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一周军评:炒作气球,是美国在以己度人
尽管当代无人空飘气球的控制系统技术水平要远优于二战或冷战初期,但“靠天吃饭”的空飘气球在侦察的关键问题路径设定上仍很难有太大长进。认为中国会为了一些可替代情报耗费巨资进行气球侦察活动,这无疑是过分低估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决策科学程度。[全文]
-
一周军评:东北亚“恒纪元”与俄乌“乱纪元”
除了少量“挑战者”2和“艾布拉姆斯”,北约援乌坦克的主力仍然是豹2系列,无论英美坦克是否会上一线,由于德国并没有约束其他国家提供的豹2A4们不得投入作战使用,T系列大战豹2——这个在冷战中被双方无数次推演的场面终于要上演了。[全文]
-
“无人机母舰”会掀起新一轮军备竞赛吗?
相比于传统大型航母,数量较多、尺寸较小的“无人母舰”搭配无人机、潜航器等装备,能够提供数量更多和更丰富的信息及打击节点,价格便宜,损失代价相对可以接受。[全文]
-
一周军评:人民军队的辞旧迎新
今年是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周,辞旧迎新之际全军各个单位也纷纷按照惯例登上军事报道向全国人民拜年,而其中一些部队在装备和编制上的变化能让我们看见人民军队在过去一年经历的新一轮变革。与此同时在依旧激烈的俄乌战场,俄军在经历一个季度的被动以后终于开始转守为攻。[全文]
-
一周军评:太平洋两岸,到底谁能“吓阻”谁?
中国与美国“摊牌”的准备一旦就绪,将具备在最极端条件下“吓阻”美国的扎实能力。这一步不是我们临时让几个智库拍脑袋提出来的想法,而是一个准备了几十年、一步一步落实的大计划的最后一步。[全文]
-
一周军评:中国航母的跨年远航
对于眼下的对手而言,一个航母编队可能还只是西太平洋上偶尔出现的小麻烦,而当这一数字继续增长之后,接二连三的海空铁拳也会成为对手眼里的新麻烦。[全文]
-
一周军评:一线硬撼强敌的飞行员,并不是“刺头”
本期军评,就从12月最后几天公开的中美军机南海对峙事件说起。为何这种“中国用硬实力扮软实力”、堪称荒谬绝伦的声音还能在美国颇有市场?归根结底是对我军硬实力的藐视。[全文]
-
一周军评:2022年的俄乌战争
这期军评是2022年的最后一期军评了,回顾这一年来的世界军事风云,俄乌战争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年尾之际,就让我们对这一年来的战况做个总结,从军事角度谈谈双方在战争中的种种表现吧。[全文]
-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哪一支部队歼敌最多?
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藏字419部队是歼敌最多的师级部队,共歼灭印军4070人, 其中毙、俘了印军准将旅长2人、中校营长5人、中校通信团团长1人;缴获印军直升机2架、各种火炮103门、90火箭筒30具、轻重机枪209挺、其他长短枪2313支,以及汽车、电台等一大批装备和军用物资。[全文]
-
俄乌局势稳定后,朝鲜半岛会成为下一个火药桶吗?
每次半岛出现缓和氛围时,总会有一些势力释放各种“情报”,企图将局势引导到紧张上来,因为半岛的永久和平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这从近期美韩决策者的涉华公开言论中可见一斑。[全文]
-
一周军评:2022年,美国军火商赚了多少钱?
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总额高达8580亿美元的国防授权法案,比去年更是高出了780亿美元——换言之,仅仅比去年多出来的部分,就是美国今年援乌装备总价格的两倍还多。根据美军军费经验比例,这其中至少一半的钱将落入军工复合体之手。[全文]
-
为什么印度低调处理东章边境冲突?
这次冲突发生之后,虽然印度媒体首先把它报道出来,但是印度高层特别是像国防部长辛格这些人,他们的讲话表明还是希望把这个事情低调处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而不是继续挑衅。[全文]
-
F-35飞行员,注意你的素质
F-35真是“新闻里的飞行器”,不时会闹出一点事故上新闻。有坠毁事故不意外,意外的是各种“不应该”。[全文]
-
中印边境东线辅助方向反击作战有什么特点?
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东线西藏方向的战场正面宽达1100公里,为此西藏军区成立了两个指挥所。由张国华司令员率领的军区前线指挥所位于一线,负责指挥主力部队在主要方向反击印军主力。由谭冠三政委率领的军区基本指挥所位于拉萨市,负责指挥边防军分区在辅助方向反击部分印军。[全文]
-
一周军评:陆航下一代载具,路在何方?
