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ris:如果这次“警察射杀少年”发生在大选前一周呢?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
骚乱后的巴黎街头,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在法国生活了20年的中国人Chris告诉观察者网,尽管骚乱已经过去了,但问题的根源并没有解决,种族、移民、右翼、大选,骚乱反而又给这些困扰法国社会多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温床。
为了近距离观察法国社会,进一步了解此次骚乱本身以及背后的问题、法国社会乃至政坛的“左右对立”、以及作为一名作家和文化学者在法国的个人感受,观察者网和Chris进行了一次长谈。
Chris一开始就告诉观察者网,网上关于此次法国骚乱的许多视频、新闻,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只展示骚乱中最暴乱、最极端的画面(虽然这些视频都是真实的),同时这些报道也无意或无法作出全面深入的分析,所以往往会给相隔万里之外的国人,一种全法已“沦陷”的观感。
其次,法国的治安、移民等问题异常复杂,牵涉到政治、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等各方面,很多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很难简单地用“恶警之罪”或是“暴民之乱”来给这场骚乱标签化。
最后,法国人口近七千万,是中国的二十分之一;人均GDP为43000欧元,是中国人均的四倍。所以关于法国骚乱的各种数据分析和比较,都应当放在这两个重要参照数之下。
当地时间7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就骚乱事件与多名市长在爱丽舍宫召开会议。图自澎湃影像
观察者网:您何时去的法国,在那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了多久?在法国周遭的生活环境是华人居多还是当地人居多?
Chris:我是2000年去的法国,到现在已有20多年。目前主要从事法语写作、讲座以及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也应邀参加了许多法国主流媒体的电视和电台的直播,以及法国各地书展的签售活动。
我居住在巴黎,过去社交圈主要是法国人,但自从微信出现以后,和法国当地华人以及国内中国人的接触也逐年增多,现在与国内的互动似乎更加紧密频繁,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观察者网:此次法国骚乱最初从何得知?网络和媒体的报道,还是源于当地生活亲身经历?第一时间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对你的生活是否造成了影响?
Chris:我最初是通过电视媒体得知的。法国有四五家全天候播出的电视新闻频道,24小时滚动报道突发新闻。这一次国内的媒体好像没有第一时间跟进,可能因为事件一开始只是一名警察在例行检查中造成的悲剧,真正的大规模骚乱是从第二天开始的。
和2005年的那场骚乱相比,这次骚乱的起因很相似(观察者网注:两起事件均是北非裔移民少年因躲避警察盘查而死),当时也没有想到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只觉到可能会连续几天成为法国媒体的焦点,但之后会慢慢淡出公众视线,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没想到它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持续一周的大规模骚乱,连续几日占据法国媒体头条,俄乌冲突等热点议题都被排到了后面。
巴黎大区的公共交通特别是公交车,持续几日从20点开始就逐步停运。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巴黎人夏季晚8点其实相当于国内的晚6点,正是外出就餐、亲友聚会、观剧或下班的高峰时间,所以那几日对晚间生活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我第三天早上去巴黎东北郊,从市中心坐地铁也就三十分钟时间,一出地铁站就看到街边好几家店铺因前一天晚上被打砸抢烧而大门紧闭,还有一辆旅游大巴被烧得只剩下骨架,令人触目惊心。但当地居民却似乎都已安之若素,购物的购物,喝咖啡的喝咖啡,生活一切照旧。
此次法国骚乱中在街头被焚烧的大巴车 受访者提供图
观察者网:您刚才也提到了法国2005年的那场骚乱,许多人也将两场骚乱相联系并比较,您观察到了一些什么差别?
Chris:首先,这次骚乱虽然只持续了一周时间(2005年则长达近一个月),但波及的范围更广,除了巴黎、里昂等大城市郊区,这些属于“老大难”的地区在劫难逃之外,一些平时比较安静、中产的中小城市,也出现了打砸抢烧的情况,这在以前是没有发生过的。
其次,骚乱参与者和2005年相比,更加低龄化。据法国内政部长透露,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7至18岁,最小的只有11岁,三分之一是未成年人。七天骚乱共有3500人被捕,2005年持续一个月的骚乱中,共有4700多人被捕,事后还有1300多人被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与中国建交,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做出的最好决定”
2023-07-15 08:05 观察者头条 -
王毅: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外来干涉
2023-07-15 07:43 台湾 -
“南海仲裁案是一场政治操弄,奉劝个别国家不要再开历史倒车“
2023-07-15 07:36 南海局势 -
王毅:近期中韩关系面临困难,这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023-07-15 07:30 三八线之南 -
王毅:拉帮结伙不得人心,北约插足东亚更无道理
2023-07-14 23:09 中国外交 -
特斯拉之后,比亚迪也要赴印度建新厂?
2023-07-14 23:02 观网财经-汽车 -
白俄国防部:瓦格纳集团军人正在白俄担任教官
2023-07-14 22:41 -
国家食安风险评估中心:阿斯巴甜按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保障安全
2023-07-14 22:14 -
“泽连斯基发个推,美国差点气得撤回‘入约邀请’”
2023-07-14 21:54 乌克兰之殇 -
南非:金砖五国领导人都将与会
2023-07-14 21:26 金砖国家 -
俄军长自称向上级“坦率严厉”汇报问题,一天内被解职
2023-07-14 20:38 俄罗斯之声 -
王毅会见日本外相林芳正
2023-07-14 18:46 中国外交 -
印度发射“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
2023-07-14 17:36 航空航天 -
印媒放风:富士康正与台积电等洽谈在印建厂,“很快敲定”
2023-07-14 17:33 印度惊奇 -
被问战争结束后多久能让乌克兰入约,拜登玩梗:1小时20分后
2023-07-14 17:27 乌克兰之殇 -
普京:乌克兰加入北约会使世界更脆弱
2023-07-14 16:45 俄罗斯之声 -
外交部:如果日本政府不是心虚的话…
2023-07-14 16:10 福岛核泄漏 -
布林肯称中美应共同阻止芬太尼入美,外交部回应
2023-07-14 16:01 中美关系 -
“北约都轰炸过中国使馆,也敢自称‘防御性组织’?”
2023-07-14 15:51 -
外交部回应德国发布首个“中国战略”
2023-07-14 15:37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全球首艘”,在沪交付! 评论 67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评论 260“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评论 138“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评论 198最新闻 Hot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
“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
伊朗宣布“发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
“请安理会行动…”以色列:辞职吧
-
“德国芯片生态面临灭绝威胁”
-
曾是胡塞对手,但沙特现在“劝美国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