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科技馆为丁肇中展示科学模型设计方案,被本人纠错42次
关键字: 丁肇中丁肇中纠错日照市科技馆据《科技日报》18日报道,当设计师汇报方案时,丁肇中教授把自己的座位移到离大屏幕最近的位置,皱起眉头,盯紧PPT中的每一处细节。3个小时里,这位82岁的老人质疑、纠错、再质疑、再纠错,把气氛搞得像一场考试。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祖籍在山东日照,日照市科技馆要把丁肇中科学生涯中对现代物理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6个著名实验的模型都做出来展示,其中AMS阿尔法磁谱仪模型的制作难度系数最大。为此科技馆不惜重金邀请顶级设计师打造模型。
7月12日晚,发生在科技馆里的这一幕,将科学家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子无体积,有半径,丁肇中独辟蹊径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但当PPT上多次出现“电子半径小于10的负14次方厘米”的表述时,他又一次打断设计师的话,“这个尺寸是在1965年的实验中测定的,而随着探测设备灵敏度准确度的提高,到了2003年L3实验后,这个数字已经是小于10的负17次方厘米了,不能一概而论”。
屏幕上出现一组实验效果图,丁肇中马上表示有几张“看不明白”,“这些图是在哪里找到的?谁提供的?”
设计师顿时“露了怯”:“网上查到的。”
丁肇中严肃起来:“这个不是实验效果该有的样子,这些图连我都看不懂,让别人怎么理解?”
丁肇中听取科技馆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图源:直播日照客户端)
普通人难以理解眼前这位实验物理学家的固执和“不通人情”。他却坚持:“我做实验为什么多年都没出问题?因为我自己能力有限,不懂的事情一定不会说懂。你要给我解释,尤其是航天的,我从来没有做过航天的实验,一切等我听懂了之后再做决定。”
AMS在太空中每天都发回海量数据,其分析过程繁琐,但“去伪存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一环。丁肇中表示,他通常组织2—6支国际合作队分析同样的数据。
“最后将数据写成一篇文章,这6组先讨论,讨论后所有人都到我办公室来,我做投影,然后一句一句地念,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都要讨论,所以通常一篇文章要讨论3个小时。之后又有很多的改变,再讨论,通常要讨论到第20遍。最后再发表。”
丁肇中强调,假设有任何的怀疑,绝对不发表。
在审查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模型时,丁肇中发现里面有错误,要求纠正,这难住了设计师:“设计制作国际空间站模型存在一定难度……”
丁肇中问:“你们跟国际空间站那边有联系吗?”设计师答:“没有。”“谢女士(丁肇中行政助理),请把我的手机拿过来。”尽管已是深夜,丁肇中执意拨通了国际长途,与国际空间站工作人员沟通,马上解决模型中的错误……
两次汇报会,丁肇中共为AMS阿尔法磁谱仪模型的设计方案纠错42处。
日照市科技馆概念设计图(图源:微信公众号“直播日照”)
据日照网介绍,日照市科技馆以探测宇宙本源的阿尔法磁谱仪和螺旋加速器为原型而演绎设计。自去年7月21日奠基以来,主体工程已完成85%。预计今年8月,完成主体建设;到2019年6月,完成展陈装饰及室外景观,具备开馆条件。
日照市科技馆概念设计图(图源:微信公众号“直播日照”)
报道称,丁肇中对日照科技馆的建设、展陈、管理情况十分关心,分别于7月12日晚和7月13日上午两次召开研讨会,与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等专家学者一起,听取日照科技馆模型制作安装、展陈展览工程设计方案等情况汇报,研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7月13日上午,丁肇中一行来到日照市科技馆工地现场考察。(图源:直播日照客户端)
- 原标题:诺奖得主丁肇中的42次“纠错”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雪
- 最后更新: 2018-07-19 10:40:17
-
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世界90% 但应用仍有短板
2018-07-18 17:36 中国精造 -
习近平眼里的“第一资源”为何如此重要
2018-07-18 15:5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全球最大功率无人潜水器中国下线 提货4吨潜深3000米
2018-07-18 09:25 -
工信部:32%关键材料国内为空白,52%靠进口
2018-07-15 11:22 中国精造 -
我国学者“时间折叠法”首次实现皮秒精度任意序列发生器
2018-07-14 15:01 科技前沿 -
C919进入密集研发试飞阶段
2018-07-13 08:42 科技前沿 -
我国正在建设可重复使用空间科学试验平台
2018-07-13 07:30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抗艾滋病药物获批上市
2018-07-12 22:01 -
首次!中国内地挤进2018全球创新榜前20
2018-07-11 14:24 -
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突破万亿立方米
2018-07-11 10:14 能源战略 -
外媒称中国工厂成臭氧层“杀手” 专家:在核实
2018-07-10 22:57 -
中国核心技术未掌握怎么办?丁肇中提了一个例子
2018-07-10 10:05 科技前沿 -
专访 | 蓝箭航天:商业航天的未来是中型运载火箭
2018-07-10 08:40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07-10 06:30 航空航天 -
2018下半年首发 “巴遥一号”成功发射
2018-07-09 13:23 航空航天 -
中国“N2爆弹”技术升级:成功合成金属氮
2018-07-09 11:00 -
他扎根航发研制50载:中国航空工业要补的课很多
2018-07-09 09:56 中国精造 -
这个物种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
2018-07-09 07:2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人民日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不我待
2018-07-08 16:34 科技前沿 -
我国科学家发现这个基因:影响欧亚人群肤色变浅、适应寒冷
2018-07-08 14:26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他告诉以色列:一个月内结束” 评论 46中国海警:菲船只故意冲撞我海警舰艇导致发生剐蹭 评论 286深陷“反犹”风波,超70名美议员要求她们立即离职 评论 267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他说:希望哈马斯加入 评论 188美国投下唯一反对票,中方:极大的失望 评论 478最新闻 Hot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巴总理:希望哈马斯加入
-
加沙高校又有学者遇难,曾将哈马斯突袭比作“华沙犹太人起义”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
“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
伊朗宣布“发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
“请安理会行动…”以色列:辞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