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马英九返乡,对冲了一场“大两岸”的政治危机?
最后更新: 2023-03-24 14:32:17【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这是马英九第一次访问大陆,加上这也是70多年来第一次,割了眼皮的前任“岛主”卸任后返乡祭祖,事件本身还是很有历史意义。
当然,这份历史意义会在岛内被冲淡到不留痕迹,因为马英九没有英雄特质,更没有枭雄特质,不会做出令各方难以无视的历史性演出,国民党则更不敢炒作。
国民党人一方面怕马此行影响选举,另一方面也判断马是“顾大局”的人,在大陆的表现会很克制,避谈政治,不至于为选情带来负面影响。这样的评估,恰恰正是马英九只能“顾小局”,不能顾大局的证据。
公平地说,马是1949年至今,政策性拉近两岸距离的唯一人,而且到今天为止,仍是台面上唯一够份量的、拒绝放弃统一选项的政治大咖。当然,也有人评述,由于马执政时的因小失大,错失了和平统一的最佳窗口期,致使岛内大幅流失维系两岸一家亲的民族情感,为之后的局势种下恶因。
旧事难重提,何况世界已换新颜。
反向穿梭?
马英九访陆消息传出时,时值中俄领导人会晤,双方的联合声明可以说正式开启了多极时代的国际新秩序,“和平大战略”展现了中国的高度与主要外交线索,“和平,发展,自主”的调子将回荡在世界各地。
马英九访陆期间,正好会碰上了访华的巴西总统卢拉,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有可能访华,因此可以说,自中国促成沙伊和解后,随后的俄罗斯行程,以及卢拉、马克龙和马英九的到访,北京在短期间有五次机会,扩大和平诉求的声量,将“和平 vs 战争”的叙事清楚地展示给全球,以平衡西方刻板的“民主 vs 专制”,并寻求孤立美国内部的好战份子。
有人说,中东若走向和平,俄乌冲突也走向停战,美国所能操弄的下一个战争爆点将只剩台湾,也就是说,世界处处鸽声,台湾反将成为离和平最远的地方,在此危机时刻,台湾谁能搭建两岸和平的桥梁呢?
会是马英九吗?
马英九(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马英九访陆期间定为3月27日-4月7日,正好与蔡英文“过境”美国访麦卡锡的时间重叠,台湾舆论认为这是在中美关系恶劣的当下,两颗“棋子”反向而行,目的却是殊途同归——上演避战的政治大戏。
蔡英文主张“备战才能避战”,马英九主张“避战就得谋和”,前者婉拒了麦卡锡今年来台,是怕因此触怒北京,影响“选举”;后者不乐见麦卡锡来台,但访陆行程中没有北京,是怕因此触怒华盛顿,影响“选举”。因此说,这是殊途同归。
或曰,今年中美双方都有棘手的内部问题需要解决,形势要求降温台湾问题,但又碰上了台湾的“选举年”,降温也有一定的难度,但至少,麦卡锡问题可望暂时缓解。而马英九的访陆之行,或可抑制美方在蔡英文“过境”的舞台上演得太过分,理论上对冲了一场“大两岸”的政治危机。
因此,对北京与华盛顿而言,既然不急着在台湾问题上摊牌,让两个份量相当的台湾政治人物反向穿梭,也能避免局面急速升温并失控,因此可预期,中美双方将透过这两颗“棋子”各言尔志,卸除部分紧张氛围。
但我想,不能不考虑负面因素。最近大陆的和平战略斩获,让美方在面子上与里子上受到双重打击,会不会因此玩什么过火的把戏,还不好说。
对美方而言,中方汇集各种资源呼吁和平解决争端,推动中东、俄乌、拉美都走入和平发展轨道,是单极霸权国际秩序瓦解的警讯,美国自然会想方设法挑起新的争端,乖巧的蔡英文就是现成的活棋,因此在和平鸽声里也暗藏危机。
看马英九访陆,应该先对“和平里的危机”局势有一番认知,比较有意义。
新保守主义势力与“杰克逊主义者”
上次说过,沙伊和解对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Neocons)是重大的挫败,中俄领袖高峰会则正好碰上伊拉克战争20周年,国际舆论掀起一波对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声讨,尤其是美国内部的反新保守主义势力阵营,围剿最力。
在对俄乌冲突感到疲惫的此时,西方虽然仍嘴硬,但私底下盼望俄乌停战(包含美国共和党在内),拜登与他的新保守主义势力僚属与民主党鹰派,正承受愈来愈大的压力。
- 原标题:马英九返乡,对冲了一场“大两岸”的政治危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女子实名举报医生丈夫出轨,医院通报
2023-03-24 14:26 -
海底捞回应“孕妇可以插队”,合理吗?
