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文明型国家:一种元叙事的开端?
最后更新: 2023-06-06 09:21:57【导读】 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
习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文提出,今天的中国已经将“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文明型国家”,讨论了中国可能是一种“理想型”的文明型国家,探讨文明型国家叙事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元叙事之开端。
【文/张维为】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文明型国家’,其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也实现了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是笔者2010年在一篇题为“‘文明型国家’视角下的中国模式”的论文中提出的观点,随后笔者又通过一系列论著不断深化这一观点。
西方主流媒体敏感地注意到了“文明型国家”(civilizational state)概念,但在相当长时间内持嘲讽调侃的态度。然而,近年来俄罗斯、印度、伊朗、土耳其等非西方大国纷纷称自己为文明型国家,不少西方政治人物、专家学者也开始热议这个概念,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开始惊呼:20世纪是“民族国家”的时代,21世纪将是“文明型国家”的世纪。显然这个概念触及了西方叙事的核心困境,即自由主义、民族国家、“西方中心论”等元叙事的危机。
《经济学人》文章截图:《亨氏痼疾:“文明国家”间的冲突》
本文简要回顾提出文明型国家的初衷,讨论中国可能是一种“理想型”的文明型国家,探讨文明型国家叙事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元叙事之开端。
一、为何提出文明型国家?
笔者十多年前提出文明型国家的命题和叙事,主要源于笔者对中国模式及其背后的中国理念、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研究,包括走访100多个国家后形成的国际比较,也源于自己对西方关于中国和世界主流叙事的不满和解构。2010年前后,虽然中国崛起已经震撼了整个世界,但在西方话语的影响下,国内不自信者众多。美国领导人克林顿公开表示,中国是一个走在历史错误道路上的威权国家,这种话语竟然主导了很多国人对中国的认知。笔者对此深感忧虑,多次提出我们必须首先自信地肯定中国模式,再自信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国崛起必须伴随自己政治话语的崛起,否则中国的崛起将功亏一篑。2011年,西方和亲西方势力围绕“7·23”动车事故发动的舆论战严重冲击中国高铁发展,就是一个例子。
有感于当时普遍存在的不自信,笔者在论文中这样写道:“中国模式使中国‘文明型国家’的所有特征,特别是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四大因素’成了中国崛起的最大优势:我们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我们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我们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立的思想体系,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但是如果我们像一些人所希望的那样,放弃中国模式,转而采用西方模式,那么我们‘文明型国家’的最大优势可能很快就变为我们最大的劣势:‘文明型国家’的‘百国之和’变成‘百国之异’,强调和谐的政治变成强调对抗的政治。我们‘百国之和’的人口将成为中国混乱动荡的温床;我们‘百国之和’的疆土将成为分裂主义的沃土;我们‘百国之和’的传统将成为无数传统纷争和对抗的借口;我们‘百国之和’的文化将成为不同文化族群大规模冲突的根源。中华民族崛起的梦想将被彻底断送。”在《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2011年)等著作中,笔者又进一步展开了这些观点,包括文明型国家崛起对外部世界产生的影响。
文明型国家的提出,也是为了区别于海外汉学界长期流行的关于中国是“文明国家”(civilization-state)的叙事。“文明国家”叙事的经典表述由美国政治学者白鲁恂(Lucian Pye)所述:中国是“一个佯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a civilization pretending to be a nation-state)。众所周知,民族国家在西方主流叙事中等同于现代国家,白鲁恂承认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但认为这种古老文明更多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包袱,而非财富。
英国学者马丁 · 雅克(Martin Jacques)通过其专著《当中国统治世界》,使“文明国家”概念更为中性化。雅克认为,作为一个“文明国家”,中国永远不会变成一个西方国家,中国的崛起只会遵循自己的发展逻辑和自己的文明对合法性的认知,中国的崛起必将对世界格局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雅克亦认为,中国在“文明国家”和“民族国家”两者之间存有张力,这种张力“可能会把中国拉向不同的方向”。他推断,中国今后可能会在东亚以某种形式复活朝贡体系,可能导致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某种挑战。
针对雅克的观点,作为长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学者,笔者认为今天的中国首先是一个现代国家,而其文明特征使其与众不同。笔者认为中国已经成功地把“文明国家”与“民族国家”融为一体。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中国接受了现代国家主权和人权的主要观念。中国不会恢复朝贡体系,也不会拥抱种族优越论。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的特点是集古代与现代为一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使中国在不少方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超越。换言之,“文明型国家”与“文明国家”概念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首先认为中国是一个现代国家,且融“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为一体,这也是西方话语信徒最难接受的;后者则聚焦中国“古老文明”,且“古老文明”和“现代国家”常处于矛盾状态。
随着文明型国家叙事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今天除了学术界小范围,“文明型国家”和“文明国家”两个概念之区别已日益模糊,两者几近可以互换使用,包括笔者在内的多数学者对此不持异议。在相关的文明叙事中,这两个概念现已变得互相兼容,文明型国家叙事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然而,了解这两个概念最初的差别有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文明型国家及相关争议的背景及其正在产生的广泛影响。
二、一个“理想型”的文明型国家?
