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姆·奥尼尔、马磊立:我给《金融时报》写了篇金砖国家的文章,他们起了这个标题
“金砖国家”发展潜力巨大,深受万众瞩目也承载着来自世界的期待,在全球政治经济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金砖国家”在交流、合作与发展中面临着更加尖锐的挑战。下个十年,“金砖国家”将走向何方?
本期CCG全球名家对话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对话“金砖国家”概念提出者、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前主席、前英国财政部商务部国务大臣吉姆·奥尼尔勋爵(Baron O'Neill of Gatley)与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马磊立先生(Leslie Maasdrop),探讨“金砖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
中国发展大大超出“金砖国家”概念提出早期的预期
王辉耀:今年是金砖国家概念提出20周年,关于吉姆·奥尼尔提出的“金砖国家”概念也已经发展出很多的全球参与者,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也有了15年,“金砖国家”的概念被广泛接受,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还有一些新的国家也可能被列入这一概念,比如说墨西哥、韩国和其他很多国家。吉姆,也许你可以对我们在世界各地的观众说些什么。
吉姆·奥尼尔:我两天前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因为是“金砖国家”概念提出20周年。就《金融时报》的标题来说,选择标题很重要,因为每当你为报纸写文章的时候,你无法控制标题或头条,只有对内容的掌控权。
英国《金融时报》选择了一个标题,即“金砖国家”令人失望,我认为这在某些层面上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政策协调层面。当然,在过去20年里,很多涉及中国的东西显然离事实很远,因为当我反思20年前的经济发展时,中国的发展已经大大超过了我和我的团队在“金砖国家”概念提出早期的预期。
二十年过去了,“金砖国家”令人失望。来源:《金融时报》
在许多方面,我相信这常常是你与精英人士所讨论的一个特点,即在以往的经济历史中,最了不起的事情是中国在过去30年的表现,其中有20年是“金砖国家”时期。这也是事实。总的来说,印度基本上实现了我们所概述的广泛的增长路径,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中国和印度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比20年前大得多。
不幸的是,巴西和俄罗斯在经历了非常好的第一个十年后,超过了我们所有的预期,但它们的第二个十年都非常糟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个国家在全球GDP中的份额几乎回到了20年前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涉及到它们的经济表现时,他们一直是令人失望的。不幸的是,南非的情况当然也是如此。
它们之间有非常多的差异。在涉及政策问题的核心困境中,我将分别谈及这些(差异)问题,三个国家都显示出被广泛讨论大宗商品魔咒的迹象,这往往是许多试图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新兴经济体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这是这三个国家在未来共同面临的挑战,尽管它们有很多不同。
我要说的第二点,正如辉耀你提及的,在我20年前的第一篇论文中,我创造这一缩写的要点是故意玩弄英文单词“bricks”,因为20年前全球治理似乎还没有被大型新兴经济体充分代表,这是我论文的基础;特别是在欧元创建和欧洲大陆主要大国引入单一货币的两年后,我似乎非常清楚,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单一代表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没有很大的理由,因此G7可以被巩固和扩大,包括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虽然7年后的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情况并未发生,但G20出现了,其意义是将这些大型新兴经济体纳入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
“金砖”的故事。来源:《金融时报》
如果我们在2008年或2010年有这样的讨论,我会对这意味着更有代表性和更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感到非常兴奋。当然,重要的是,正如我在《金融时报》的文章中提到的,我们还引入了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并在此基础上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在2010年,我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投票权重绩结构进行了第一次重大改革,并随之不断开展。尤其是特别提款权的变化,包括中国的人民币。
不幸的是,十几年后的情况是《金融时报》“选择”的这个标题,而且更不幸的是,这次危机表现得如此强烈。我们现在的全球治理根本没有任何进一步的重大改善。在我看来,与2008年到2010年的峰会相比,2020年和2021年的G20峰会非常令人失望,为了全世界70亿人的未来,我们迫切需要做出改变。
第三点是关于“金砖国家”本身的。因为我经常和马磊立谈论这件事,所以对此也有所了解。在某些不引人注意的层面上,“金砖国家”的部长之间正在进行的一系列讨论,无论是在经济、卫生还是政治领域,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巨大的进展。马磊立所代表的新开发银行的建立也是如此。
不过,我认为我们必须谨慎小心——我无意冒犯任何人,事实上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金砖国家”政治领导人达成的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实际合作对其经济有实质性的帮助。
如果你冷静思考,看一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前后成员经济体的整体经济表现,会发现其已经变差了。这可能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无关,但确实引发了这种可能性。就像到目前为止我说过的,“金砖国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保证他们有更好的经济表现。
很抱歉,我说了这么长时间。但正如我所说,我本可以讲整整一个小时,不过相信我们之后会回到其中一些话题上去。
王辉耀:你如何看待“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呢?现在我们必须真正作为多边主义的一员而共同努力。不久前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及了如何继续支持多边主义。那么,你如何看待金砖国家在未来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有什么新的想法或建议?
