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之朗波之斯:伊朗历史上的瘟疫
最后更新: 2020-03-19 07:41:52【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伊之朗波之斯】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遭受了无数次瘟疫带来的灾难,处在欧亚大陆十字路口的伊朗也不例外。伊朗历史上曾发生过霍乱、鼠疫和结核病等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瘟疫的发生,在造成人们死亡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改变历史的助推器。据说曾称雄西亚的赫梯王国于公元前1200年突然销声匿迹,就是由于瘟疫传播的原因。
在整个伊朗史上,鼠疫屡屡发生,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高死亡率的鼠疫迅速蔓延,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由于历史条件的影响,医疗水平有限;缺乏有效的检疫设施;人们对疫病的认识不到位,在埋葬逝者前要在河中洗净尸体并将尸体转移到圣地,如马什哈德,库姆,纳杰夫和卡尔巴拉等地。
与此同时,伊斯兰教关于瘟疫的宿命论解释,也麻痹了当时人们的思想。伊斯兰教把瘟疫这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视为安拉的意志,人们往往只是以封斋、祈祷之类的形式寻求出路,甚至逆来顺受,把死于瘟疫当作殉道。《布哈拉圣训实录全集》就有这类的论述:“五类人被视为殉道者:瘟疫致死者......”
下面,我们就具体梳理一下伊朗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瘟疫事件——
公元541-543年,地中海东部爆发瘟疫,瘟疫从意大利传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后,到达了现在的伊朗,传染给了波斯帝国的军队和人民。公元544年,交战中的罗马帝国军队和波斯帝国的军队感染了瘟疫。
公元627年,鼠疫大流行,导致靠近巴格达的萨萨尼亚首府切特西芬(Ctesiphon)死亡超过10万人,史称“第一次穆斯林大瘟疫”。此后不久,波斯国王史罗耶(Shiroyeh)死于鼠疫。公元634年至642年,瘟疫在波斯“伟大国王”叶兹迪吉德三世统治地流行。叶兹迪吉德鼠疫可能是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鼠疫的另一种名称,被称为阿姆瓦斯瘟疫,在638至639年造成近25000人丧生,史称“第二次穆斯林大瘟疫”。
公元688到689年间,一场毁灭性的瘟疫席卷巴士拉,导致7万余人死亡。瘟疫的爆发,削弱了拜占庭帝国与波斯帝国的实力,一定程度上也为伊斯兰教的崛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创造了极佳的历史机遇。
689年至1270年之间,没有关于鼠疫对波斯造成影响的具体记载,但是瘟疫似乎继续在波斯全境蔓延,直到13世纪中叶。伊斯兰黄金时代的著名医学家阿里•伊本•阿巴斯•马居斯(Ali ibn al-Abbas al-Majusi,933-1000)在他的名为《医学全书》(Kitābal-Malakiyy)的医学著作中描述了鼠疫;阿维森纳的老师阿布•萨尔(Abu Sahl'Isa ibn Yahya al-Masihi al-Jorjani,960-1000)写了一篇有关鼠疫的文章;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The Canon of Medicine)指出了鼠疫的临床征兆;波斯医师伊斯梅尔•贾杨(Esmail Jorjani,1042-1137)提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鼠疫的征兆。
阿里•伊本•阿巴斯•马居斯
1270年,意大利著名的商人、旅行家马可•波罗路过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时,当地发生了瘟疫,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提到由于瘟疫而关闭了城门。
萨法维时期(1495-1735)曾爆发过几次较大的瘟疫,遍及伊朗北部的吉兰、大不里士、加兹温和阿尔达比勒等地区。库姆曾爆发持续五年之久的瘟疫,造成约12000人死亡。公元1727年在吉兰再次爆发了鼠疫。1731年,在哈马丹和伊朗西部地区再次爆发瘟疫,造成约20000人死亡。1738-1739年,由于鼠疫的流行,加速俄土战争的结束。
1772-1773年,伊朗鼠疫大流行,伊朗人首次将检疫措施引入波斯湾地区。这次鼠疫据估计在当时伊朗实际控制下的区域造成了约200万人死亡。鼠疫于1772年冬被传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并于1773年到达巴士拉。仅在巴士拉,每天就有至少1000例的死亡记录,最终鼠疫导致当地25万多人死亡,后来该鼠疫传播到印度孟买。鼠疫也沿着波斯湾向南蔓延至布什尔,并于1773年到达巴林。1797年,伊朗阿塞拜疆发生瘟疫。
1800年,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市爆发鼠疫,并蔓延至巴格达和伊斯坦布尔。当局采取了检疫措施,以防止鼠疫传播。据记载,在此次瘟疫中,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工人被转移到巴士拉郊外的一个村庄,由于隔离措施的实施,没有欧洲居民遭受瘟疫的报道。
资料图 作者供图
1830年,鼠疫流行影响了整个波斯湾地区。这次鼠疫始于1830年秋季,爆发于伊朗北部的大不里士,导致30000余人死亡,导致当时伊朗的首都从大不里士搬到了阿尔达比勒。1831年,鼠疫传到伊朗北部其他城市,导致马赞达兰和拉什特数千人死亡。同年,伊朗的瘟疫在伊拉克传播,结果导致伊拉克马穆鲁克王朝的终结。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宗教新右翼与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关系 -
“官僚主义式”政治留下的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为什么施政严猛?雍正自己这样解释
2020-03-02 07:27 -
对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优势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国粉丝送礼物的韩国军队,曾被志愿军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历史的”眼光与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没有战争,西方怎能“脱胎换骨”?
2020-01-10 07:53 -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盛唐风华?
2020-01-01 08:44 -
古装剧里“刘海儿”泛滥,历史上到底什么样
2019-12-20 07:46 -
薛绍墓找到了,你还记得昆仑奴的梗吗?
2019-12-19 08:03 -
历朝历代都禁酒,想要畅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队罪行新史料首次公开
2019-12-13 20:55 国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台湾,“统左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19-12-11 07:16 台湾 -
日本二战航母“赤城”“加贺”号残骸被确认
2019-10-22 10:27 -
4K修复版《开国大典》10月18日全国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国电影 -
反击“中国人种西来说”,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关于这支军队的史料甚少,但英雄与牺牲的故事动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阳首次公布“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历史档案
2019-09-19 07:42 国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预约参观,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相关推荐 -
中国海警:菲船只故意冲撞我海警舰艇导致发生剐蹭 评论 58深陷“反犹”风波,超70名美议员要求她们立即离职 评论 232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他说:希望哈马斯加入 评论 188美国投下唯一反对票,中方:极大的失望 评论 459世界如此混乱,出路在哪里?他们提到同一个词 评论 134最新闻 Hot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巴总理:希望哈马斯加入
-
加沙高校又有学者遇难,曾将哈马斯突袭比作“华沙犹太人起义”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
“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
伊朗宣布“发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
“请安理会行动…”以色列:辞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