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舆论哗然:最高法院内部文件遭泄露,确立近49年的女性堕胎权或被颠覆
-
周弋博冲冲冲!
最后更新: 2022-12-06 11:43:30【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女性是否有堕胎的权利一直是美国国内社会两股势力相互对峙的关键议题。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院”)对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作出历史性判决,首次承认女性堕胎权受宪法保护。而在时隔49年的今天,该判决却面临被推翻的可能。美国女性人权将有大倒退之虞。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报道称其独家拿到一份由保守派大法官塞缪尔·阿利托纂写的“多数派意见初稿”。文件显示,最高法院已对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形成多数意见。另有熟悉最高法院审议情况的人士透露,9名大法官中由共和党总统任命的5名保守派大法官均投出了支持票。
阿利托在这份文件中称,罗诉韦德案“从一开始就大错特错”,美国宪法既没有提及堕胎权,也不禁止各州采取限制堕胎的措施,因此“是时候遵从宪法,把堕胎问题交给民选代表自行决定了”。
Politico指出,尽管该文件并非最高法院的正式判决,大法官们在理论上也有改变意见的可能,但若罗诉韦德案真的被推翻,美国南部和中西部大片地区将对堕胎实施更严格的限制,大约一半的州将立即实施广泛的堕胎禁令。
这意味着,美国社会可能会围绕这一问题产生极大震荡。此事也立即吸引美国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该消息由Politico独家报道,但美国所有主流媒体网站都第一时间在头条位置转引展现。
目前,最高法院也在审理密西西比州堕胎禁令案,预计在6月作出判决。该州通过了一项共和党推动的法案,即原则上禁止怀孕15周以上的女性堕胎,但因被上诉法院认为违反罗诉韦德案判决而被阻止生效。
除密西西比州外,得克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爱荷华州均在共和党的主导下通过了不同程度的堕胎禁令。而最高法院曾以5:4的表决拒绝阻止得州的堕胎禁令生效,多数票均来自共和党总统任命的大法官。
《纽约时报》分析称,长期以来,堕胎问题一直是美国两党乃至整个美国的重要分歧点,如果最高法院真的推翻罗诉韦德案,可能会在美国国会和全美各州引发全新的政治斗争。此外,在最高法院的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份审议意见初稿在案件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被公开。这更加深了外界疑问,这份文件是如何泄漏的?
5月2日晚间,民主党人对阿利托的这份“多数派意见初稿”爆发强烈抗议。佩洛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更是发表联合声明称,如果这份文件的内容准确,那么“最高法院将实施过去50年来最大的权利限制”,对美国人民“毫不负责”的保守派大法官“玷污了在先判例和最高法院的声誉”。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截图
最高法院内部文件泄露,女性堕胎权或被颠覆
受宗教、伦理、政治等因素影响,美国数十年来在女性堕胎权的问题上始终争议不休。支持者秉持着女性应有自主权的观点,被称作“选择派”(pro-choice)。反对者则坚持以保护胎儿生命权为优先,被称作“生命派”(pro-life)。
两派人士不仅在言语上展开无止尽地辩论,也与美国两党的政治立场紧密地绑定了起来,这也导致各路政客乃至历任美国总统都不得不各个表态,人人站队,好让选民知道自己在堕胎问题上的立场。
从19世纪开始,美国开始出现用立法制止堕胎情况,大多出现在共和党主导的“红州”,这也使这些州的妇女面临着两难困境——要么强行生下孩子,要么忍受去地下诊所堕胎的人身风险。
1973年1月22日,最高法院作出著名的“罗诉韦德案”判决:女性堕胎权是美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得州当时的堕胎禁令(该案所争议的州法律)违宪,该州应当终止对该法的执行。
该判决不仅使当时美国49个州的限制堕胎相关法律在一夜之间无效,更是宣布了一项以前从未存在过的宪法权利,成为美国司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反堕胎人士和共和党人从未成功拔除掉罗诉韦德案判决这一“肉中刺”,但在49年里人员几近变更的最高法院,却改变了曾经的立场。
2021年12月1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门口聚集的支持堕胎权示威者 图源:美联社
当地时间5月2日,Politico报道称,一份由保守派大法官塞缪尔·阿利托攥写的“多数派意见初稿”显示,最高法院已对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形成多数意见。