文明型国家叙事现已走出象牙塔,成为最重要的国际主流政治叙事之一。从迄今为止的关于文明型国家的讨论来看,几乎所有参与者都绕不开中国这个国家,毕竟“文明国家”“文明型国家”等论述几乎都是围绕中国逐步形成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者们争论这样一些问题:中国这一古老文明能否成为现代国家?中国将崛起还是崩溃?中国成功崛起的文化原因是什么?中华文明与中国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中国崛起将对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以说,围绕这些问题的争辩催生了一系列中国是“文明国家”“文明型国家”的叙事,随后又衍生出其他文明型国家的叙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可以说是文明型国家叙事的开端,是文明型国家的“范例”,甚至就是一种“理想型”的文明型国家,即一个延绵不断长达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
美国学者塞缪尔 · 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曾预测一个文明内部的一些国家与另一个文明内部的一些国家(即“一个文明、多个国家”类型)之间会发生冲突,但未预见到“一个文明、一个国家”类型或“一个古老文明、一个现代国家”的文明型国家类型。这种国家的崛起必然对外部世界和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理想型”的文明型国家,中国具有“四超一合”的特征。“四超”指的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超丰富的文化积淀。“一合”指的是这“四超”中的每一项都通过中国模式实现了古代与现代的结合。这一切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演变。
首先,“超大型的人口规模”。我们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疆土上的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和欧洲相比,一个欧洲的中等“民族国家”大约是1400万人口,所以中国的人口大约等于100个欧洲中等“民族国家”的人口之和。这是中国在自己漫长历史中由“百国之和”逐步整合形成的。但中国通过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已经普及了现代教育。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量超过西方国家培养的工程师数量的总和,仅这一事实就永远改变了世界。中国今天在大数据、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内领先全球,都离不开中国的工程师红利。超大型人口规模产生的规模效应使中国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全球影响。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拥有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向世界输出最多的游客,是13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3—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38.6%)超过七国集团(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国家贡献率的总和(25.7%);七国集团中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8.6%,不到中国的一半。
其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这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但现代国家的体制建设使我们建立了西方自由民主模式下难以想象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和强大的国防力量,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百余年的“挨打”问题,使我们得以在超大规模的国土范围内进行长时间段的空间布局和战略规划。今天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覆盖着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以及世界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中国具有一般“民族国家”难以企及的中央—地方良性互动关系、东西南北中协调互助关系和巨大的地缘辐射能力。
再次,“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这意味着在人类知识的几乎所有领域内中国都有自己的传统,它们不断地演化、发展和适应。例如,西方自由主义叙事习惯于指责中国所谓的“一党制”,然而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几乎一直实行某种“统一执政集团”治理模式,这符合文明型国家本质上是自己漫长历史中“百国之和”形成的政治需求,否则这样的国家就要解体。“统一执政集团”模式带来了中国特有的注重整体利益的治国理政传统,形成了与自由主义民主模式下的“部分利益党”截然不同的“整体利益党”模式。中国共产党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从而使中国可以在党的领导下从国家与民族的整体与长远的利益出发进行中长期的规划,推动各种必要的改革。这些都是西方自由民主模式难以实现的。