2023-03-24 14:06 消费 -
天津总装,首架交付!
2023-03-24 13:54 -
新版《国务院工作规则》印发:一般两个月安排一次专题学习
2023-03-24 12:55 -
余子洋:“低碳、绿色”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助力 | 老外讲故事·另眼观盛会(83)
2023-03-24 11:18 老外讲故事 -
独家述评|民心工程要着眼“最关心最迫切”
2023-03-24 11:07 上海观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2023-03-24 10:09 医学 -
教育部等五部门:禁止中小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机构
2023-03-24 09:32 -
女子点链接泄露位置被前男友杀害,APP经营者也被判刑
2023-03-24 08:33 依法治国 -
南通大学通报男生夜闯女生宿舍:已被行拘并开除学籍
2023-03-24 08:19 -
劳荣枝案死刑复核最新进展
2023-03-24 07:47 疑案追踪 -
昔日“黑龙江首富”被法院悬赏,最高奖励1.1亿
2023-03-24 07:47 -
“圈子文化”、“能人”腐败,反腐风暴中的云南烟草
2023-03-24 07:21 廉政风暴 -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
2023-03-23 22:30 消费 -
“中国政府将依法作出决定”
2023-03-23 20:30 -
共商深化沪苏两地合作大计,共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陈吉宁龚正与信长星许昆林率领的江苏省党政代表团举行座谈
2023-03-23 19:28 上海观察 -
《爱上海的理由》第46集 Saia Wallis、Sakura Baddewithana:上海,一生一次
2023-03-23 19:26 上海观察 -
王沪宁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2023-03-23 19:17 -
《爱上海的理由》第45集 李锦熙:漫步苏州河
2023-03-23 19:17 上海观察 -
我驻缅甸大使:希望缅方加大力度打击网络诈骗等非法活动
2023-03-23 18:37 打击网络诈骗
相关推荐 -
“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评论 51河南小麦现在咋样了?央视记者邓州实地探访 评论 151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评论 639“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评论 164“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评论 572最新闻 Hot
-
“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
波音CEO谈C919:三足鼎立也不是坏事,过度焦虑很愚蠢
-
华春莹讽刺对华“去风险化”:就像小溪偏要孤立长江黄河...
-
俄安全局:美国利用苹果手机监视多国驻俄外交官,包括中国
-
俄方辟谣:金砖峰会或改在中国举办的报道不实
-
“世纪审判迎来惊人结局!”,澳“兵王”输了
-
“美官员本想牵头美中共建一带一路,但错失一生最大政治良机”
-
北约秘书长:700名北约士兵进入科索沃,但……
-
“正考虑请中国主办”
-
河南小麦现在咋样了?央视记者邓州实地探访
-
说到中国登月计划,他又泼脏水:我们要抢先,以防被“抢水”
-
路透、彭博、华尔街日报记者禁止参会!他的主意?
-
印度5月日均进口俄油196万桶,沙特份额被“蚕食”
-
马克龙:西方得改主意了
-
美众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协议,票数倒挂被批“笑话”
-
布林肯:跟中方见不上,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