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封城都挡不住恐袭,法国在为否定中国经验付出代价
最后更新: 2020-11-01 11:37:46【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10月31日和11月1日是封城后的第一个周末,恰逢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
早上拿着出行条去买面包,却发现到处都是人、车。在华人微信群也充斥同样的信息。第一次封城时,我曾经有过一次外出,当时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显然法国社会已经患上了严重的封城疲劳症。照此看来,法国怕是要步美国后尘:没有第三波了,就这一波下去了。
比这还严重的是商家、地方市长以及普通大众纷纷起来抗议封城措施。法国市长协会在30号正式封城当天就发表公告,以影响商业经营为理由表示反对。民众则在巴黎等几个城市游行,还有一位上莱茵省的店铺老板因为要关门而宣布绝食抗议。四名赞助文化部文化年的漫画家则集体辞职,抗议关闭书店。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都发生了类似抗议事件和冲突。
政治人物也在利用疫情搞斗争。马克龙政府的封城计划在右派主导的参议院被否决。尽管根据制度设计,参议院的否决不具法律效力,却可以借此向社会发出强烈的信号,并能引发反对封城利益群体的共鸣。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议会宣布封城时,引发在野党选项党议员的嘘声,以致于议长不得不罕见地介入。这些可以说都是要发国难财,只不过打着政党政治的幌子罢了。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西方政治人物的无能、自私,民众则缺乏自律和责任感。第二波疫情出现时,法国卫生部曾公布一个数据,50%以上的感染都是由于民众没有遵守卫生防疫要求导致的。
今天占据媒体中心的仍然是恐怖袭击。只不过已经不是封城第一天的尼斯恐袭,而是刚发生的里昂恐袭:一名希腊东正教的主牧师被连击两枪,生命垂危。
尼斯事件后,警方封锁现场,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里昂事件所涉教堂的街景,图片来源:谷歌街景
法国宣布封城前,发生了历史老师因为展示涉及伊斯兰先知默罕默德的漫画而被杀的事件。法国政府的高调处理引发了国内外伊斯兰社会的谴责和反对。所以一封城,就有华人讽刺说这是为了反恐。但想不到的是,封城也挡不住恐袭!
其实一直到2007年希拉克时代结束,法国都仿佛西方的安全小岛,不受恐怖袭击的波及。但随后恐袭就日渐成为国家最大的威胁。这里面,有法国先天的反恐弱点,更重要的是内政和外交出了问题。
法国有两个独特因素。一是地理上,既是地中海国家,又是大西洋国家,与南欧、中欧等都是邻国。根据欧盟和申根协定,人员与物资自由流动,法国政府要想彻底控制的难度很高。2015年巴黎恐袭,恐怖分子所使用的两辆汽车,其中一辆来自比利时,还有一个恐怖分子虽然是法籍,但生活在比利时。警察曾在里昂搜出一个小型军火库,其中有不少重型武器。
二是人口结构上,法国有数百万穆斯林。这就为外部恐怖分子进入法国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得到有效的隐藏和支持,甚至一些土生土长的法籍穆斯林和他们内外勾结,共同作案。根据法国参议院2015年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已知的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为“伊斯兰国”(Isis)效力的3000多个欧洲“圣战”分子中,有至少1430个是法国人!已有至少200个在“伊斯兰国”占领区停留过的“圣战”分子返回法国!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际激进与政治暴力研究中心当年也曾出具过一份报告,只有沙特阿拉伯、突尼斯、俄罗斯和约旦为“伊斯兰国”效力的本国人数超过法国。在当时,法国激进分子的人数比德国和英国的两倍还多。
无论是巴黎的特殊影响力还是法国的地理条件和人口结构,都是客观存在而无法改变的。法国唯一能够改变的是他的外交政策和处理好与本国穆斯林的关系。
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坚决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除了阻止美国一极独霸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到巴黎和法国社会的弱点。所以,在希拉克时期,法国并不是恐怖分子的目标,法国也没有发生惨烈的恐怖袭击。
可惜,随后两任法国总统,完全改变了希拉克富有远见的独立外交政策,不仅紧随美国起舞,甚至还冲到推翻卡扎菲政权的第一线。结果,不仅利比亚成为无政府状态,叙利亚也陷入内战之中,反催生极端伊斯兰势力做大。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权力的教训》(Les lecons du pouvoir)一书中透漏,当初就是他坚持要干预叙利亚,还主动拉英国美国参与。
结果一方面出现欧洲历史上最大的难民危机,令还在经济危机中挣扎的欧洲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极端凶残的“伊斯兰国”,也把法国做为报复的目标。
奥朗德政府和希拉克在涉及穆斯林、中东的问题上非常谨慎,不跟随美国参与各种反恐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要解决也不是没有办法。首要的,自然是要正视自己的独特地理条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尼斯之后,法国里昂又出事
2020-11-01 11:20 欧洲乱局 -
拜登团队勇闯深红州,特朗普铁粉“夹道欢迎”
2020-11-01 10:36 美国政治 -
离大选日还有3天,9000万美国人已经坐不住了
2020-11-01 10:33 美国大选2020 -
破百万!英国紧急“封锁”英格兰
2020-11-01 09: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与世卫组织专家组就新冠病毒溯源开展视频交流
2020-11-01 08: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人民日报钟声:大搞文化霸权,威胁全球文化安全
2020-11-01 07:43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80501例,累计超911万例
2020-11-01 07: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政局突变后,吉代总统:优先发展同中国友好合作
2020-10-31 22:22 中国外交 -
得州提前投票人数破900万,已超上届大选总数
2020-10-31 19:24 美国大选2020 -
亚美尼亚向俄罗斯求援,俄方这么回复
2020-10-31 18:53 俄罗斯之声 -
批拜登文章被自家审查,美媒联合创始人愤然辞职
2020-10-31 18:02 美国一梦 -
印媒:印度不应被美国的反华政策捆绑
2020-10-31 17:14 龙象之间 -
全美死亡病例逼近23万,特朗普竟向医护泼脏水
2020-10-31 16:45 美国一梦 -
协防台湾?美退役上将说了些真心话
2020-10-31 15:57 台湾 -
福奇:美国这哪是第三波疫情,分明还是第一波
2020-10-31 15: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别买这个!”美反华议员“脑补”特工片
2020-10-31 14:38 中美关系 -
“美国说病毒不可控,可中国就是要‘打它脸’”
2020-10-31 13: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又有美国法官叫停TikTok禁令
2020-10-31 11:43 大公司 -
加边检官员:误将孟晚舟手机密码交给警方,我脸红了
2020-10-31 11:02 华为 -
美国这一搅局,韩国骑虎难下
2020-10-31 10:38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评论 213为防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要求“加钱” 评论 211“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评论 86谈判陷入僵局,以总理:将继续开展行动 评论 112谈判陷僵局,以总理令摩萨德小组回国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以色列定居者威胁我们,不离开就会被杀”
-
“美国利用‘不成文规则’,强迫企业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册”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会回到石器时代”?气候大会上争议不断
-
“一艘美国军舰出于自卫开火”
-
以驻联合国代表抨击犹太裔索罗斯:可耻!
-
“美国防部称,我们的军火工业难以跟上中国步伐”
-
美国三位“中国通”发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
北约秘书长:要为来自乌克兰的坏消息做好准备
-
“芬兰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英国直接不想还了”
-
“令人发指”!菲律宾总统怒了
-
“78名美国军人涉嫌支持推翻美国政府”
-
“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
基辅市长“指桑骂槐”?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