软实力30强”名单,中国仅排在第27位,而美国位居第4位。
另外,就综合实力而言,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取代美国的地位。俄罗斯的人口规模在萎缩,而且该国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而印度和巴西这两个2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体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一种仅是权宜之计的战术层面的联盟关系,不过像上世纪50年代那种中苏之间真正的联盟关系是不太可能出现的。虽然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权力向该地区转移,不过中国在亚洲内部还受到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制衡,而美国仍将在维持亚洲内部力量平衡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另一种过度的恐惧在于,一些人认为,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对于当前这个它并未参与创建的国际秩序,中国不会做出什么贡献。特朗普正是按照这一思路给中国贴上了“修正主义大国”的标签。
不过这还是夸大了问题。中国一直从1945年之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中获益,而且中国也对这一秩序做出了贡献。中国如今是联合国维和事业的第二大出资国,而且中国还响应了联合国在应对埃博拉病毒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所提出的倡议。另外,中国还从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经济机构中获得了巨大利益。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表现证明,它并不想推翻一个可以从中获益的国际秩序,它其实正寻求在这个国际秩序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不过,随着中国实力的进一步增长,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我们有理由对中国操纵贸易体系以及强迫性知识产权转让进行反击,然而过度的恐惧可能是有害的。此外,将今天的美中关系与20世纪初的英德关系进行类比也是有误导性的。早在1914年之前,崛起中的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就已经超过了英国。
然而,中国实力的增长也意味着“美式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将不得不有所改变。而另一方面,全球公共产品的生产活动也需要中国与美国共同来承担。因此,我建议美国应作出如下改变。
首先,我们应剔除“自由主义”(liberal)和“美式”(American)这两个词,并用“以规则为基础的开放的国际秩序”(an open and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取而代之,这才是明智之举。虽然中国可能不会取代美国的地位,不过中国、印度等经济体的增长意味着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是会出现不可避免的下降。
其次,虽然美国将继续扮演重要的领导角色,不过如果希望成功解决一系列国际问题,美国获得其他国家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把美国的力量投射到其他国家身上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我们还必须思考如何打造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与他国分享权力。
例如,如果中国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美国也将从中受益。在当今世界,国际网络和国际连通性(networks and connectedness)是非常重要的实力来源。目前,以大使馆、领事馆和使团数量来衡量,在洛伊研究所发布的国家排名中,美国位居第一。此外,美国还有60多个与自己签署协议的盟友,而中国几乎没有这样的盟友。
特朗普削弱联盟关系的行为对美国自身造成了伤害,他的这种行为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的威胁不亚于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如果美国能继续维持自己的联盟体系,那么中国把美国赶出西太平洋的可能性就是十分微小的,更不要说主宰全世界了。
下面是《金融时报》读者在本文后的留言,观察者网选取部分翻译如下,仅供参考:
Soprano:很感谢你,约瑟夫·奈,在当下这个恐华症蔓延的时代里你还能发出一些理性的声音。我们知道几位中国作家的名字?中国歌手呢?公共知识分子呢?体育明星呢?中国的确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经济成就,不过在软实力方面,中国还是很弱的。在今天的世界上,软实力相当重要,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原标题:约瑟夫·奈:美国这样做就不会被中国赶出西太平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最后更新: 2019-02-25 09:55:45
-
卡神站台 中国观众也救不了阿丽塔
2019-02-25 09:35 -
乘客持枪劫持载142人孟加拉客机要见总理,被击毙
2019-02-25 08:47 -
马克龙逛农业展:被“上访”老人抱着哭,黄背心在场外…
2019-02-24 22:52 -
孟加拉一架飞往迪拜的航班遭未遂劫持 紧急迫降
2019-02-24 22:45 航空安全 -
越南采取罕见措施迎金正恩 俄外长也来了
2019-02-24 22:17 朝鲜现状 -
沙特王子离开美国,来了位公主
2019-02-24 20:22 -
印度又发大规模假酒中毒事件 已致超130死
2019-02-24 18:41 印度惊奇 -
印度航空展又出事了…
2019-02-24 17:15 印度惊奇 -
“贸易争端使美豆农损失79亿美元”
2019-02-24 17:15 中美关系 -
佩洛西在边境“拥抱”墨西哥,特朗普支持者:别回来了
2019-02-24 16:21 美国政治 -
英外相又糗大了…斯洛文尼亚:??
2019-02-24 16:11 不列颠 -
“地球上最慷慨的养老金制度”撑不下去了
2019-02-24 15:17 金砖国家 -
蓬佩奥叫嚣:要让拉美3个国家政权更迭
2019-02-24 15:03 美国政治 -
美国一架货机坠毁:满载亚马逊快递
2019-02-24 14:18 航空安全 -
怕步委内后尘,意大利忧心存在英美银行的黄金
2019-02-24 14:06 黄金游戏 -
与特朗普为伍?桑德斯因这条推特 “掉粉”有点严重
2019-02-24 13:56 美国政治 -
金正恩乘专列离开平壤赴会
2019-02-24 10:59 朝核危机 -
反对派强行“闯关”运物资 马杜罗:与哥伦比亚断交
2019-02-24 09:16 拉美左翼 -
环保组织派小学生请愿,85岁参议员正面刚
2019-02-24 00:21 美国一梦 -
华商打赢诽谤官司,澳议会却还不甘心
2019-02-23 22:18 海外华人
相关推荐 -
“俄军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评论 288亚运会首金!中国赛艇队姑娘夺冠 评论 62开幕式总导演:我们选择的点火方式是充满自信的表达 评论 95习近平宣布杭州亚运会开幕 评论 65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评论 113最新闻 Hot
-
被拜登爽约过的他们将缺席此次峰会,美方“失望”
-
“不该对乌开出空头支票,除非...”
-
美外交官认了!“是五眼联盟...”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
“拜登已对泽连斯基承诺,将提供远程导弹”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
“俄罗斯明年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至GDP的6%”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