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忆:今天聪明的写作者希望讨好,而我们当时只想要颠覆
关键字: 王安忆茹志鹃写作文化【本文转载自“界面文化”微信公众号】
35年前,1983年8月,王安忆随母亲茹志鹃以作家的身份前往美国参与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那一年,她29岁,穿着漂亮的连衣裙,美国人感叹道,“难道在中国也可以穿这么漂亮的连衣裙了吗?”后来,她将自己的亮相称为“一个新的东方人的形象”,“可能与美国人以前看到的闽广人不太一样。”
王安忆与母亲茹志鹃在美国
那时的她,虽然带着青春的骄傲, 也仍然是羞涩的。写作计划开始之时,学校送给每个作者二十本书,需要他们自己进书库挑选,因为书库很小,一次只能进去5个人,她被人群乱哄哄地挤在外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当她终于拿到了属于她的二十本书,她想的是,最好要学会英语,因为“只有学会英语,才能拥有它们”。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创始人保罗·安格尔和聂华苓特别为她安排了一些项目,理由是“这个孩子年轻,要多开开眼界”。
在美国,王安忆第一次见到了汉堡,她在日记里写道,“原来汉堡包就是两片热面包夹一块炸牛肉或者炸鸡,装在一个小小的精巧的盒子里。这盒子十分好玩,汉堡包的味道却实在不怎么样。忍不住想起了我们的肉包子,由肉包子又想到了油条。”她还兴致勃勃地观察起了美国流行的牛仔裤,“眼下最时兴的牛仔裤是一种用机器拉得发白发毛、旧得厉害的裤子,还很贵。”在聂华苓的家庭影院里,王安忆第一次看到了玛莉莲·梦露的电影,她对梦露的性感不以为然,认为她“很饱满很胖,没有脑子的,说话的时候嗲声嗲气”。
更为重要的是,她借由这个“国际写作计划”,第一次接触到了大陆以外的文坛。她遇到了台湾作家陈映真、七等生等人,在与他们的交谈中,王安忆获得了外界文学的讯息,也产生了自己的疑问——她问陈映真,为什么台湾作家的作品反映的生活如此狭小,“台湾的生活,还是有很多危机,为什么作家感受不到?”同时,她也遭遇到了身为中文写作者的尴尬。在请求同学向写作班老师转交自己作品的英文版而遭到拒绝后,她并不认为是自己写得不好,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的沮丧:“可能他们对我的作品不满意,觉得我还不够格。我毫不认为我不够他们的标准,我只是沮丧,我们与外界的沟通实在是太不够了。我真想使他们了解我们、我们的作家和作品。”
王安忆的母亲茹志鹃(1925-1998)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著有短篇小说《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和《剪辑错了的故事》。去美国时,王安忆的身份还是依附于母亲的,因此她常常是“带有情绪的”,“我总是极力挣脱与母亲的捆绑,身为著名作家的女儿,成长中的反叛期延长并且加剧。”别人都以为她们经常谈文学,其实家人之间根本不聊那些。王安忆说,她与母亲的争执通常起于日常小事,比如买什么菜或说什么话,“她跟人家聊天时,我也会插嘴的,说你说的不对,要抢过风头。”在更早的时候,父母并不希望她从事写作事业,王安忆说,“因为父亲是右派,所以觉得做艺术太危险了,做医生更好,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实现人道主义。”后来,“文革”开始了,所有的幻想都结束了,“这时候就没有什么许不许的了,只要保住生存就够了,”她回忆道,当她插队落户因想家感到苦闷时,母亲建议她写点日记,排遣苦闷,这正是王安忆写作生涯的开始。
三十几年过去了,王安忆已经不再是那个带着青涩笑容、站在人群之外的年轻写作者,母亲茹志鹃也已经去世20年整,母女合著的《母女同游美利坚》日前由中信大方再版。借此机会,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专访了王安忆。她对比了自己的日记与母亲的日记,说自己远不如母亲写得好,“当时每天生活都那么丰富,我也不懂得筛选,不像母亲明显是经过思考的。”即便如此,读者还是可以从日记中看到母女二人的许多讨论互为补充、交相辉映。在采访中,王安忆不止一次表示,美国的生活像是一次预演,让她对未来有所准备。多年之后,她重访爱荷华,当年写作计划的工作人员见到她之后对聂华苓说,“她已经是个成熟的女人。”
- 原标题:王安忆:今天聪明的写作者希望讨好,而我们当时只想要颠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11-04 08:54:24
-
张国立、佟丽娅等代表去朝鲜了
2018-11-03 11:03 中国外交 -
“别管反华的陈词滥调,来看中美两国的普通人吧”
2018-11-01 14:30 中美关系 -
读者抢购金庸小说 部分作品卖断货
2018-11-01 10:55 -
江西海昏侯国遗址明年年底前面向公众开放
2018-11-01 10:12 考古 -
沈阳故宫大政殿彩画修缮工程竣工
2018-10-31 15:39 大国工匠 -
金庸仙逝,韦小宝小龙女们说…
2018-10-31 10:49 -
明报:金庸听着亲友视频电话含笑而逝
2018-10-31 10:20 香港 -
这个秋天有点悲 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
2018-10-31 09:30 -
“查良镛先生毕生心系国家、爱国爱港”
2018-10-31 07:27 观察者头条 -
金庸:男主角我最喜欢令狐冲和…
2018-10-30 21:23 -
重温:金庸与围棋
2018-10-30 20:44 -
“韦小宝”“小龙女”“乔峰”…发文悼念
2018-10-30 20:29 -
温瑞安手书“独孤不朽,令狐无敌”悼念金庸
2018-10-30 20:23 -
US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出炉 清华第50名中国最高
2018-10-30 18:33 中西教育 -
中文“特难学”?德媒分析为何德国学中文的人不多
2018-10-30 17:50 德意志 -
这场展,堪称长三角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
2018-10-30 13:35 上海观察 -
教科文组织官员:丝绸之路是人类互动的鲜活例证
2018-10-30 11:40 -
奈特莉批《灰姑娘》三观不正:一门心思等有钱男人来救自己
2018-10-29 07:43 当代妇女解放 -
浙大出版社的《杨家将故事考论》,和听过的故事不一样?
2018-10-28 08:32 -
疑似乾隆皇帝大祀龙袍上架拍卖行 售价133.8万
2018-10-26 17:15
相关推荐 -
中国和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 评论 234洪都拉斯宣布与台湾“断交” 评论 285卢拉感染甲流,暂缓访华 评论 212卢拉访华前,数百名巴西农企代表已“涌入北京” 评论 208中央财办副主任:有把握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 评论 59最新闻 Hot
-
台当局仅剩13个所谓的“邦交国”,都在哪里?
-
为减少对“竞争对手”依赖,美国将向加拿大关键矿业提供资金
-
日本拟2027年前改装8艘宙斯盾舰,以搭载“战斧”
-
“警匪对峙我不管,这个快递今天就得送到”
-
塞尔维亚卫生部长:北约在巴尔干实施非人道实验
-
俄军攻势减缓,乌军总司令:巴赫穆特战局趋稳
-
“世界必须倾听中国声音”
-
“全球银行业动荡,中国成为避风港”
-
台当局“驻洪都拉斯代表”今晨返台,“神情沉重”
-
玻利维亚总统:拒绝美国插手,将寻求“锂主权”
-
“相比之下,美国崩溃的概率更大…”
-
“拜登相信,他们都打不过特朗普”
-
他也称将访华:欢迎中国方案
-
拜登会见特鲁多口误“感谢中国”,随后找补:你们知道我在想中国
-
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
马克龙:我俩将一同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