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49期:全球抗疫中的中国担当
观众2:主持人好,两位老师好。我叫申雯,来自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系的一名大一新生。我前段时间看到《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和意大利采取封城措施时的态度,真的可以说是截然不同。谈到中国时说我们的封城给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带来损失。而意大利是为了防止疫情在欧洲扩散,而不惜牺牲经济。想问两位老师怎样看待某些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的呢?
主持人:这位同学说到双重标准,我先引用一个网友的调侃,网友给《纽约时报》定了个名字叫“《纽约时报》,驰名‘双标’”,不是商标,是双标。
张维为:实际上西方主流媒体双重标准,已经屡见不鲜,比比皆是。说到两个地方封城的不同报道,最典型的就是对恐怖主义事件的态度,中国人被杀了不是恐怖主义,美国人(被)杀了才是恐怖主义事件;人权也是,他们侵犯人权,在阿富汗杀了这么多人,但这不是侵犯人权,而是捍卫人权;中国的任何事情都是侵犯人权,包括建方舱医院。这些事情我们见得太多了,所以我们在这个节目中总是说,不要理睬它了,把他们留在黑暗中吧。这一次我发觉随着疫情的逆转,他们自己在面临生命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有些人开始悟出来了,他们的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可能这么长以来出了很多问题了。
主持人:其实中国投入巨大能量抗击疫情,不光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了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跟国际组织之间积极合作。我们知道,国际组织的很多规则制定,都是西方社会主导的,在这个国际组织当中,西方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比如说在公共安全、卫生这一块领域?
吴凡:就我以往的工作经历来看,跟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会发现以往制定规则,更多是由西方牵头,他们有很强的话语权。但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他们看到在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药物研发领域,中国力量越来越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它就不能选择漠视了。
这次特别有体会就是,这些外国专家来自各个国家,他们回去之后也要考虑我这个国家、这个区域怎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所以刚来的时候也想来看一点,学一点什么。他们最大的疑惑就是,我能学吗,中国情况跟我们情况完全不一样。我们跟他沟通了以后,就告诉他,中国就是一个缩小的世界。我们每个省份打法是不一样的,因为处在不同的疫情阶段,不同的社会经济发达的、程度,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我们即便是同样的原则在不同地方落地时,具体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后你会发现,世卫组织联合报告里边,我们在附件里面就附了很多不同层次的案例参考,是我们给全世界贡献了中国的解决方案和路径。
主持人:前不久在德国召开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今年会议的主题叫“西方缺失”。我们也很好奇,在这样一个会上是什么样的气氛,讨论一些什么样的议题。我们马上连线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专家汤蓓。汤教授,您参加了这次的慕安会,感觉西方与会学者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整个会议氛围如何?
汤蓓: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西方学者在安全领域的前瞻性和他们的危机感。他们一直都觉得,我们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之上这套体系一定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人民都包容进来。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西方自己也认识到,它的内外都出现了很多危机和问题。比方说2008年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这套机制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市场失灵,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越来越接纳和反思凯恩斯主义。在政治上,民族主义抬头了,种族主义抬头了,连欧洲的好盟友美国也喊出“美国优先”这样的民族主义口号。所以西方也在反思,它的这套共同体,是不是有一些分裂,对“西方缺失”的认识,我觉得他们是在从根本上反思这套价值体系、治理体系的运作。
