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拍翻拍,为何经常“越拍越烂”?
我们不满的,正是一种整体性崩坏的、不再把艺术当作艺术的态度。[全文]
-
为何我们原子弹影视中的主角,几乎没有奥本海默式的“灵魂拷问”?
怀疑主义不一定是虚无,理想主义也不一定是粉饰。因为理想,在那些时刻,真真切切地飘扬过。[全文]
-
空前繁荣的暑期档:我们为什么不再需要“国产电影保护月”了
二十年后,仿佛悄然溶去的冰层,恍惚之间,七八月的影院里,国片和外片坦诚相见,保护月竟一声不吭地解除了。[全文]
-
16万人大罢工:混在好莱坞,本质还是社畜
在真正的资本家跟前,再高工资的社畜也是社畜。[全文]
-
都是灾难片,中美日韩各有“私心”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艺术都有自我想象和自我认同。[全文]
-
《水浒》太“毒”不该进教材?
《三国演义》推崇强权和愚忠、《西游记》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安娜·卡列尼娜是小三出轨、贾宝玉乃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宝渣男”、包法利夫人属于“绿茶婊”……也许该借机谈谈这些年来在互联网言论场内,对文学作品所展开的“群体审查”中上纲上线、无休无止的道德苛责。[全文]
-
《流浪地球2》:“我们能提供美国人无法提供的东西”
我们一边津津乐道于《流浪地球》系列所践履与证明的国产电影工业化水位,一边则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它所输呈现出的对家园和血缘的珍视、集体主义力量与信念、关于土地的永恒乡愁。[全文]
-
动不动就炮轰,能不能管管“这届家长”?
理想局面,该类比为“超市里有琳琅满目的食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各取所需自行挑选”,而不是“因为婴儿消化不了谷物和肉类,所以超市货架上就只许摆放奶粉”。[全文]
-
《阿凡达2》终究是一部美式西部片
打着科学反科学,打着反现代售卖现代,一边让你看见古老的信仰和祭祀何其动人,一边又忙着向你解释通灵感应可能只是“前额叶癫痫”。[全文]
-
在印度,宝莱坞为何能长期完虐好莱坞?
印度的拧巴就在,号称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然而漫长岁月里积下的几乎所有问题和弊端,几乎都没解决……啥都没搞定,只好拍电影,啥都没搞定,却利于拍出越来越多的电影。[全文]
-
这十年,主旋律影视为何能广受欢迎?
谁不在渴望更大写的生命形态?谁不渴望丰足的日常生活所不能提供的更伟岸崇高的感怀?谁不渴望找到点燃自己、鼓舞自己、营养自己、撑持自己的东西?谁不想在内卷时代、在信息茧房中搭救自己?还有比主旋律,更能为上述诉求提供营养的吗?[全文]
-
韩国的“通俗文化帝国”之梦,还能走多远?
韩剧以举国发展文化产业之东风,搭起领先亚洲之娱乐工业生产链条,从而迎来长达三十年的盛世。然而资本在胜利的号角中一味高歌猛进,未免将诸多个体碾作铁蹄下的路基。许多通俗文化帝国,都曾经溃于这样的罪恶内耗。现实中的政治性、社会性不满,亦会转嫁到电视剧之上。[全文]
-
国产职业剧为什么常拍不好?
一部完美的职业剧,看完之后,你会觉得“我要是也从事这种工作该多好”;可如今大多数国产职业剧,你看完之后,只会觉得“我要是有个从事这种工作的男/女朋友该多好”。[全文]
-
像秦怡这样用一生诠释艺术“人民性”的人不多了
“人民性”,才是“美”最内核的支撑。从人民中走出来、又回到人民中去的美,天经地义,正大光明。[全文]
-
功夫片没落,我们需要哀叹吗?
一诺千金、义薄云天、扶危济困,在务实功利的当代准则里,够兑现几厘KPI?在自贬自嘲为社畜与打工人的众生眼里,仁者无敌的自我加冕,又剩多少实现可能?[全文]
-
《黑客帝国》又来了,我们自己的大IP在哪?
国产IP开发,充满了割一波韭菜就跑的鸡贼暴发户气质,只能对着一堆又一堆不成熟的、注水成瘾的日更网文,锁死于低段位的艺术品格中,与“毫无新意、侮辱观众、集各种烂梗标配于一身”等量齐观。[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