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飞龙:爱国者治港,香港明天更好
最后更新: 2022-12-31 18:33:50【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田飞龙】
李家超任内首次述职获得中央全面肯定,习近平主席称赞其展现出“爱国者治港”新气象。在履职半年多时间里,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展现以结果为目标的新管治哲学,着力打造贤能有为的政府形象与能力体系,积极回应习近平主席七一香港讲话提出的“四点希望”。
针对黎智英辩护权案引发的香港国安法司法偏差与法律漏洞,李家超即时向中央政府提交专门报告并提议释法,显示出行政主导的能动性及“爱国者治港”的忠诚有为风格。针对修例风波与疫情肆虐引发的香港国际地位与优势的波动,李家超积极展开国际化联络互动,在国际社会宣介香港营商环境与香港发展机遇。这些是2022年新选制下呈现的“爱国者治港”的新气象,也是香港民主法治体系的新秩序。
12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新气象来自于新选制的制度优势及中央对“一国两制”完整法理原则的追溯与践行。新一届特区政府体现了新选制的爱国与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优势。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以“爱国者治港”为选举原则和管治原则,香港特区政府告别了“忠诚赤字”,爱国爱港力量更加自信和完整地掌握香港管治权,更加真诚和精准地实施“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并与香港社会基础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互动整合。制度与管治的更新,将原本对立的爱国与民主结合起来,塑造了香港政治新生态和新气象。
爱国者治港的贤能深化与管治哲学的结构调整是香港管治改良进展的具体路径。习近平主席提到的“爱国者治港”新气象,是香港管治完成忠诚度的底线建构之后,进一步展现出来的贤能化的自我塑造与调整,对标国家主体战略,聚焦香港深层次矛盾问题,综合回应和解决香港安全与发展相协调的难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李家超提出以结果为目标的管治哲学,追求打造适应香港新形势与新发展要求的有为政府,并在首份施政报告中予以落实。新选制及中央对“一国两制”长期坚持的政治再承诺,塑造了中央与特区政府之间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和信任关系,香港特区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和转化中央大政方针,包括对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贯彻,这可以确保香港在“一国两制”轨道上行稳致远。
“爱国者治港”的顺利展开,与新时代的整体进程及其制度逻辑是紧密呼应的。新时代的主题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国”内涵与目标的时代化及其深化,必然对“两制”及香港制度与发展带来更高期待和要求。国家主体战略对香港有具体角色规范的设定,对香港承担的联系内地与世界市场的具体功能进行了序列化和强化,为香港发展提供了新的纲领指导。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成为香港融入发展的战略承载和具体路径,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八大中心”目标成为香港固有优势和新发展优势的权威整合体系,百年大变局下中国所处的全球合作与涉外斗争的战略态势,决定了香港更加凸显的桥梁纽带作用。
整体来看,2022年是香港“一国两制”认同深化与转型发展的关键年份。
其一,从“五十年不变”到“长期坚持”,中央的政治顶层设计与表达为香港带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稳定性,也为国际社会信任和投资香港带来利好信号。
其二,香港安全法治进一步巩固。香港国安法继续深化实施,国安判例法逐步积累,国安法治教育稳步推行,香港本地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检讨和修订有所进展,国安法释法动议进一步释放中央在维护国家安全层面的法治决心和责任感。安全法治的制度巩固,为香港新发展提供稳定的规范保障,并对香港营商环境的优化起到支撑作用。
其三,疫情防控因地制宜,内外通关有序实现。香港的现代化本质是全球连通性,香港防疫路线在“一国两制”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统筹实现了疫情防控与经济民生可持续性的平衡,并在中央支持下优先与海外通关,积极与内地通关。全面通关的有序实现,彰显了香港本质与活力的回归,也体现出中央对香港自治的尊重和支持。
其四,融入式发展的政策驱动与深化。2022年,中央在已推出的“横琴方案”、“前海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南沙方案”,聚焦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及创新科技的政策突破,为香港发展带来新动能。
其五,全球化内涵与功能的进一步增强。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对此深有共识并倾向于增强香港国际地位。香港在疫情受控条件下积极举办国际活动,宣介香港优势,组团出访深化香港对外经贸网络,中央支持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提升香港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与角色。香港的全球化内涵出现了连通西方及对接“一带一路”的新的发展与深化。
其六,习近平主席七一香港讲话及二十大报告港澳专章,对“一国两制”与香港地位提供最为权威的判断、保障和指引。
众多香港社团和市民举行活动,支持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图片来源:中新社)