据报道,这份文件是由Politico从一位熟悉最高法院人士处获取的,全文长达98页,其中包括31页的美国历史上各州堕胎法的附录。该文件还充满了对以前法院判决、书籍和其他权威材料的引用,包括118个脚注,同时附有“已于2月10日在大法官之间传阅”的注释。
报道引述熟悉最高法院审议情况的人士说法称,克拉伦斯·托马斯、尼尔·戈萨奇、布雷特·卡瓦诺和艾米·科尼·巴雷特4名保守派大法官,在去年12月的大法官会议上均投票支持阿利托攥写的意见,截至本周,他们依旧保持支持的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5名保守派大法官均是由共和党总统任命的,其中托马斯由老布什任命,阿利托由小布什任命,剩余三人均由特朗普任命。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斯蒂芬·布雷耶(克林顿任命)、索尼娅·索托马约尔(奥巴马任命)与艾蕾娜·卡根(奥巴马任命)这3名自由派大法官正在准备对阿利托意见提出异议,而处于温和保守派立场的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小布什任命)意见暂不明确。
Politico获取到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多数派意见初稿” 截图
- 责任编辑: 周弋博 
-
朔尔茨:不要因为中国崛起就对其孤立,世界并非注定分裂
2022-12-06 10:38 德意志 -
德国这一“防务政策重大改变”,悬了
2022-12-06 10:15 德意志 -
普京视察克里米亚大桥,亲自驾车驶过修复路段
2022-12-06 08:01 俄罗斯之声 -
法国财长: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最好的回应是拥有欧洲版本
2022-12-06 07:44 欧洲乱局 -
美国新增感染38172例、死亡158例
2022-12-06 07:03 美国一梦 -
特斯拉回应上海工厂计划减产传闻:不实消息
2022-12-06 06:56 大公司 -
俄称两军用机场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两机受损
2022-12-06 06:54 俄罗斯之声 -
俄油限价令生效,克宫回应
2022-12-05 23:05 俄罗斯之声 -
侃爷:马斯克是有一半中国血统的克隆人,马斯克:这是赞美
2022-12-05 22:03 -
“反对武装乌克兰!”罗马人又上街了,烧北约旗帜
2022-12-05 21:38 欧洲乱局 -
IMF负责人将来华讨论斯里兰卡债务重组?外交部回应
2022-12-05 21:22 中国外交 -
世卫组织称很高兴看到中国正在调整防疫策略,外交部回应
2022-12-05 19:55 抗疫进行时 -
驻日使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2-12-05 19:31 -
俄中部一机场发生爆炸,已致3死5伤
2022-12-05 18:02 俄罗斯与世界 -
“我从普京眼中看到一种怨恨”
2022-12-05 17:49 欧洲乱局 -
驻韩美军暴打韩国出租司机,打完就跑
2022-12-05 16:51 -
美副国务卿指责中方“经济胁迫”,中方驳斥
2022-12-05 16:23 中美关系 -
加外长称计划派更多军舰到台湾海峡,外交部回应
2022-12-05 16:23 中国外交 -
中方是否考虑加入美欧对俄原油限价?外交部回应
2022-12-05 15:57 中国外交 -
澳总理,阳性
2022-12-05 15:38
相关推荐 -
-
“香港在国家认同上‘欠的债’,现在要两手抓补回来” 评论 145统计局点名:有市县领导尚未认识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 评论 225习近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评论 51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评论 550最新闻 Hot
-
“香港在国家认同上‘欠的债’,现在要两手抓补回来”
-
罕见!伊朗同沙特商讨加强军事关系
-
美国首个TikTok州禁令,没得逞
-
统计局点名:有市县领导尚未认识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
-
布林肯三访以色列“罕见训斥”,被内塔尼亚胡当面“泼冷水”?
-
美国迫使沙特撤资AI企业,为“防中国”?
-
拜登终于发声明:我们经常意见严重不合,但…
-
美议员竟又盯上这家中企
-
“基辛格是一面镜子,今天的美国政治精英却走偏了”
-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美国学生不了解中国,不学汉语”
-
他再次驳斥BBC:虚假、不真实,请给予我们尊重
-
委内瑞拉将就并入争议地区举行公投,巴西罕见提高戒备
-
停火延长之际,哈马斯在耶路撒冷枪击:回应以军袭击西岸
-
俄罗斯把他们定为“极端分子”
-
“我们在欧亚非交汇处,能帮中国”
-
他让一些国家如临大敌?奥外长:欢迎,西方不能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