美国陆军选定贝尔V-280型偏转旋翼机作为下一代的通用运输乃至武装直升机。作为当代美、欧、中、俄都在激烈竞争的领域,美军在产品和技术上迈出的这一步无疑有着先行意义。同时,随着日、英、意签署了开发下一代战机的联合研发协议,五代机研制的国际竞赛也愈发热闹。[全文]
-
专访留在乌克兰的中国人:“战争第一个杀死的就是真相”
俄乌陷入实际战争状态已有超过半年之久,双方军事行动仍然未见胜负端倪;随着12月临近,东欧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冷的冬季雪风之中。观察者网专访身在乌克兰中部地区的中国公民李博,通过他的现实生活,描述在战争地区挣扎于炮火之外的平民命运。[全文]
-
俄罗斯真敢打西方卫星吗?
在可预见的将来,各国都只能像中国60年代打U-2一样,只具备有选择地打零星目标的能力,不具备组织大规模的反卫星作战的条件。考虑到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期间显露的各种窘况,不管从国防经济角度还是从军事技术角度,俄罗斯的实际反卫星能力是有限的。[全文]
-
一周军评:B-21亮相,对我军有何启示?
诺格公司承认,他们同样花了大量精力,力争让B-21实现远比B-2出色的可维护性,以及让它实现比B-1B和B-52更轻松的海外部署,其目的不言而喻:“我和你们的轰炸机一样皮实,但比你们先进两代!”[全文]
-
一周军评:土耳其的航空大国梦能实现吗?
本周,土耳其航空工业“异军突起”,展示了一种五代机原型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此同时,凛冬终于降临在俄乌残酷的战场上,在这个寒冷的12月,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都将试图耗尽对方的最后一滴血。[全文]
-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郭指部队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有一支部队因由西藏山南军分区副司令员郭志显上校率领,而被西藏军区命名为“郭指部队”。这支部队虽然仅有3个步兵连和1个炮兵连,却因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彪炳青史。[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不顾环保人士批评,巴西自沉退役航母
-
“福特”号航母上4部挡焰板,全坏了
-
俄“瓦格纳”创始人喊话泽连斯基:战到底,不要撤
-
朱姆沃尔特号计划2025年试射高超音速导弹
-
“年后第一出”
-
德军两辆“美洲狮”步战车相撞,致12伤
-
菲律宾再向美军开放4个军事基地
-
美研制大型地效飞行器,两团队方案竞标
-
韩美联合空中军演出动战略轰炸机 朝鲜:将超强硬回应
-
最后一架波音747飞机交付
-
通用原子能试射无人机载无人机
-
美海军计划170亿升级20艘驱逐舰
-
韩军拟本周试射“怪兽导弹”,号称威力堪比核弹
-
越军一架战斗轰炸机坠毁 飞行员死亡
-
美空军再下单15架KC-46加油机
-
美军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最后一次成功试射”
-
美军在关岛启用新基地
-
瑞典将向乌克兰提供自行火炮以及步战车
-
朝鲜否认朝俄武器交易 谴责美向乌提供武器
-
乌克兰防长:今年春季将使用西方坦克作战
-
-
-
英国训练的乌军,首战20分钟即投降
-
8年前嫌F-35太贵,8年后特鲁多花190亿加元买88架
-
乌防长:我们已经事实上加入北约了
-
笑嘻嘻地接过“世界上受到制裁最多的人”荣誉证书…
-
英国近3000名现役军人靠救济金生活,有人为生计去麦当劳打工
-
尴尬!韩国庆祝建军节,宣传片用的竟是…
-
印媒:国防工程师网恋遇上女间谍,印度导弹机密遭泄露…
-
“他们为钱当兵,应该为罪行负责”
-
美媒:中国是“头号威胁”,美陆军网络战部队规模将扩大一倍
-
洗澡难、食物缺、营地爆发新冠疫情…巴西雇佣兵讲述在乌悲惨遭遇
-
台防务部门罕见承认:解放军战力优于台军,网民:我阿嬷也知道
-
俄航天集团总裁:美国声明不可信,反卫星武器恐引发三战
-
北约新闻发布会被俄军“吓坏了”
-
当年的“最美坦克女兵” 如今作为总台记者来到军博……
-
神仙操作!兵哥哥5米外手枪射钉子
-
东风快递,“狗粮”必达!
-
@东风快递 昨晚又皮了,央媒疯狂暗示...
-
驻日美军F35撞鸟受损,200万美元
-
7岁男孩为执勤武警送牛奶 周围群众大喊“收下”
-
停站半小时 乘务员母亲狂奔1公里见武警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