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浩楠:作为欧亚研究者,我由衷希望2022年没有给我提供这么多“素材”
最后更新: 2022-12-31 09:58:2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党浩楠】
每逢年终岁末之际,浏览着各路媒体罗列出的大事回顾,都让我们感慨,作为普通人平平淡淡的一年,竟然不觉间,经历了这么多国内国际的“军国大事”。然而即将过去的2022年,即使是在国际问题研究者看来,也不同往常。
今年,是苏联解体31周年,1991年苏联最重要三个加盟共和国,俄乌白三国总统在白俄别洛韦日森林签署协议,决定三国脱离苏联独立,十几天后,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巧合的是,除去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较早过世外,白俄罗斯、乌克兰的首任总统舒什克维奇、克拉夫丘克,以及戈尔巴乔夫都在2022年以高龄相继离世;不得不说,作为苏联国家领导人,他们都异常长寿。但仅凭这一点,2022年显然不足以成为国际关系意义上的“特殊一年”。
今年,最令人始料未及的事情,显然是俄罗斯大举出兵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成长起的俄罗斯新一代政治精英看来,这不仅是一场为了俄罗斯国家安全进行的军事行动,还将开启通往新世界秩序的大门,加速多极化世界的形成。
1991年苏联解体,各个前加盟国互相建立外交关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与国关系,正式取代原“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各加盟国之间的关系。这一次“和平分家”后的三十年内,虽然小打小闹时有发生,但如果与人类千年历史上其他各大帝国解体后动辄发生的惨烈战争相比,仍然称得上是相对和平。
但2022年俄罗斯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改写了这一切。不论其最终结果如何,都已经极大冲击了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不知道,上述三位对苏联和平解体“居功至伟”的领导人,在余生最后一年目睹这场地缘政治裂变,究竟会是何种感想。
笔者曾和朋友笑谈说,2022年可能是所有从事欧亚问题研究和报道的学者、媒体人KPI暴增的一年,无数关于俄乌冲突的论文、报告、报道被撰写出来。但是,如果我们抛去这些动辄冠以“帝国”“历史”“地缘政治”的宏大叙事,去关注一下与我们大多数人相似的俄罗斯、乌克兰普通人,尝试了解战争如何影响着他们生活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视角。
俄罗斯人的2022年:物价上涨,货物断供,出国困难
俄乌冲突对世界范围内的合作、供应链都带来巨大冲击。俄罗斯本身轻工业不够发达,大量民生用品需要依靠进口,因此战争初期的卢布贬值和物流受阻,不可避免地让俄罗斯民众承受了一波涨价潮。
其次,一些平时生活中不起眼的物资出现断供。比如,购物小票的机打用纸出现匮乏,本来在超市消费后,顾客可以得到小票,而现在俄罗斯的一些超市会默认不提供小票,除非顾客提出要求。
莫斯科红场旁边的一处肯德基店内,自助点餐机的出票口已被封上。作者供图
这是本月笔者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的一处肯德基店内拍摄的照片,自助点餐机原本的出票口已经被封堵,红色牌子上面写着:请对订单号码拍照作为取餐凭证。其主要原因是,在俄罗斯机打小票要用到的热敏纸70%依赖进口,而许多西方供应商在制裁生效后对俄罗斯断供,导致热敏纸价格暴涨,提供小票成为超市不得不考虑的一项额外成本。
很难想象,作为世界林业大国,每年出口600万吨纸浆和纸制品的俄罗斯,竟然会出现纸制品匮乏。当然,这倒不是说俄罗斯轻工业落后到生产不了热敏纸,可能是俄罗斯本土造纸厂的产品价格高于国外进口的,因此按照市场规律,俄罗斯企业很少生产这类产品。不过见微知著,从中也可以看出,在生产全球化的今天,每面临一次供应链断裂,就意味着产品成本多一分上涨,消费者则要多承担一分不便。而俄罗斯当下,因受制裁面临的断供,在某些领域是系统性的。
俄罗斯国土广阔,横跨欧亚,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直航;根据亨氏护照指数,截至2022年,俄罗斯公民在119个国家和地区享有免事先申请签证待遇,俄国护照在旅行自由度名列第46名。另外,据公开数据显示,大约30%左右的俄罗斯民众拥有出国护照,这使得他们能比较便利的出国旅游。但如今作为制裁条款之一,欧盟、美澳加、日韩等纷纷对俄罗斯民航关闭领空,俄罗斯民众如果想要前往这些国家,就不得不在土耳其、迪拜等地转机。
同时,因为俄罗斯的主要银行已被清理出swift跨境结算系统,因此俄罗斯公民无法在境外使用俄罗斯银行发行的visa、master卡。早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因遭受制裁,俄罗斯就颇有远见地开发了Mir结算系统作为swift系统的替代,但受限于自身经济体量,Mir卡一般只能在与俄罗斯经济关系密切的独联体国家使用。以至于,目前不少俄国旅客在去土耳其、埃及等传统热门旅游国时,只能选择携带美元现金出境的“原始旅游方式”。
外国品牌集体撤离,本国工作岗位流失