回顾近些年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转型过程,“一国两制”的政治智慧与制度活力得到了更好理解与发挥。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中央和香港特区共同努力推动香港治理和发展的制度检讨和政策优化,其中“由乱到治”体现了稳定性逻辑,香港国安法与新选举制度起到关键作用,而“由治及兴”体现了发展性逻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及国家十四五规划起到引领作用。
香港的新发展是双重内涵与丰富完整的谱系,一方面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家的主体经济战略中积极参与和转化自身优势,为国家发展作出独特贡献,为自身发展开辟增长点与新空间,而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探索和扩大香港的国际联系,做连接内地与世界市场的独特桥梁纽带。
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面临百年大变局下的机遇和挑战,既不能固步自封于依赖西方的传统联系及产业基础,也不能简单朝着“内地城市化”方向演变,而是维持“一国两制”下的战略与制度杠杆角色实现最佳发展。
路线确定之后,人才是关键。“一国两制”是香港发展的最大制度优势,而人才政策成为支撑发展体系的重要因素。香港需要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提升人才培养和支持的过程思维和长期支持的战略设计,并注意激发和引导青年人的创业及创新活力。
展望2023及香港未来前景,笔者以为:香港的未来取决于民族复兴的结构性进展和中国走向世界的稳定性成效。香港必须将自身命运和发展牢固锚定在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上,才能更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效能及用好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的各种政策优惠。香港的未来会是安全与发展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对中国与世界体系的沟通互动起到更加深化及建设性的作用,并为自身全球化内涵的深化开辟新境界,书写新篇章。
香港的未来客观上还将面临百年大变局带来的矛盾斗争及风险挑战,内部的安全风险及本土势力的间隙性挑战不容忽视,香港国安法与新选制的本地认同仍需深化,而来自外部的干预、制裁和长臂管辖更是具有严重威胁性,需要香港与中央共同采取反制行动维护合法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一网民连咳三天咳断肋骨?苏州通报
2022-12-31 16:58 网络谣言 -
两部门:指导农村地区应对岁末年初人群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挑战
2022-12-31 15:53 抗疫进行时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着力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2022-12-31 15:26 抗疫进行时 -
湖北等地倡议康复者献血:恢复期血浆可救治重症患者
2022-12-31 15:24 抗疫进行时 -
新冠病毒是否攻击生殖系统?专家解答
2022-12-31 15:17 抗疫进行时 -
禁产水银体温计后,只能用又贵又不准的电子体温计?先别慌…
2022-12-31 13:57 -
海南疾控第二轮问卷调查:城市感染率40%,农村24%
2022-12-31 13:44 抗疫进行时 -
人民日报工作室采访张文宏:重申奥密克戎“会咬人”
2022-12-31 13:23 抗疫进行时 -
辉瑞新冠口服药在上海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用
2022-12-31 11:50 抗疫进行时 -
南水北调集团列入国资委监管,央企户数增至98家
2022-12-31 11:20 观网财经-宏观 -
统计局:12月制造业PMI为47%,继续下降1个百分点
2022-12-31 10:23 观网财经-金融 -
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驻港国安公署、香港特首表态
2022-12-31 09:53 香港 -
院士团队参与研究:春运城乡流动性将极大影响疫情走向
2022-12-31 09:17 抗疫进行时 -
血氧仪涨价、断货,多地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2022-12-31 08:46 抗疫进行时 -
国资委:推进双碳,要坚持先立后破
2022-12-31 07:37 能源战略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50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2022-12-31 07:1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2023年1月7日
2022-12-30 22:57 抗疫进行时 -
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名单
2022-12-30 22:51 -
新任外交部部长秦刚致辞
2022-12-30 21:40 中国外交 -
上海警方抓获多名殡葬“黄牛”
2022-12-30 21:34
相关推荐 -
“俄军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评论 288亚运会首金!中国赛艇队姑娘夺冠 评论 62开幕式总导演:我们选择的点火方式是充满自信的表达 评论 95习近平宣布杭州亚运会开幕 评论 65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评论 113最新闻 Hot
-
被拜登爽约过的他们将缺席此次峰会,美方“失望”
-
“不该对乌开出空头支票,除非...”
-
美外交官认了!“是五眼联盟...”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
“拜登已对泽连斯基承诺,将提供远程导弹”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
“俄罗斯明年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至GDP的6%”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