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降息,给中国多少政策空间?
美联储本次降息背后,蕴含着一个现实,就是降通胀和稳就业之间,已经难以兼得。[全文]
-
被惠誉下调信用评级,美国政府很气愤,然而……
惠誉的降级也受到了很多无党派人士的赞同,他们观察到美国国债发行量的飙升,且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美国财政部预测三季度需要举债1.007万亿美元,较5月时的预测高出2740亿美元。然而问题不仅仅是债务。[全文]
-
如果美国政府这次真的违约会怎么样?
这会引发剧烈的金融市场动荡,包括股市大跌、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国政府信用评级下调等。当然,这也会倒逼美国国会议员重回谈判桌,因此即便美国政府出现违约,可能也是短时间的“技术性违约”。[全文]
-
欧美银行危机,“央妈”不是万能药
从硅谷银行的教训来看,有多道防线同时失守:银行高管没能管理好资产负债匹配和久期风险;投资人没能提前关注到银行资本不足;而监管机构在掌握大量内部数据的情况下,既没有针对性加强对硅谷银行的监管和压力测试,也没有对硅谷银行的潜在风险进行提示和预警。 [全文]
-
宏观数据平稳,未来发展空间在哪里
中国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消费市场,但是生产还是割裂的,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如果某个地方的环保标准比较宽松,使得产品的价格更便宜,从而占据了更多的市场,这会吸引更多地方放宽环保标准。[全文]
-
人民币汇率跌破6.6,原因在哪里?
中国经常项目的下滑,是中国主动去杠杆、调结构、促转型,在经常项目上的一种“映射”。但是考虑到经常项目是一个国家货币最坚实和最稳定的支撑,因此随着中国经常项目的下滑,人民币汇率自然出现贬值走势,这是人民币跟着经济基本面走的自然逻辑。[全文]
-
中央封口地方三大“钱袋子”的底气从何而来?
中央很清楚,仅靠财政一只手无法充分控制地方政府的财力,因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金融体系获取资金,但背后透支的却是中央的信用,不可任其发展。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国地税机构合并,是继“营改增”在税种上中央上收财权之后,在征管体制上进一步上收财权。[全文]
-
银行业有没有“脱虚向实”?看这5张图
如果说2017年银行业的主旋律是“监管”和“瘦身”的话,那么站在2018年年初,银行业已经有了一丝“再起航”的意味,只不过此时的银行,已经摆脱了过去的同业嵌套模式和资金内部循环,更加注重支持实体。[全文]
-
党管金融,办法可多着呢
一般而言,监管的严格程度,与监管的颗粒度粗细息息相关。近期金融领域密集的监管新政,就是在不断细化金融监管的颗粒度。而精细化管理的背后,是中央对金融领域的全面收权。这第一步,就是把金融领域洗一洗晒一晒,就像晒被子一样,拿到阳光下拾掇拾掇,主要目的是清理过去的不当得利群体。[全文]
-
央行暂停“逆周期因子”背后的心思
自2017年12月中下旬开始,人民币又迎来一波比较迅速的升值,于是监管当局又一次旁敲侧击,给市场适当降温。2018年,人民币有较强的升值动力,未来,我们有可能会多次看到监管当局的降温手段,当然现在会更加市场化。每一次降温,都会提供较好的客盘结汇窗口机会。[全文]
-
人民币外汇市场上的“昨日重现”
汇改之前的数年间,大量资金,既有实需资金,也有投机资金,借助境外低利率环境,在进行境外融资、境内回流的操作,享受境外利率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双套利。笔者感觉,汇改之前的这种境外融资、境内回流的模式,近期似有重演的可能。[全文]
-
特朗普税改已签署通过,中国跟不跟?
单看狭义口径的宏观税负,中国整体低于美国,但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高于美国;而镜子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税负压力明显低于美国。遗憾的是,中国税收结构中重企业、轻个人,重间接、轻直接的格局暂时不会有变化。[全文]
-
展望2018:结构分化的新时代,风口在哪里?
今年,结构分化是一个热词。过去主要是市场在讲结构分化;但随着前几天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结构分化已经引起高层的高度关注,并成为未来宏观调控的基础,未来将是高层讲、部位讲、地方政府讲。结构风化是一个新时代,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全文]
-
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房产税会来吗
本次政治局会议的通稿中,所提出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就意味着,今年是宏观调控的加码阶段,明年是宏观调控的维持阶段,继续加码的空间不大,但是也不会放松。[全文]
-
为穷人呐喊赚面子,给富人减税赚里子,特朗普税改666
企业税收体系非常复杂,因为牵扯到地方政府的各种减免、返还等等,网上流传的一些企业国际税负的比较图,一般而言都不准确。而且企业经营还有其他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劳工政策、环保政策等等,这两方面美国并不友好。[全文]
-
淡化GDP目标后,中国如何“二次创业”
淡化GDP增速目标是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的,如果把中国看成一个大公司,淡化GDP增速目标,有点像公司KPI考核体系中年度收入考核不再占大头。这在初创公司中很常见,可以看出,中国淡化GDP增速目标,有点站在新起点开始二次创业的意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