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伯特·阿特金森:美国光提升竞争力不够,还需要“放慢中国18条”
最后更新: 2023-09-27 10:38:17【导读】 美国对华政策正加速变化,尤以科技脱钩为甚。近期,美国科技创新政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保守派智库、一直对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一篇创始人兼总裁罗伯特·阿特金森(Robert D. Atkinson)的署名文章,围绕美国对华政策,分析了美国国内两个阵营——“加速美国(Speed Up America)”阵营和“放慢中国(Slow Down China)”阵营的主要观点
本文原载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网站(2023年8月28日),由兰犀研究院编译首发,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文/罗伯特·阿特金森 译/章如峰 兰犀研究院特约研究员】01 美国决策者面临一个最重要的抉择问题
面对中国在科技和经济上的地位追求,当前美国决策者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美国的反应是在多大程度上加快中国的创新和增长步伐,还是放缓中国的创新和增长步伐。
华盛顿的共识是,“放慢中国”有点不合原则——也许是因为特朗普尝试过。而“加速美国”,就像苹果派一样美国化。但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从未就这个问题进行过充分辩论,结果是政策摇摆不定,这就麻烦了。现实是,如果美国不同时做到这两点——让自己加速,让中国减速——那么它就有可能在先进技术经济竞赛中失利,而这些行业对美国的军民两用工业基础和国家安全具有最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发表原文截图)
毫无疑问,这就是当前趋势所在。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ITIF)曾分析1995年至2018年期间的全球产业集中度,对七个先进行业中的四个行业表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的表现一直很弱,而且在退步。从计算机、电子产品到汽车的各个行业,无论是绝对市场份额方面,还是相对于全球平均产业集中水平方面,美国都在节节败退。这一时期的大赢家是中国,它获得惊人的增长——从1995年占全球先进工业产出的不到4%增长到2018年的21.5%。
如果美国不想走英国的老路——工业能力萎缩且大多数先进产品依赖中国进口,那么就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在未经充分讨论的情况下,美国目前还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正如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警告说:“如果我们把关注点从建设美国自己变成拖垮中国的话,那我们将做出一个非常危险和非常不幸的选择。”
02如果只是“加速美国”,会有什么问题?
持“加速美国”观点的阵营认为,对于国家主导的中国“创新重商主义”运动,美国无能为力,也不应采取什么行动。人们常常会想,我们是谁,有什么资格阻碍一个人均生活水平仍然很低的国家的发展?因此,“加速美国”阵营回避了输赢思维,认为如果美国工业面临技术挑战,那么美国人就自己解决它;美国的不足,主要是自己的错误。因此,如果美国人接受让美国加速和让中国减速的双重使命,就可能会导致广泛的保护主义,这不是美国人所需要的。
所以,按照这种思路,留给我们的是:“华盛顿应该专注于提高美国的竞争力。”但在这方面,美国政府是令人失望的,它本应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这样做,而不仅仅是最近几年。不过,好歹现在有了《芯片和科学法案》,晚做总比不做好。
今年8月,白宫芯片顾问、拜登政府《芯片和科学法案》核心操盘手罗尼·查特吉宣布离职
然而,光有一个提高竞争力的政策,远远不够。即使有更好的国内政策支持,美国公司,特别是先进行业的美国公司,也很难与中国公司竞争。中国的创新重商主义战术扶持了一批冠军企业,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外国竞争对手很难招架。在这种有保障的增长基础上,中国企业“走出去”,与美国公司竞争全球市场份额。
这种策略在以创新为基础的行业中尤其厉害。这些行业通常固定成本相对较高,而边际成本较低,因此,增加的销售额,是赚取收入以继续投资下一轮创新的关键。一旦这种规模被削弱,就会出现一个转折点,挑战者在这个转折点上获得决定性优势,并有效地碾压其竞争对手。我们只需要看看电信设备行业,就能看到这一过程的作用:华为的崛起,爱立信和诺基亚的衰落。华为占领全球电信设备行业,不是因为它的设备是最具创新性的;它的设备足够好,加上由于中国的重商主义,它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一旦它获得市场份额,技术创新领导者的收益和研发就受到削弱,它也借此提高自己的水平。因此,如果美国对上述策略不加以限制,光靠出台提高本国竞争力的政策,是不够的。
- 原标题:加速美国,放慢中国,还是二者兼而有之?21世纪的关键战略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克宫:和其他西方武器一样,美国坦克也会燃烧
2023-09-27 09:50 乌克兰之殇 -
耿爽谈“北溪”:呼吁有关国家积极同俄方沟通合作,而非简单拒绝
2023-09-27 09:40 -
中方表达强烈不满后,他辩称:有“足够初步证据”
2023-09-27 09:30 观察者头条 -
议长辞职“顶锅”,他却两天没露面
2023-09-27 08:32 乌克兰之殇 -
联合国:与东盟和中国就解决东南亚诈骗犯罪的行动计划达成一致
2023-09-27 08:07 打击网络诈骗 -
波兰证实:去年落入其境内致2人死亡的导弹属于乌克兰
2023-09-27 08:01 乌克兰之殇 -
我使馆提醒:迄今仍有3名被绑中国公民下落不明
2023-09-27 07:46 非洲之窗 -
-
韩法院决定不予批捕,李在明发声
2023-09-27 07:11 三八线之南 -
放瑞典加入北约?埃尔多安:美国先遵守这个承诺
2023-09-26 22:46 -
商务部长王文涛当面对欧盟表达强烈不满
2023-09-26 20:44 观察者头条 -
儿子暴打焚烧《古兰经》者,卡德罗夫转发视频:感到骄傲
2023-09-26 20:44 -
真香!美总统候选人称TikTok是“数字芬太尼”,后来……
2023-09-26 20:22 美国大选 -
乌方声称黑海舰队司令身亡后,俄国防部发视频“打脸”
2023-09-26 19:42 乌克兰之殇 -
涉及中国,他呼吁外国势力停止炒作
2023-09-26 17:41 -
“美方通知我们,不会邀请普京”
2023-09-26 16:42 俄罗斯之声 -
外交部回应:中美两军对话面临困难的原因,美方是清楚的
2023-09-26 15:54 中美关系 -
外交部:目前中方未通过外交渠道收到朝方恢复开放边境的通报
2023-09-26 15:45 朝鲜现状 -
德国防部:乌克兰没有德国坦克乘员
2023-09-26 14:50 乌克兰之殇 -
美越F-16军售大单能成吗?对中俄有何影响?
2023-09-26 14:00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评论 116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 评论 15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评论 151停火协议最后一天,王毅:决不能让战火重燃 评论 146以色列已释放150人,“但又抓了133人” 评论 169最新闻 Hot
-
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
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
谋杀未遂?乌称情报总局局长夫人遭投毒,正接受治疗
-
驻日美军一鱼鹰旋翼机坠海 机上载有8人
-
没见到拜登,他跟沙利文谈了1个小时
-
拉夫罗夫决定参会,这三国联手抵制
-
“巴以冲突令美国年轻人政治觉醒,代际鸿沟正在形成”
-
再次延长?“双方已达成初步谅解”
-
被质疑有美国籍,柯文哲副手:这是我跟美国政府之间的事
-
美国会也要对华敏感技术投资设限,结果在众院受挫了
-
果然,马斯克拒了
-
这国要改国旗:中间图案像向日葵,代表“善变和奴性”
-
他俩跑卡塔尔会面,谈停火和人质释放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这是以色列社区,我决定不开炮……而是用机枪射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