最后,“超丰富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气势恢宏、内涵丰富、绵延不绝的文化成就,包括儒、道、释互补,儒、法、墨共存的政治文化。这与西方自由主义对抗性文化传承形成鲜明的对照,对这个充满宗教冲突、族裔矛盾、社会对抗的世界具有启发意义。中国还有延续数千年的民本主义政治文化,其核心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意味着国家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领域所推行的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民生。与中国这种民本主义实干兴邦模式相比,西方自由民主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里更像一种“空谈误国”模式。
随着文明型国家叙事变成一种国际主流政治叙事,作为文明型国家的中国正受到日益增多的关注,特别是整个非西方世界的关注。它们几乎都在研究中国是如何成功的。文明型国家话语今天在世界上成为一种“显学”,某种意义上也是许多国际有识之士对中国表示的敬意。当然中国的成功也引起了西方一些势力的恐惧和敌意,毕竟中国是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崛起的,一些人感到不适是很自然的。然而,文明型国家叙事对西方民族国家、自由主义、“西方中心论”等元叙事的冲击,才是更具颠覆性的。
标签 文明型国家- 原标题:文明型国家:一种元叙事的开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红日 
-
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发布,已接入天翼云、华为云、阿里云等
2023-06-06 08:31 -
这些船“隐蔽性很强”…
2023-06-06 07:5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王沪宁会见新党主席吴成典一行
2023-06-06 07:17 两岸关系 -
国考补录今起报名,应届生有更多“捡漏”机会
2023-06-06 07:06 -
规模刷新!天舟五号完成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
2023-06-06 07:03 航空航天 -
农业农村部部长调研“烂场雨”灾情:采取超常举措抢收小麦
2023-06-05 19:34 聚焦三农 -
中储棉原董事长谷玉有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2023-06-05 16:48 廉政风暴 -
武汉市副市长王清华被查
2023-06-05 15:14 廉政风暴 -
50年,从“铸炉匠”到“雕光者”
2023-06-05 14:27 中国精造 -
教育部:指导地方开齐开足科学课程,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
2023-06-05 13:26 中西教育 -
我国民用无人机首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2023-06-05 13:14 -
五部门联合发布新版“公民十条”
2023-06-05 11:25 -
商务部:持续扩大市场准入,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2023-06-05 10:44 中国经济 -
山西代县透水事故致13人遇难,16人一审被判刑
2023-06-05 10:04 -
城中村“统租改造”租客限期搬离?深圳一街道办回应
2023-06-05 09:11 -
偏远乡镇快递网点取件“二次收费”?广西河池:并不强制收费
2023-06-05 08:48 -
北大自杀女生包丽男友牟某翰涉嫌虐待罪案,将于6月7日宣判
2023-06-05 08:47 -
探访北京二手房中介门店:挂牌量达14.5万套,市场仍将筑底
2023-06-05 08:08 中国房市 -
网传两法师被举报私吞善款,五台山佛协声明:凭空捏造
2023-06-05 08:06 -
20多位专家指导天津局部地面沉降:趋势减缓,具体原因待查
2023-06-05 07:44
相关推荐 -
“今天堵汽车、明天堵化工,每一步都让世界更穷” 评论 61“西方傲慢又虚伪,而世界似乎只按意识形态行事” 评论 128“中国人很聪明,现在向他们卖车变得有点困难” 评论 266马克龙表态撤军,尼日尔:基于相互尊重的时代开始了 评论 233今起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有人“一天省下一年工资”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今天堵汽车、明天堵化工,每一步都让世界更穷”
-
事大了!俄方将向加方发出外交照会
-
乌克兰称俄黑海舰队司令遇袭身亡,俄暂无回应
-
“西方傲慢又虚伪,而世界似乎只按意识形态行事”
-
“他渡过孤独一周,召唤盟友却无人应答”
-
泽连斯基是否竞选连任?乌第一夫人回应
-
“涉及普京,他最新表态或将激怒克宫”
-
供应北美拿补贴 中韩企业合建摩洛哥电池厂
-
“中国人很聪明,现在向他们卖车变得有点困难”
-
越南要借西方开发稀土,挑战中国?
-
美国完成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 3年前采集
-
今起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有人“一天省下一年工资”
-
马克龙表态撤军,尼日尔:基于相互尊重的时代开始了
-
美国关切后,印度被迫推迟?
-
俄方: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
科索沃发生冲突致4死,武契奇: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