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旺达和刚果(金),这组矛盾有解吗?
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卢旺达的军事行动是否停止,是否有联合国和周边国家的军队介入并干涉战事,恐怕都不会改变中企即将在此地失去利益的结果。[全文]
-
叙利亚内战复燃,美、土、俄、伊、以又动了什么心思?
美军的策略依旧是设法切断“抵抗轴心”的生命线。只不过他们的动作太慢,且不愿意用自己人承担伤亡。[全文]
-
纳斯鲁拉之死,因为真主党和伊朗“遍地内鬼”吗?
以真主党为代表的南黎凡特地区的抵抗军们依旧留存着列宁式政党的宝贵品质——其基干不会因领导层的折损而动摇。断裂的骨骼会在夹板的帮助下愈合,并伴随着新生的肌肉打出老拳。[全文]
-
“一个以色列多次逮捕却没杀死的人”
辛瓦尔的当选是理所应当的,不会影响巴勒斯坦的抵抗态势。毕竟,他一直都是加沙地带抵抗力量的大脑。[全文]
-
哈尼亚的一生,是绝大多数巴勒斯坦人的缩影
哈尼亚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一直认为应该团结巴勒斯坦各个党派,通过国际社会的声音,设法完成巴勒斯坦的建国大业,通过谈判和赎买之类的手段取回部分被占土地。尽管哈马斯早期的军事领袖大多对其不屑一顾,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行政能力在整个巴勒斯坦都是无出其右的。[全文]
-
“这是战争爆发以来,第一个没有屠杀、没有孩子死去的宁静之夜”
在各路抵抗者与特工们做完这一切之后,剩下的,就交给导弹和命运了。[全文]
-
这是一场战术几乎“完美”,战略愚蠢无比的行动
策划者懂得把握时机,懂得如何最有效的杀伤平民,但在战略上却幼稚可笑,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俄罗斯。[全文]
-
突然袭击乱战,突然烟消云散……为什么这里总是如此戏剧性?
伊朗确实凭借自身“抵抗之弧”总后台的身份,成功置身事外,避免直接参与到对抗中去。同时,腐败、外部代言人、民族分裂势力、恐怖分子、新自由主义者……一直在啃食着这个国家的根基。[全文]
-
简陋但合理:抵抗者们用哪些武器成功突袭以色列?
加沙废墟中长大的孩子们乘上滑翔伞,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那个长辈口中的故乡。多年斗争带来的经验教训、因地制宜的武器装备与关键设备,而这一切或是有心之举、或是机缘巧合、或是发扬主观能动性所组成的因素,最终促成了“阿克萨洪水”行动的成功。[全文]
-
在西非这一政变带,博弈势力远不止法美俄……
尼日尔政变后的政府中,亦有一部分人对获得土耳其的支援抱有期待,只是土耳其目前还在两头下注、未作表态而已。同时,政变后的第一个周末,伊朗革命卫队与圣城旅下属的“西非反帝国主义办公室”主任扎尼少将亲赴尼亚美,并派出顾问对尼日尔军队进行紧急补课。[全文]
-
白俄罗斯的“瓦格纳”会闪击波兰吗?
所有人都想知道,“瓦格纳”这支长期鏖战于中东、非洲与顿巴斯地区的军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是否依旧受到信任?下一步又将在战场内外的博弈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全文]
-
瓦格纳“暴走”事件,大叛乱还是真人秀?
凭借着这次“叛乱”,普京和他的政治盟友们在几乎没有付出任何利益的情况下完成了对各方势力的试探和敲打,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统治与决策的合法性。[全文]
-
全球恐怖势力为何都往非洲跑?
上文介绍了四个最为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团伙,但对于遍布苦难的非洲大地而言,他们也不过是冰山一角:贫困、剥削、边缘化和政府治理不力,只要这些社会与治理问题依旧存在,恐怖主义的根源就不会消除,反而还会向其他拥有相同问题的地区和国家外溢……[全文]
-
这个冲着中国人来的恐怖组织,到底什么来头?
在美国及多国联军撤出阿富汗的背景下,ISKP已将包括中国、卡塔尔等国的商人和联合国的援助人员标记为所谓新的“侵略者”——在他们的话术里,中国等国的投资建设和英美与苏联的入侵没有差别,都是以毁灭阿富汗当地传统文化与奴役阿富汗人民为目的外来殖民。[全文]
-
盯上中国人的“俾路支解放军”是谁?
“俾路支解放军”最初的行动可能是单纯地执行“主人的任务”,谋财害命。但很快,这群极端分子发现问题所在,中国人会用一种强有力的“武器”摧毁它们赖以维系的基础,而这种“武器”的名字,正是繁荣。[全文]
-
中国在以色列偷偷试验巡航导弹?真相也许是这样
如果以色列方面的报道大体没有问题,中国情报人员的常识也没有出现问题,这事儿很可能就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购买导弹的确实是中国人,只不过不是温和的大陆中国人。这事的曝光,恐怕只是军工产业体系内卷造成的分赃不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