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称瞄准俄罗斯“经济大动脉”,美国真掐得动吗?
最后更新: 2022-03-13 10:11:54【文/观察者网 童黎】“许多国家习惯卑躬屈膝,但俄罗斯不能活在如此屈辱之下。”面对大规模制裁,俄总统普京3月10日仍然坚信:“我们能克服所有困难”。
俄乌冲突2月24日全面升级以来,从石油到猫,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系列制裁剑指俄罗斯方方面面,心中各有算盘。
本周,拜登政府带头对俄大打“能源牌”,扬言“瞄准俄罗斯经济的大动脉”,进一步加剧油价上涨态势和国内通胀,欧盟与英国等盟友反应不一。在美国一直努力进入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情况下,严重依赖俄能源的德国仍旧承认: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德国将寸步难行。
事实上,一边出口一边进口,美国自己也正忙着问他国要能源,哪怕是“关系并不融洽”的产油国。
那些非常注重“形象塑造”的跨国能源企业,倒是迅速与俄“割席”,甚至早于政府官方表态。只是有企业不但没什么实质性操作,还因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遭广泛批评。
然而被美国“瞄准”的俄罗斯能源产业,韧性如何?这“俄罗斯经济大动脉“,美国真掐得动吗?观察者网为此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乾。他表示,西方企业与俄罗斯的“脱钩”自2014年就已开始,俄罗斯实施了大规模的进口替代战略,在中短期前景中能够保障正常生产运营,只是产业升级等可能面临挑战。
刘乾并不认为目前俄能源产业遇到不可承受之压,它不可能被完全排除到市场之外,“你到哪也找不到如此巨量的填补空间”,或者这样做需要非常长时间。
“反而,西方越是禁运,越是激化局势,那么油价会涨得越高,俄罗斯出口一桶油的收入就会越高。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件非常悖论的事情。”另外,即使“能源战”短期利好比较边缘的能源产出国,油价上涨也可能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发展。能源转型的周期可能会缩短,“去化石能源”的时代也可能提前到来。
专家还表示,中俄能源合作本身就在稳步推进中,它是由双方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和经济上的互补性造成的。所以从供应角度来看,它应该是稳定的。
而随着事态发展,制裁俄罗斯的西方联盟中,也渐渐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俄罗斯超伊朗成全球受制裁最多的国家 数据源自:Castellum.AI 制图/观察者网 李一帆
跨国能源企业率先与俄“割席”,却无实质性操作
放话“瞄准俄罗斯经济大动脉”,美国政府3月8日突然正式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英国迅速跟进,称将在2022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石油和相应产品。
欧盟并未紧跟,但欧委会同日提议在今年削减2/3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
但比欧美官方表态更早的,是一些大型跨国能源企业。英国石油公司、壳牌公司等要么宣布退出在俄业务,要么停止跟俄罗斯合作的项目,或者不再投资新项目。
它们表现“果断”,但“说易行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乾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指出,国际大型能源公司非常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压力不仅来自于政府,更多来自于公众。这是他们迅速对俄乌冲突作出表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各家声明内容都不太一样,目前暂时没有看到它们做出实质性的操作:
“第一,退出合作需要出售股份,但目前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俄政府采取了比较坚决的回应态度,禁止这些公司退出。”
“第二,退出程序非常复杂,包括进行资产估值,履行一系列法律程序,还需要得到各方面股东同意。更麻烦的是,连很多大型西方会计师事务所都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所以,我不认为这个‘退出’过程会非常快完成。”
在宣布撤出俄罗斯几天后,欧洲最大的石油巨头壳牌4日以创纪录的折扣价,购买了一批俄罗斯的原油,并有望从中获利2000万美元,招致广泛批评。乌克兰外长库勒巴讽刺:“你不觉得你买的石油里有乌克兰人血的味道吗?”