主持人:刚才汤教授说在到西方世界尤其是欧洲有自己的反思。我们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将会积极地参与世界治理的改革和建设当中,我们将以什么样的状态,在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命题之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张维为:就我自己的观察,实际上中国现在多边外交、国际组织外交方面,已经是前所未有的活跃,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但还有一块我们真的可以做得更好,就是创建新的国际组织,而且可以把总部就建在中国。这是一个新的增长点,现在很多领域内,我们是绝对领先的。比如说电子商务,我们是远远地走在西方的前面,再比如基础设施,“一带一路”证明中国庞大的基建能力。其中很多新的规则,世界上没有的。这次谭德塞反复地讲,中国的经验实际上创造一种新的标准。所以这也是咨政建言,我们可以考虑建一些新的国际组织。实际上世界上很多国家,希望国际组织建在中国;我知道联合国总部就说,我们搬到中国去吧,美国老是使坏,这个人不能来,那个人不能来。这是联合国官员跟我说的,如果特朗普再干四年,说不定美国真要退出联合国,到时候中国考虑接手。他是开玩笑地说,但确实很多国家希望新的组织能建到中国。
吴凡:其实中国可以做得更好,一个是中国人有很多贡献,我们的爱国卫生运动其实是给世界卫生组织在贫困地区消除疾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板,但是我们自己的学者没有做非常好的提炼、归纳和升华,很可惜;西方的学者就去总结了,他们今天建立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基础实践来源是什么?就是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所以我们有很多好的模式,但是需要提炼成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理解的那些规则、标准、方案,变成一个universal(广泛适用)的一个东西带出去,这是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强的地方。
主持人:新冠疫情毫无疑问给我们带来了伤痛,但是也催生了无穷的勇气和信心,而且事实上到现在已经证明中国的努力可以战胜它,所以我们也希望在跟世界分享经验的同时,也把这种信心和勇气分享给全世界。未来可能还有其他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我们一起应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韩媒:美洲多国欲向韩国学习新冠肺炎应对方法
2020-03-22 08: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彭斯及夫人将接受新冠肺炎检测
2020-03-22 08: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球确诊超30万,死亡12762人
2020-03-22 07: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军中央司令部出现新冠确诊病例
2020-03-22 07: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巴西参众议长代表国会向中方致歉
2020-03-22 07:31 -
意大利单日新增6557例 新增死亡793例
2020-03-22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塞尔维亚总统迎接中国专家,亲吻五星红旗
2020-03-22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意大利全国停止所有非必要生产活动
2020-03-22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5296例,累计确诊24148例
2020-03-22 07:11 美国一梦 -
意大利伦巴第大区:迫切希望中国医疗队接管ICU
2020-03-21 22:34 观察者头条 -
中国援助菲律宾医疗物资抵达马尼拉
2020-03-21 20:26 -
叫嚣“中国病毒”,特朗普惹上了“绿巨人”
2020-03-21 20:23 -
-
东帝汶出现首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020-03-21 19: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德国确诊病例累计已超2万例
2020-03-21 18: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女记者摆事实,当面质问特朗普
2020-03-21 18:21 观察者头条 -
美军将帮多个州改建临时医院:预计三到四周完成
2020-03-21 17: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加拿大宣布关闭加美边界
2020-03-21 16: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感染新冠病毒
2020-03-21 16: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对波音和空客双头垄断发起的挑战” 评论 180商业首飞,圆满完成! 评论 486C919今日商业首飞,130余名旅客率先体验 评论 297这次连西方国家也没站在科索沃这边 评论 345百岁基辛格:美国自诩正义,但其他国家并不买账 评论 303最新闻 Hot
-
土耳其总统大选计票过半,埃尔多安暂时领先
-
她警告:若与中国完全“脱钩”,欧洲不可能实现绿色转型
-
“减少对华依赖”IPEF达成供应链协议,美商业团体:越来越担心...
-
“对波音和空客双头垄断发起的挑战”
-
马斯克回应曾嘲笑比亚迪:现在不一样了
-
“沙特拟加入金砖银行,谈判中”
-
商业首飞,圆满完成!
-
5天来首次直接对话后,麦卡锡抢先宣布“阻止民主党人…”
-
AUKUS开展首次人工智能无人机试验,应对“新兴威胁”
-
“反对新一轮对俄制裁,匈牙利不再孤军奋战”
-
俄罗斯将驱逐数百名德国人,多在文化教育领域
-
土耳其大选第二轮投票在即,埃尔多安民调领先
-
乌军总司令发视频宣称“即将反攻”,只是个“祈祷”?
-
“我认为中美还有机会修补关系,美国首先要…”
-
美右翼组织创始人因“国会山骚乱”被判18年,自称“政治犯”
-
美安全协议引发巴新学生抗议:我们不能被欺骗和霸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