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阿富汗行记:美国撤军两年,人道主义危机有限
相比粮食和物资,阿富汗民众更缺的是支付能力。当前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绝大部分民众缺乏支付能力而形成的经济危机,其深层根源是阿富汗长期的不发展。[全文]
-
一年多了,没看到美国承担了什么责任
从2021年8月15日美国仓皇撤出阿富汗之后,国际社会一直呼吁,美国应该对阿富汗的重建、对减缓阿富汗因外国军事占领所经受的破坏、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承担主要责任。[全文]
-
阿富汗塔利班的底色是什么,有望“温和”转型吗?
塔利班接手的是一个深受诚信、安全、治理、发展四大“赤字”危机困扰的阿富汗,必须拿出诚意,尊重少数族裔和女性儿童的权利,放弃极端意识形态并与恐怖主义划清界限。[全文]
-
这个冲着中国人来的恐怖组织,到底什么来头?
在美国及多国联军撤出阿富汗的背景下,ISKP已将包括中国、卡塔尔等国的商人和联合国的援助人员标记为所谓新的“侵略者”——在他们的话术里,中国等国的投资建设和英美与苏联的入侵没有差别,都是以毁灭阿富汗当地传统文化与奴役阿富汗人民为目的外来殖民。[全文]
-
亲历喀布尔桂园恐袭:“最内疚没能及时出手救这两个人”
待在卫生间的这段时间内,恐惧感实际是越来越强烈的,想知道恐怖分子到底打到哪里了,被消灭了没有;万一他们破门而入,根本没地躲藏。想通过窗口看情况,又怕被流弹打中。[全文]
-
瞧见来了伙中国人,塔利班迅速“请”进警署里…
整个镇子瞬间轰动,唯一一条主街上村民四面八方涌来,堵在警署门口搞得像上访。[全文]
-
阿富汗没有沦为失败国家,是塔利班执政一年的最大政绩
在外界看来,阿富汗女权或许是纯粹的性别与个人尊严问题,但在阿富汗的历史脉络内,妇女政策本质上还是政治问题,即开明政策与保守政策,究竟哪一路线对执政者最有利。[全文]
-
喀布尔震感强烈,在阿华人一切安好
大多在山区的家庭是土石建筑,遇到六级以上强震、伤亡可想而知。山民和游牧民居住的房屋是土木石构造,抵御地震、洪水、泥石流类的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全文]
-
从南亚、阿富汗、中东到俄乌,中国的“突击”行动和长期布局
在看待印度的时候,要了解它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但也要看清这些并不会动摇它参与“四国机制”的意愿。换句话说,在“四国机制”里面,印度严格地把住一条线,对中国、不对俄罗斯。现在看来很清楚,“四国机制”基本就是冲着中国来的,而针对俄罗斯已经有北约等机制了。[全文]
-
中国是否会成为阿富汗最有影响力的外部力量?
这不是一个我们多么喜欢塔利班的问题,而是因为现在他们已经掌权,不管大家喜欢与否,现在没有其他政治力量能够去推翻塔利班。我们无法改变塔利班已经掌权的现实,但是我们不应有意或无意地惩罚阿富汗人民。让我们携手帮助阿富汗人民,因为凛冬将至。[全文]
-
“双塔”矛盾加剧,新疆面临什么风险?
若按塔吉克斯坦担忧的情况发展下去,很可能危及整个欧亚核心地带的安全局势。届时集安组织一定会采取行动支持塔吉克斯坦,那么压力就来到上合组织这边。塔吉克斯坦是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阿富汗是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到时上合组织该采取什么立场?[全文]
-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正确之道
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反复指出的那样,中国一直是阿富汗的友好邻邦。我们始终尊重阿富汗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阿富汗人民自主决定国家命运和选择的发展道路,从不干涉阿富汗内政,坚定奉行面向阿富汗全体人民的友好政策,为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全文]
-
何以理解文明问题与现实世界?
西方文明本性上就一个游居文明,这个文明由于没有连续定居的传统而且一直鹊巢鸠占他人土地所以并不固定属于同一个地区。换句话说,它永远需要有新空间、新领域、新边疆供它开拓、征服、探索,供它释放其强大的运动主义能量。[全文]
-
对阿富汗女性来说,最大问题不是穿衣出行,而是……
男女分开上课这事儿,在很多伊斯兰国家本来就是这样的,小学和初高中,男女都是分校的,上下学时间也是错开的。也就是说你除了上大学,是不会有异性同学的。20年前塔利班执政时,女孩是不能上学接受教育的,相比之下现在其实是迈出了一大步。[全文]
-
当另一种美军“占领”,遇上另一种阿富汗妇女
联军对平民无休止的杀戮导致许多阿富汗人倾向于塔利班。到2010年,伊沙克扎伊村的许多家庭都有儿子加入塔利班,其中大多数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或报复联军;塔利班运动比90年代更彻底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现在,当地女性在谈论塔利班时,是在谈论自己的朋友、邻居和亲人。[全文]
-
阿富汗问题:苏联的野心,俄罗斯的良心
其实,在推动阿富汗和平进程时,俄罗斯并非没有私心,以这种代价很小的方式介入,不仅能够帮助阿富汗打击恐怖主义和毒品犯罪,维护自身和中亚的安全利益,而且还能增强自己作为地区大国的影响力。[全文]
-
美军撤离阿富汗后,俄罗斯想如何重构欧亚秩序?