3月5日晚,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在社交平台上质问壳牌
壳牌先是自辩“俄罗斯石油在全球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替代品相对缺乏”;后来又为这笔生意道歉,称将分阶段退出俄罗斯所有油气项目。公司从剩余俄罗斯石油中获得的利润,都将流入为乌克兰人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的基金。
3月10日,壳牌表示,由于停止在俄各项业务,公司面临4亿美元的潜在减值。
不光对付俄罗斯,美国还打欧盟的主意
欧美尽管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站在同一条战线,但对于俄能源,它们的悲欢并不相通。
美国被外界认为能够实现能源自给,从俄罗斯的进口也只占消费量的很少一部分。英国的情况基本类似。
欧盟就不一样了。
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能源供应国,提供了欧盟超过40%的天然气,超过四分之一的石油进口和近一半煤炭。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承认,“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德国将寸步难行。”
若要削减2/3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专家分析,这约等于1000亿立方米,欧盟很难从某个单一渠道获得如此大体量的替代能源。
而且天然气产品运输灵活性不足,管道固定,液化天然气也并非随便找个码头就可以卸货。产气国比产油国更加集中,天然气出口国也没有石油出口国那么多。
更何况,欧洲不光要找替代的天然气供应商,还必须削减自己的消费量,为此进一步发展它的可再生能源,甚至恢复使用一部分核电和煤电。
此番带头禁止进口俄能源的美国,一直在努力进入欧洲天然气市场。
刘乾评价,美国现在也有着商业上的考虑,制裁有助于它加强与欧盟的能源关系,在市场份额上进一步取代所谓“不安全的”俄罗斯天然气。
既然美国能源自给,为什么还要进口?专家介绍,因为美国是一个贸易体系非常发达的国家,它会根据贸易条件的便利性,来选择进口或者出口,找到更有利的方式。
而且,这并不代表美国对油气价格不敏感。它是世界上能源消费最为“奢侈”的国家之一,能源价格上涨,对于美国通货膨胀、居民日常生活等有很大影响。
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之王”,原油价格异常敏感。自上月24日以来,全球油价涨幅一度达30%以上,令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触及每桶139美元。美国汽油平均价格自2008年以来,首次突破4美元/加仑。
美国物价持续上涨,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7.9%,再创40年以来新高。
3月10日,美国洛杉矶,广告牌上显示的汽油价格。 图自澎湃影像
拜登10日发声明,将国内高通胀水平归咎于“普京涨价”(Putin's price hike)。但普京表示,美国的高油价和高通胀率源于他们自身错误,美国政府“再次欺骗自己的民众”。
11月国会改选将近,美国油价上涨以及对其他商品成本攀升的担忧,可能会令拜登政府和在参众两院仅占微弱优势的民主党处境更加艰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童黎 
-
拜登再批2亿美元对乌军援,俄副外长:或打击运输车队
2022-03-13 10:06 乌克兰之殇 -
深夜,美驻伊拉克领馆和美军基地附近突遭导弹袭击
2022-03-13 09:03 伊拉克局势 -
世界进入“后西方、后美国时代”,这个定性非常重要
2022-03-13 08:47 这就是中国 -
美国新增确诊21020例、死亡581例
2022-03-13 08:43 抗疫进行时 -
乌克兰谈判代表:乌俄正趋于就签署全面和综合协议达成妥协
2022-03-13 08:26 乌克兰之殇 -
吉林省新增本土“1412+744”
2022-03-13 08:18 抗疫进行时 -
泽连斯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约1300名乌军阵亡
2022-03-13 08:14 乌克兰之殇 -
俄方:扎波罗热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仍由乌方人员管理
2022-03-13 07:40 乌克兰之殇 -
中国第二批援乌人道主义物资运抵匈牙利,将于13日送达
2022-03-13 07:40 乌克兰之殇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所有场馆赛后将对公众开放
2022-03-13 07:40 北京冬残奥会 -
法德领导人呼吁俄立即停火 与俄立场冲突明显
2022-03-13 07:31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耶路撒冷可以成为俄乌谈判地
2022-03-13 07:25 乌克兰之殇 -
阿富汗:希望尽快就喀布尔机场运营与土耳其、卡塔尔达成协议
2022-03-13 07:19 阿富汗 -
乌克兰:暂时禁止出口所有类型的化肥
2022-03-13 07:19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外长承认“犯了大错”
2022-03-12 23:08 乌克兰之殇 -
-
马克龙吐槽约翰逊:总想装老大
2022-03-12 22:32 乌克兰之殇 -
中印第十五轮军长级会谈:同意保持西段地区一线的安全与稳定
2022-03-12 21:21 龙象之间 -
俄航天局负责人:制裁或致国际空间站坠毁
2022-03-12 20:48 航空航天 -
“拜登为乌克兰分心,让中国在中东有机可趁”
2022-03-12 20:39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最高50万,公安机关悬赏通缉10名缅北电诈头目 评论 195“他告诉以色列:一个月内结束” 评论 143中国海警:菲船只故意冲撞我海警舰艇导致发生剐蹭 评论 376深陷“反犹”风波,超70名美议员要求她们立即离职 评论 287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他说:希望哈马斯加入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巴总理:希望哈马斯加入
-
加沙高校又有学者遇难,曾将哈马斯突袭比作“华沙犹太人起义”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
“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
伊朗宣布“发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
“请安理会行动…”以色列:辞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