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波:拿破仑与中国、与当下的法国及与我们
最后更新: 2021-05-07 15:43:48【文/徐波】
2021年5月5日是拿破仑逝世200周年纪念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具有360年历史、享誉世界的法兰西学会(Institut de France)金碧辉煌的大圆顶礼堂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伟人,他像所有伟人一样也犯过错误,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但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的存在给法兰西民族打上其个人深深烙印并影响我们每个人今天的生活。
从年初以来,法国舆论一直在谈论拿破仑逝世200周年。如果没有疫情,今天的纪念活动肯定还会更隆重。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生前死后一直是法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或一个离不开的话题。他在滑铁卢战役中败给英军统帅惠灵顿勋爵,但打了败仗的拿破仑却比胜利者惠灵顿勋爵还要青史有名。有人说拿破仑是世界上除耶稣以外最有名的人,全世界有关拿破仑的书籍汗牛充栋,仅有关拿破仑题材的电影就有1000多部。然而,虽然拿破仑的书籍和电影让人目不暇接,但涉及拿破仑与中国的话题并不多,本人以为在此时间节点似有必要厘清一下相关史实,看看拿破仑究竟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一、拿破仑与中国
1、关于拿破仑对中国崛起的预言
绝大多数中国人了解拿破仑是因为其名言“当中国觉醒时,世界将为之颤抖”。据说,这是他在去世的前几年谈到远方古老的中国时发出的感言。这句话也通常被中国人解读为伟人对永恒中国回归历史的期许和认可。
在拿破仑看来,作为拥有几千年光辉历史和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会像其强盛时期一样早晚要回到世界政治舞台中心,而一旦回到世界舞台中心,其影响将是惊天动地的。然而,究竟拿破仑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在史学界却是个无头案。还有,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睡狮还是沉睡的巨人,史学界同样众说纷纭。因此,首先搞清楚拿破仑是何时何地、又是对谁说的显得尤其重要。
有人说,这句话是拿破仑对乔治三世派往清朝的特使马戛尔尼说的。马戛尔尼于1792年9月离开英国,1793年8月抵达天津并在日后到承德向乾隆皇帝祝八十大寿。这是历史上西方国家首次向中国派出使团。当然,对贸易立国的英国人而言,祝寿外交是为了英中通商,为此,乔治三世让代表团带去了当时西方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前膛步枪、望远镜、天文仪器、钟表等给乾隆以博欢心,从而让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和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开始互通贸易。
然而,乾隆皇帝认为大清帝国什么都有,无需要与英国人交换,会面期间双方在礼仪上也出现了芥蒂。马戛尔尼怏怏然地返回了英国。而当时,拿破仑正忙于法国南方的土伦保卫战,在圣赫伦那岛邂逅马戛尔尼根本不可能。
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中的小斯当东(图源:网易)
现在比较认可的是这句话是拿破仑对事隔20多年后英王乔治四世派遣的第二批访华使团长阿美士德勋爵说的。后者1816年2月从英国出发8月到天津。但同马戛尔尼一样,阿美士德也与大清官员为觐见礼仪闹得很不愉快,嘉庆皇帝没有接见他,只是让手下人厚礼打发这帮英国人。
1817年7月1日,阿美士德在圣赫伦那岛上拜谒其崇拜不已的大英雄拿破仑,并向他讲述其访华见闻。人们由此推断,是拿破仑在这样的场合向阿美士德感慨到,“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觉醒,世界将为之颤抖。”
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无论是在阿美士德本人的日记,还是《圣赫伦那岛回忆录》,抑或是拿破仑私人医生奥米拉所著的《来自圣赫勒拿岛的声音》与法国作家佩雷菲特在其《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都没有记述这样的话语。
但在奥米拉的回忆录中,他却清楚地记载了拿破仑三次向他点评阿美士德出使中国之事:
1、拿破仑认为,英国不应该在没有给使臣在中国礼仪问题上的授权就让其出使。拿破仑说与其如此,而还如不去。在他看来,不管一国是何习俗,只要是其国家高官对首脑的礼节,外国人跟着做就不丢脸。他表示,礼仪问题各国差异很大,如英国宫廷吻国王的手,在法国则被认为荒谬;在罗马,人们吻教皇的脚趾很正常。使臣到别的国家就该入乡随俗,阿美士德勋爵效法中国人对中国皇帝的礼节不失体面。
2、使臣并不代表君主,在协定没有批准前使臣签字没有任何效力,在礼仪上也不能等同君主,不必在上面大作文章。他认为,英国使臣的傲慢让大英帝国损失了数十万英镑,换来的是中国对英国的根本分歧和敌意。因为礼仪问题而而失去一个国家的友谊和失去巨大的商业利益是很可惜的。
3、英国人想用海上武力迫使中国人服从欧洲礼仪是个疯狂的想法,如果要用军事威胁来打开中国的大门,就会是英国人在最近几年里犯的最大错误了。虽然英国人开始时会赢,但此举同样会促使一个两亿人的国家武装起来,他们也会从法国和美国找来工匠和造船师,甚至去伦敦找这样的工匠来建中国的舰队来打败英国。
基于史料的缺乏,法国绝大多数拿破仑专家迄今普遍认为拿破仑有关中国睡狮的预言是后人加上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西方人对古老的中国总有一种神秘感,而随着传教士和使臣不断回到欧洲著书立说介绍中国,包括马戛尔尼回到英国后出版的《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欧洲人看到的中国与伏而泰笔下的中国已大不相同,他们看到更多的是晚清闭关锁国的愚昧落后。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人民又吃苦耐劳,一旦中国人觉醒,对世界必将产生重大影响。能够将欧洲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形象表达出来的则莫过于法国皇帝拿破仑了。
拿破仑基金会历史专家希克斯认为,最早出现拿破仑这句话是在1965年好莱坞电影《北京55天》。在这部讲述1900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电影中,主人公英国公使夫人提醒英国公使当心中国的义和团时说,不要忘记拿破仑曾警告过我们:“当中国觉醒时,世界将为之颤抖!”