很难说美国曾有整合欧亚大陆的野心,能力恐怕达不到。希拉里任国务卿时,曾在2011年推动过美国版“新丝绸之路”。与中国的丝路计划相比,美国前期准备非常仓促,主要是为阿富汗撤军提供一套正面政策话语,这导致美方没有很好评估政治背后的经济利益。[全文]
-
塔利班是如何打下潘杰希尔谷地的
塔利班的军事准备则更为实际,效仿老马苏德,以塔吉克族山民为主体,成立了数个山地兵队,将之秘密投入作战。这些士兵不穿防具,只携带必要的武器和弹药和物资,在夜间利用夜视设备爬过陡峭的岩壁并隐蔽,并在那里静候后续部队一同进攻。[全文]
-
把9·11说成是“爱国日”,让我很难受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都是用爱国主义名义发动的,过了20年,终于收场了。我们看到匆忙撤军,我们看到各种甩锅,我们看到各种撒谎。够了,至少现在我们不要表演了。[全文]
-
为什么中情局在阿富汗的行动远比美军成功?
在提高外国伙伴能力和战斗力方面,美国有一个机构常比五角大楼更能干,而且它遭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明显更小,这个机构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即使把中情局20年来在阿富汗、伊拉克遭受的损失和它此前在黎巴嫩、越南遭受的损失都算在内,它付出的代价也仍是最小的。[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阿富汗塔利班焚烧乐器音响:音乐不道德,致年轻人误入歧途
-
阿富汗官员将就解除制裁等议题与美方谈判
-
塔利班要求阿富汗境内女子美容院全部关停,联合国发声
-
阿富汗临时政府防长在麦加会见沙特王储
-
寻求结束孤立?阿塔最高领导人被曝首次与外国领导人会晤
-
阿临时政府对打击“东伊运”承诺是否利于获国际认可?中方回应
-
事关反恐,“阿塔”首次作出书面明确承诺
-
阿塔外长将访巴,会见中巴外长
-
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谴责阿富汗塔利班,中方发声
-
白宫官员:“幕后主使”已被阿富汗塔利班击毙
-
秦刚会见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外长穆塔基
-
中国是否承认塔利班临时政府?外交部回应
-
外交部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
-
美军从阿富汗混乱撤军,拜登政府甩锅特朗普
-
阿富汗禁止女性为联合国工作?联合国秘书长谴责,阿塔回应
-
阿临时政府称击毙极端组织“呼罗珊省”二号头目
-
英国调查军方在阿滥杀事件,声称“须恢复军队和国家声誉”
-
耿爽谈阿富汗问题:美国,立即,还钱
-
阿富汗临时政府: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一重要成员死亡
-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主要边境口岸爆发枪战
-
-
· 阿富汗 ·
阿富汗被誉为帝国坟场。英国人、苏联人、美国人乃至无数古代的征服者,都在这里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却往往不得不吞下帝国衰退的苦果。“帝国坟场”的传说在网络上越传越神,不过这一切只是地缘政治规律的无情游戏。亚、欧、非三洲组成了“世界岛”,阿富汗差不多就在其中心。历史上除了波斯和一些草原部落外,其他征服者都太过遥远,阿富汗已接近它们力量投射的极限。因此,众多帝国为了控制阿富汗前赴后继,却只能空耗国力。只有与阿富汗平等往来,帮助阿富汗发展建设才是正道。
-
阿富汗11日发生的一起袭击事件是否针对中国?外交部回应
-
“伊斯兰国”分支机构认领
-
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附近发生爆炸
-
阿塔怒了:应该送他上国际法庭!
-
阿富汗临时政府打死7名“伊斯兰国”成员
-
阿富汗塔利班不让女性上学,她坚持开“秘密学校”
-
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和阿富汗临时政府军队发生交火
-
古特雷斯:强烈谴责阿富汗喀布尔酒店袭击事件
-
阿富汗喀布尔一酒店遇袭,酒店内有中国旅客居住
-
国际社会正丧失耐心与阿塔接触?中方回应
-
耿爽:国际社会要以务实态度同阿富汗临时政府保持接触
-
美将冻结的阿35亿美元资产转移至“阿富汗基金”,我外交部回应
-
“伊斯兰国”宣称对俄驻阿大使馆附近爆炸事件负责
-
俄驻阿大使馆外自杀式爆炸袭击已致25人死亡,含2名俄外交官
-
伊朗阿富汗边境交火,伊方:阿方需注意边界
-
阿富汗赫尔曼德省新增120例霍乱病例,20人死亡
-
外交部:中国承诺的援阿物资明天将全部交付完毕
-
阿塔最高领导人:外援并不能重建阿经济,希望海外同胞回国投资
-
中国首批援阿抗震救灾物资运抵喀布尔
-
阿富汗地震致1500死,中方如何援助?外交部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