在美西方开启经济制裁后,大批西方品牌撤出俄罗斯,包括耳熟能详的麦当劳、可口可乐、耐克、苹果、奔驰等等。笔者无法一一列举,但品牌撤出对俄罗斯民生的影响之大,在此可以举两个笔者亲身接触的例子,一个是跨国家具零售商宜家,另一个则是距今170多年前从沙俄时代就进驻俄罗斯的德国西门子。
图为撤出俄罗斯的部分品牌logo
俄罗斯全境内原本开有17家宜家卖场,其中5家位于笔者所在的莫斯科。今年2月初,笔者正好因为搬家而去选购了一些家具,宜家员工的专业和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仅仅几周后,战争爆发的短短几天内宜家便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
与麦当劳、星巴克等企业选择将业务转让给俄罗斯特许经营商“换牌经营”不同,宜家选择了完全撤出的模式,甚至连库存货物都没有进行甩卖。这意味着宜家在俄罗斯的一万多名员工只能领取三个月的周转工资,之后就只能另谋出路了。
当笔者读到这个消息时,顿时觉得有些压抑,因为就在不久前宜家员工还耐心地帮我挑选家具,尤其是当时有一位员工虽然戴着口罩,但还是能让人感受到她微笑的真诚与热情。
试问,这些普通人与眼下这场战争又有什么关系呢?可的的确确,他们将因此失业。但又想到,与他们仅仅失去的是工作相比,乌克兰的普通百姓可能因为缺水停电、导弹袭击,而在寒冷和生命危险中熬过这个冬天。似乎,他们又成了幸运的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欧盟委员会:克罗地亚明年1月1日起正式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区
2022-12-31 09:43 -
国际原子能机构:扎波罗热核电站备用供电线路受损关停
2022-12-31 07:34 乌克兰之殇 -
俄方松口,允许“不友好国家”买家用外币支付天然气欠款
2022-12-31 07:26 俄罗斯之声 -
习近平: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成熟 坚韧
2022-12-30 22:20 中俄关系 -
国防部回应美对台军售: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将予以坚决反制
2022-12-30 20:31 中美关系 -
盘点:美西方2022年政治混乱期十大事件
2022-12-30 19:37 欧洲乱局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2022-12-30 19:20 中俄关系 -
美专家:中国出现新毒株几率非常低
2022-12-30 18:17 -
谭德塞称多国对中国入境旅客施加限制措施可理解,中方回应
2022-12-30 17:58 中国外交 -
佐科:即日起取消印尼所有剩余防疫限制措施
2022-12-30 17:47 -
马来西亚:将对所有入境者检查体温
2022-12-30 16:53 -
被污蔑是中国“海外警察站”,韩国中餐厅开轰
2022-12-30 16:46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将访华,中方介绍有关安排
2022-12-30 16:39 中国外交 -
我外交部:将为中国公民出境游提供服务和保障,适时启动相关工作
2022-12-30 16:11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将访华
2022-12-30 14:37 中国外交 -
纽约市民暴怒:你太无耻了,当我们是瞎子吗!
2022-12-30 14:26 -
观网20大新闻,标记我们共同度过的2022年(按时间顺序)
2022-12-30 13:52 观察者头条 -
和环保少女对线,英国网红把自己“坑”进局子里了…
2022-12-30 12:17 -
韩国:将要求所有自华入境人员接受核酸检测
2022-12-30 11:09 三八线之南 -
欧洲疾控中心:限制中国旅客不合理
2022-12-30 10:37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评论 530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评论 194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 评论 15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在中国发展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大众需要迎头赶上
-
基辛格逝世,官网悼文11处提到中国
-
“在国内卖2000,在美国卖6万,价格依然能打”
-
连续三年!“韩国第一名被中国夺走”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韩国仅得29票,他们怒了
-
“为什么澳大利亚军舰要去东海?中方采取的行动非常专业”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美国学生不了解中国,不学汉语”
-
这国要改国旗:中间图案像向日葵,代表“善变和奴性”
-
他俩跑卡塔尔会面,谈停火和人质释放
-
泽连斯基被美媒评为“年度梦想家”
-
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
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
谋杀未遂?乌称情报总局局长夫人遭投毒,正接受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