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眼可见的量子纠缠首次实现 离构建量子互联网更近一步
关键字: 肉眼可见的量子纠缠据《科技日报》4月27日报道,两个科研团队在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分别让仅为蜘蛛丝直径几倍的成对振动铝片、宽度可伸缩硅制梁发生了纠缠,将量子纠缠扩展到肉眼可见的领域,且纠缠时间更长,向构建量子互联网又迈出了一步。
报道截图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的一个特性,指两个物体的属性相互交织,测量其中一个属性会立即揭示另一个的状态,即便两者距离遥远。但量子力学通常适用于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而不适用于人们日常所见的较大物体。
芬兰阿尔托大学物理学家米卡·西兰帕的团队在实验中,让两个肉眼几乎可见、直径为15微米的圆形振动铝片发生了纠缠。每块铝片由约1万亿个原子组成,其像鼓面一样振动,并与在微腔内来回跳动的微波相互作用,微波就像乐队指挥,使两个鼓面的运动保持同步。
在以前的许多纠缠演示中,量子纠缠持续的时间较短,但新实验获得的量子纠缠持续了30分钟。西兰帕表示,这一量子纠缠理论上可以持续更长时间,“甚至永远进行下去”。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洪孙坤(音译)团队,也在实验中让15微米长的、部分宽度可伸缩硅制梁发生了纠缠。但他们没有使用微波,而是另辟蹊径,使用通常在光纤电信网络中传输的红外光。
洪孙坤说:“这是首次展示人造机械系统的纠缠,也是首次在人类制造的肉眼可见的结构中看到量子纠缠。”
研究人员表示,让这些特制结构发生纠缠,意味着距离实现量子互联网更近了一步。而量子互联网一旦建成,可让量子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不可破解的通信。
(记者 刘霞)
标签 量子纠缠- 原标题:肉眼可见的量子纠缠首次实现
- 责任编辑:童黎
- 最后更新: 2018-04-27 14:58:12
-
那个三次创业“中国芯”的美籍台湾人回来了
2018-04-27 14:41 科技前沿 -
中日研发气动悬浮列车 时速400-500公里
2018-04-27 10:00 高铁世纪 -
宇宙最大天体?这个新发现的星系团质量为1000万亿个太阳
2018-04-26 18:33 航空航天 -
“过去勒紧裤腰带还造两弹一星 科技攻关要靠自己”
2018-04-26 17:41 科技前沿 -
一箭五星!我国同一轨道面发射卫星数量创纪录
2018-04-26 16:01 航空航天 -
一箭五星!长征十一号首次“专车”发射获成功!
2018-04-26 15:11 航空航天 -
国产真空蒸镀机匮缺:高端显示屏的阴影
2018-04-26 07:34 科技前沿 -
高精尖仪器被超标地铁震动影响了,怎么办?
2018-04-25 14:14 科技前沿 -
自主芯片“魂芯二号A”发布 性能超国际同类4倍
2018-04-25 10:39 IT新浪潮 -
被日本卡脖子的“国产触觉”:靠进口 10万一个
2018-04-25 10:25 -
嫦娥五号计划2019年发射
2018-04-25 08:29 嫦娥奔月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师:“天宫”部分技术或超国际空间站
2018-04-25 07:45 航空航天 -
生物智造:中国科学家打一束光,让细菌画纳米电路
2018-04-24 20:18 科技前沿 -
嫦娥四号年底前后登月!其中继星名字也很美
2018-04-24 11:47 航空航天 -
问鼎苍穹 我国将选拔17至18名第三批预备航天员
2018-04-23 14:00 航空航天 -
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2018-04-23 09:50 IT新浪潮 -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减速伞试验成功
2018-04-23 09:13 航空航天 -
造一颗“中国芯”分几步?
2018-04-23 07:50 科技前沿 -
美国不是第一次在芯片上出手,但每次中国都变得更强
2018-04-23 07:35 中美关系 -
俄航:莫斯科上海航线未来或用超音速飞机 只要2小时
2018-04-22 23:08 航空安全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防长嘴硬,被最新公开的群聊原文“打脸”了
-
“美国人批评欧洲有道理,这不是侮辱”
-
被抗议后美方改行程,丹麦媒体:外交小胜
-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拒绝了
-
“欧洲试图打破马斯克的星链霸权”
-
美国盟友都三缄其口,“五眼联盟”里有人跳出来了
-
算盘珠子崩一脸:跟中国争,得搞国有化
-
阻止中国采矿,美议员张嘴就来…
-
荷兰大臣劝民众“买中国货前三思”,结果…
-
西方媒体急跳脚:埃尔多安拿捏欧美软肋,没人管得住他
-
无罪!李在明可以竞选韩国总统了
-
华尔兹急眼:我全责,但他是败类
-
特朗普拟对中国下“毒计”,美国农民“被吓傻了”
-
又打压!美方扬言就是要“遏华”
-
这也能扯上中国?
-
“本国优先”?印尼前外长:各国政府要说服自己的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