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观察 | 今天,总书记强调了这两个字
最后更新: 2020-05-23 09:58:26一
全国人代会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新华社播发的2000字消息稿中,“人民”出现28次。
两会前夕出版的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了总书记2018年3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4800字中,“人民”,出现84次。
不是巧合。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人民至上。
二
今天有这样一个细节,发人深思。
上午,大会开幕前,“代表通道”上,来自湖北十堰的全国人大代表罗杰,讲述了“多位医护人员连续奋战47天救治一位87岁新冠肺炎患者”的感人故事。
下午,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时,专门提到这件事,说:“这位代表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代表通道”上的声音,总书记这么快就听到了。正如他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所强调的:“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
“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制度的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作出的明确规定,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制定宪法、遵守宪法的初心。
三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今天在内蒙古代表团着重强调这句话,别有深意。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党的十八大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调研;十九大后的全国两会,已是第三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习近平总书记是2018年1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
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转型发展、党的建设……无论考察调研中,还是参加人代会审议,方方面面的工作总书记都讲到了,而今天,更是道出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
“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今天讲的这句话引发共鸣。
“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这在公开报道中还是第一次提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战“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6次国内考察,始终念兹在兹的都是“人民”。
在北京,他强调,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
在湖北,他称赞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坚持和努力,强调“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浙江,他要求,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
在陕西,他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在山西,他坐上群众的炕沿儿,强调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
2020年5月11日下午,习近平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只有理解了这8个字,才能真正懂得,面对疫情,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五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幅以逶迤群山为主题的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格外醒目。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会场的另一侧,一幅书法作品映入眼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画作和诗作,赞颂的都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讴歌的都是人民群众的伟力。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总书记的话坚定有力。
- 原标题:第一观察 | 今天,总书记强调了这两个字
- 责任编辑: 陈洁 
-
习近平与内蒙古,这几个故事你知道吗
2020-05-23 09:55 2020两会 -
美国商务部:将33家中国企业或机构列入“实体清单”
2020-05-23 09:28 中美关系 -
黄之锋所在“港独”组织卖“非国产”口罩,被查了
2020-05-23 09:22 香港 -
黄之锋再放狂言还不忘捞钱,被狠批“汉奸”
2020-05-23 09:09 香港 -
民航局未批准美国航司复航中国
2020-05-23 08: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昨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2020-05-23 08: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代表:解决台湾问题,“港区国安法”值得借鉴
2020-05-23 08:15 2020两会 -
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0-05-23 08:00 2020两会 -
广州降特大暴雨,4人遇难
2020-05-23 07:53 极端天气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报告(摘要)
2020-05-23 07:48 2020两会 -
男子在铁轨拍警示视频,后一秒被撞身亡
2020-05-23 07:39 -
国家广电总局:停播这种减肥广告
2020-05-23 07:36 -
美国确诊病例近160万,死亡超9.5万
2020-05-23 07: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内航空公司公布国际航班6月计划:部分航班飞美俄韩日等地
2020-05-23 07:28 航空航天 -
石正丽新研究:病毒与宿主间有进化军备竞赛,需持续监控蝙蝠
2020-05-23 07: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两会今日看点: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2020-05-23 07:08 2020两会 -
香港绝不能成为国家安全的风险口
2020-05-22 23:00 2020两会 -
美媒紧盯涉港草案:中方对美明确信号,寸步不让!
2020-05-22 22:40 观察者头条 -
“复旦博士年收入仅8.2万”刷屏,代表提建议
2020-05-22 22:28 2020两会
相关推荐 -
9比0,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维持TikTok禁令 评论 279“中美网民联手,完成了对美政府的欢乐嘲弄” 评论 221习近平同特朗普通电话:对抗冲突不应是我们的选择 评论 171日本压上国运的氢能源,出路只能在中国? 评论 174涉及中国,“拜登帮了特朗普”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9比0,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维持TikTok禁令
-
“TikTok让台湾年轻人快放弃对抗大陆了”
-
“相比中国,美国已经太晚了”
-
特朗普:外面太冷,就职典礼将在室内举行
-
铜仁五任政府主官被查,皮贵怀现身说法“至少送十万才能获提拔”
-
“中美网民联手,完成了对美政府的欢乐嘲弄”
-
美媒警觉:中国此举越来越像美国了,不能坐视不管
-
“这个国务卿当不久”
-
46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安全内阁终于通过
-
日本压上国运的氢能源,出路只能在中国?
-
拜登骄傲宣布:大赦2500名毒贩
-
“他将与马斯克等坐在重要嘉宾区”
-
涉及中国,“拜登帮了特朗普”
-
“今年中国买家动作更快,100%转向巴西”
-
菲律宾求助美国公司:都怨中国…
-
特朗普请了中方没请他,“谁还会在南海站马科斯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