吉姆·奥尼尔:我会再次快速给出三个更加简短的回答。第一个是我总忍不住重复的一个笑话,我在过去 15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说过这个笑话,并与马磊立以及他在新开发银行的同事讨论过:考虑到“金砖国家”和新开发银行是如何因我创造的首字母缩略词而产生的,我还等着被任命为新开发银行的名誉行长呢!
第二件稍微严肃一点的事情是,当我回想起自己20年前的想法能对今天世界的发展更有利,这简直太不同凡响了。尽管世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但现在我的脑海中还有多少这样的想法呢?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会用两个小部分来快速回答。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都使用欧元,且推行相同的货币政策。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三个国内经济增长状况非常糟糕的国家,能够在某些全球经济政策事务中各自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经济史之外,这完全不合理。当然,这些国家都来自同一个大陆,拥有共同的民主价值观。
- 原标题:我给《金融时报》写了篇金砖国家的文章,他们用了这么个标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美国新增确诊147660例,新增死亡1299例
2021-12-17 07: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参议院批准伯恩斯为新任驻华大使
2021-12-17 07:26 中美关系 -
世界粮食计划署:98%阿富汗人吃不饱饭
2021-12-17 06:51 阿富汗 -
与中国交手“压力太大”,立陶宛又准备找欧盟了
2021-12-16 23:04 -
为应对俄罗斯,欧盟抓紧拉拢前苏联国家
2021-12-16 23:02 欧洲乱局 -
波音一天内连遭两次“背叛”,美媒直呼这是“政变”
2021-12-16 22:30 波音危机 -
你永远不知道反疫苗组织能干出啥…
2021-12-16 22:19 德意志 -
尼日利亚接连发生武装袭击,中方将派出刑侦专家组
2021-12-16 21:55 薄荷四国 -
美国因新冠死亡80万人,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鸣丧钟800次
2021-12-16 21:47 美国一梦 -
特朗普儿子:我的家人“不够聪明,无法与俄罗斯勾结”
2021-12-16 21:44 特朗普 -
韩国叫停“共存”模式,文在寅道歉:控制不住重症
2021-12-16 21:32 观察者头条 -
想拥有吗?汪文斌展示冬奥倒计时徽章
2021-12-16 20:23 北京冬奥会 -
王晨前往朝鲜驻华使馆出席金正日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
2021-12-16 19:33 -
美军研发软件“预测中国”:避免无意间惹恼中国
2021-12-16 17:50 -
王毅:中方坚定维护在所罗门群岛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
2021-12-16 16:56 中国外交 -
美方因芬太尼问题制裁4家中企和1名个人,外交部回应
2021-12-16 16:13 美国一梦 -
立陶宛召回临时代办是担忧人员安全?外交部:纯属无中生有
2021-12-16 16:07 中国外交 -
新加坡员工谈中企:能随意与副总裁交谈,这在其他公司并不常见
2021-12-16 16:02 大公司 -
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其他地区两倍?研究人员:错了,是4倍
2021-12-16 15:58 -
美国指责伊朗对待核问题“立场模糊”,中俄:美方不应极限施压
2021-12-16 15:27 伊朗局势
相关推荐 -
“中美在一些领域处于红线边缘,但没人想发起战争” 评论 239史上首次,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遭投票罢免 评论 590美英又炒作“担忧”中国海外基建,这次是在秘鲁 评论 133自主装备首次测绘3000米深水地质勘探图 评论 58“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评论 148最新闻 Hot
-
“躲在试衣间听到十几声枪响,与凶手擦肩而过”
-
美参院民主党领袖将率两党议员代表团访华,中方:欢迎
-
“中美在一些领域处于红线边缘,但没人想发起战争”
-
美媒称俄疑试射核动力巡航导弹
-
史上首次,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遭投票罢免
-
美英又炒作“担忧”中国海外基建,这次是在秘鲁
-
日本将补贴美光92亿元,支持在日生产下一代芯片
-
“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
“印度要求加拿大,限期撤回2/3外交官”
-
马斯克发了个表情包,又激怒了乌克兰
-
欧盟外长会首次在乌克兰举行,波兰外长:不去
-
特朗普在纽约出庭,美最高法院表态
-
共和党议员提交罢免动议,他悬了?
-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