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均价从1.3万到700元 冠脉支架为何价格能降那么多
最后更新: 2020-11-08 07:33:47均价从1.3万元跌到700元——首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冠脉支架在天津开出令人震撼的“地板价”。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达93%。
由于此次采购的冠脉支架数量占全年需求量的八成,人们不禁担心,便宜能有好货吗?均价700元的冠脉支架能用得上、用得好吗?记者为此采访了医保人士及业内专家。
为何价格能降那么多?
记者了解到,此次国家集采拟中选的10个产品中,最高报价为798元,最低报价为469元。在地方集采开展之前,国内市场冠脉支架的平均价格为1.3万元,最便宜的也要7500元以上。
国家队出手,为何能让价格降这么多?问题出在哪儿?
答案就是原来的价格水分太大。有人形容高值医用耗材里的价格水分就像水盆里的毛巾,“拎起来就淋水,根本不用挤。”
近年来,相继曝光的一些医疗领域腐败案件,揭示出一条流通环节“黑色利益链”——从厂家、中间流通商到相关医生,都有可能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比如,有医院某科室按照国内耗材30%、进口耗材25%、关节脊柱类耗材20%、创伤类耗材30%的比例,多次账外非法收受供货商回扣,这些水分最终都由患者与医保基金来买单。
以心脏支架为代表的医用耗材有一个特殊之处在于:无行业标准和统一编码,又缺乏质量和疗效评价体系。以某耗材产品为例,一个医疗器械注册证,涵盖产品多达450个。“同物不同名”“同名不同物”等乱象下,产品之间难以比质比价,行业难以形成深度竞争,流通环节的灰色利益链条始终难以斩断。
业内人士痛称,不把这些价格水分甩干挤出,不仅患者负担重,难以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对于医生和医院的生态环境也是莫大的伤害。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钟东波说,对于这样的降价幅度不必太过惊讶,更不用担心企业报价是否已经低于成本,因为经过前期一系列的成本测算、财务报表分析等,这个报价其实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心脏支架集采价格在千元以下并不意外。”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教授常峰说,冠脉支架在部分主流国家的价格折合人民币,本来就在千元以下。从中选的10个产品看,价格都在800元以下,平均价和中位数都在700多元,相对比较集中,这应该反映了市场的合理价格就在这个区间。
便宜的心脏支架安全吗?
作为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耗材,我国每年要用掉150万个心脏支架,总费用达150亿元。据医保部门估算,按首年意向采购量107万个计算,预计节约费用达109亿元。
常峰说,此次中选且价格大幅跳水的心脏支架,都是市场主流产品。比如,10个中选产品有7个是原市场份额的前十名,还有1个是原市场份额的第11名。“这意味着,国家集采结果在大幅度减少患者和医保负担之外,也确保了临床使用变化很小。”
本次集采的冠脉支架为第三代药物洗脱支架。入选的8家生产企业中,中国企业占6家。有人担心,国产支架的质量不如进口,加上集采限定了支架规格,会不会限制了医生的临床选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刘兆平说,实际上现在国产支架的使用量要比进口支架大。从全国数据来看,临床上国产冠脉支架的使用量已接近80%,“国产支架已经积累了大量临床使用经验,效果已经得到充分检验。”
“中选产品都是经过临床长期使用、经受了考验的成熟产品。钴铬合金或铂铬合金也是相对先进、使用效果较好的材质。”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张铁军说,中选产品和医疗机构报量的重叠度高达70%,这确保了医生的使用感和临床选择习惯是和过去无差异,甚至是无感觉的。
钟东波说,国家医保局将和医用耗材安全质量部门开展联合监管,对所有中选产品的使用实现全过程追溯,最大程度保证产品质量,让患者放心。
质优价廉的心脏支架啥时能用上?
全国患者预计将于2021年1月用上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心脏支架。如何保障中选产品能够按时、按量、保质地在医疗机构中使用?
钟东波表示,从药品集采的经验来看,一方面要让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在耗材生产、采购、使用、配送、付款和质量监督等全链条形成政策合力;另一方面可通过落实结余留用等政策激励医疗机构使用,破解利益冲突难题。
据介绍,结合药品集采的经验,联采办已经制定了后续采购量落地执行的相关保障措施,包括:已经实行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的地区不下调支付标准,结余部分医疗机构可以留用;尚未实施DRG付费的地区,医保将拿出结余资金的50%用于激励医疗机构。
从此前地方试点的实践来看,获取结余留用资金,对于医院和医生的激励作用明显,关键在于落实。张铁军说,集采留出来的空间,应该用于未来医疗服务价格的整体调整。只有让医疗机构的技术价值得以体现,多方受益,改革成果才能多方共享。
(新华社记者 屈婷)
- 原标题:均价从1.3万到700元 冠脉支架为何价格能降那么多
- 责任编辑: 于文凯 
-
香港参展商:多来内地看看,不愁没有机会
2020-11-08 07:14 进博会 -
天津一冷库装卸工人核酸检测阳性
2020-11-08 07: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在京举行
2020-11-07 20:0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国台办原副主任:和统、武统外,还有第三条路
2020-11-07 19:59 两岸关系 -
浦东新区如何探索发展新路?习近平明确这些要点
2020-11-07 19:16 -
习近平妙语在“进博”
2020-11-07 19:13 进博会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变与不变
2020-11-07 19:10 十九届五中全会 -
山东德州: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呈阳性
2020-11-07 18: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罗斯、法国、西班牙、德国好物都有啥?“权薇认证”来了→
2020-11-07 18:07 进博会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一次写入联合国外空决议
2020-11-07 17:23 -
林郑寄语在内地港人港企:必须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20-11-07 15:54 香港 -
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2020-11-07 15:47 航空航天 -
焦点访谈:机遇如何创造?难题如何破解?
2020-11-07 15:2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十三五”,总书记关心的这些事:这五年,绿水青山更美丽
2020-11-07 15: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
美驻华使馆:不管结果如何,中美关系将继续是世界最重要的关系
2020-11-07 13:46 中美关系 -
习近平为何强调这七种能力?
2020-11-07 12:3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
习近平总书记指挥谋划“十四五”——五中全会 擘画未来
2020-11-07 12:2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5.6万人接种后离境,零感染”
2020-11-07 11: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评论 217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宇宙中最古老恒星遗迹 评论 214第一条去年通车,第二条今日开工,第三条计划投建 评论 153来了!2023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评论 219最新闻 Hot
-
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
“中美这轮重新接触仍处早期阶段,竞争仍是两国关系‘主导框架’”
-
美国4月贸易逆差环比增长23%,增幅为8年来最大
-
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
主持人发表涉港台不当言论,全场响彻“China”
-
没完了!英国还盯着中企产摄像头,这次真要拆
-
扎哈罗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应,他们把一切归咎于俄罗斯
-
对华出口暴跌,韩国竟甩锅中国
-
来了!2023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
俄国防部公布“击毁豹二视频”但……
-
多家美媒密集放风:布林肯将在未来几周内访华
-
“美国事先知情”
-
布林肯访沙遭中东媒体“泼冷水”:再见美国,你好中国
-
美对华政策“两头挨批”,他叫屈:我们其实很努力
-
他也放风:“期待”有机会与中方同行交谈
-
普京听取汇报,俄方称水坝遭乌克兰蓄意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