当然,对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表述还是法国作家佩雷菲特的著作《当中国觉醒之时》,正是这本书使拿破仑成为这句名言的专利所有者。
佩雷菲特是戴高乐时期最年轻的政府部长。他70年代写的这本书是西方世界最早系统描述中国崛起的作品。出版后在西方引起了轰动,一时洛阳纸贵。一是内容新鲜,讲述了一个西方人闻所未闻的中国;二是套用拿破仑名言,让人过目不忘。但在书中,他也没有注明拿破仑这句名言的出处。后来,他又写了一本《中国已经觉醒》,同样在西方引起轰动。
我虽然不认识佩雷菲特,但对他的书在西方的影响力非常清楚。我在使馆工作时,他已逝世三周年。为感谢他为中法关系所作出的贡献,吴建民大使让我在法国企业筹资铸造了一个佩雷菲特的雕像送武汉大学。这个过程让我与佩雷菲特的子女有了许多接触,也看了他的相关书籍,再一次感受到他《当中国觉醒之时》一书在法国的划时代意义。
最后要补充一下的是,睡狮说还有一个中国版本。话说在清末民初时,国家积弱积贫,不少中国的有识之士在苦苦寻求唤起中华民族觉醒的良药,他们觉得用睡狮来形容中华民族比酣睡的巨人更有眼球冲击力,希望通过睡狮的觉醒来改天换地,实现中国人命运的腾飞。
2、关于拿破仑的中国情结
虽然拿破仑对中国的预言是个谜,但拿破仑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充满好奇和善意却是不争的史实。
首先,我们看到了他对阿美士德身上那种对中国人的傲慢持批评态度,认为英国人要适应中国礼俗而非用英国的礼仪来强迫中国人。
标签 拿破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没钱买氧气和疫苗,莫迪却要花18亿美元翻修议会大楼
2021-05-07 15:37 印度惊奇 -
“动起来吧,中国在抢我们饭碗”
2021-05-07 14:11 美国政治 -
美国的是“流星划过”,中国的就“失控砸头”?
2021-05-07 14:03 外媒看中国 -
国际奥委会:将向东京奥运代表团提供辉瑞疫苗
2021-05-07 13:51 东京奥运会 -
41.4万例,印度再创单日新增记录
2021-05-07 12: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巴西来说是好事”
2021-05-07 11:16 -
有澳媒说中方声明只是“象征性”,澳中商会听不下去了
2021-05-07 10:31 -
美国想放弃新冠疫苗专利,德国:别
2021-05-07 10: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欧盟同意邀请美国、加拿大、挪威参加欧洲防务计划
2021-05-07 09:50 -
德国反对美国放弃新冠疫苗专利提议
2021-05-07 09: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因参与罢工未及时返岗,缅甸仰光大学339名教职工被停职
2021-05-07 07:01 缅甸局势 -
世卫:印度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传入非洲国家
2021-05-07 06: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崔天凯:美国一些势力以涉疆问题为抓手从内部搞垮中国
2021-05-07 06:52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确诊49452例 死亡817例
2021-05-07 06: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改口支持放弃新冠疫苗专利,打的什么算盘?
2021-05-06 23: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这家澳造船商一边退出中国,一边在南海战略港口布局
2021-05-06 23:05 南海局势 -
耐克阿迪4月天猫销售额暴跌,李宁涨超800%
2021-05-06 22:29 大公司 -
50多艘法国渔船封锁英国港口,两国派出巡逻舰艇
2021-05-06 20:58 不列颠 -
怕被中国“卡脖子”,英国也想囤稀土
2021-05-06 20:21 不列颠 -
疫情泛滥,印度北方邦把医疗资源拨给了牛……
2021-05-06 17:07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评论 213为防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要求“加钱” 评论 211“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评论 86谈判陷入僵局,以总理:将继续开展行动 评论 112谈判陷僵局,以总理令摩萨德小组回国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以色列定居者威胁我们,不离开就会被杀”
-
“美国利用‘不成文规则’,强迫企业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册”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会回到石器时代”?气候大会上争议不断
-
“一艘美国军舰出于自卫开火”
-
以驻联合国代表抨击犹太裔索罗斯:可耻!
-
“美国防部称,我们的军火工业难以跟上中国步伐”
-
美国三位“中国通”发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
北约秘书长:要为来自乌克兰的坏消息做好准备
-
“芬兰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英国直接不想还了”
-
“令人发指”!菲律宾总统怒了
-
“78名美国军人涉嫌支持推翻美国政府”
-
“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
基辅市长“指桑骂槐”?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