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当“黑船”与“大白舰队”结成战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全球有为数不少的军用和民用航天发射活动进入到媒体的视野中,其中与当代军事领域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悄然进行的高超声速武器竞赛。一方面,英国《金融时报》在10月16日刊发独家报道,炒作中国进行所谓的“环球高超声速武器”试验,另一方面,美国在本周密集进行了两次高超声速武器试验,结果却是意味深长的一成一败;与此同时,中俄海军庞大的“联合舰队”通过津轻海峡进行了“环日”航行,无疑反映了东亚海权发展的一些新变化。
“全盘押上”的美国高超焦虑
本周,美国连续进行了两次高超声速武器的相关试验,一次是在10月20日,美国海军和陆军在位于弗吉尼亚州、隶属于NASA的瓦罗普斯飞行研究所进行了一次高超声速武器的测试,试验获得了成功。
美国海军在声明中表示,这是美国海军设计的通用高超声速导弹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它展示了先进高超声速技术的可靠性,以及原型系统在真实操作环境下的情况。根据相关声明,这次试验的是用于美国海军的“常规即时打击”系统(CPS)和美国陆军“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RHW)系统提供高超声速打击能力的产品,不难推测,此次测试的主要产品就是前述两款武器通用的高超声速战斗部。
陆海军使用相同战斗部,只不过根据载具不同助推器不同 图源:社交媒体
而另一次试验则在10月21日于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航天发射场进行,但试验却蒙受了失败。按照美方的说法,发射高超声速武器的助推火箭在启动并且离开发射架后失效,导致试验失败。尽管美方表示发生事故的助推器仅用于测试目的,并非高超声速系统的一部分,但美国相应高超声速系统研制的进度受此影响往后推迟显然很难避免了。
有趣的是,美方并未公布此次失败的试验到底属于哪一个项目,外界只能从发射场地以及美国现有高超声速武器研制计划里推测,失败的是由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导研制的“陆基作战火力”(Operational Fires)高超声速武器系统,这是一款预期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陆基中程打击武器,预计在2030年之前投入使用并进入部署状态。
这一成一败之间,美国的高超声速武器研制似乎进展还行,毕竟试验失败本来也是科技攻关的正常组成部分。高超声速武器技术难度高,试验风险大,试验失败多一点本来也说得过去,但美国最近在高超声速武器试验领域的几项失败总给人一种吃了苍蝇一般的苦恼——
之前美国空军两次试验AGM-183A空射高超声速武器都没有成功,问题都出在和系统核心的高超声速无关的部分:2021年4月的试射中,导弹因为未能与挂架分离而未能从承担测试的B-52轰炸机上发射;7月的试射虽然成功分离,但助推器点火失败,导弹如同秤砣一样砸向地面。
此次由于助推器故障导致试射失败也是一样,试验本身并不能说明美国的技术不行,但试验目的没有达到,不但新装备研制推进不下去,连试验失败本身都会被媒体拿来说事儿看笑话。
发挥人等等等等等装备的优良作风 图源:社交媒体
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美国虽然很早就开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但在早期几个试验性项目无疾而终后,由于中俄在这一领域的不断研究和自身后续研发的无动于衷而逐渐落后。当中俄一系列高超声速武器投入实际运用后,美国军方才惊觉自己再次陷入“卫星时刻”,从而奋起直追。也正由于美军在这一领域要填补的空白太多,眼下美国启动的高超声速武器项目才会“琳琅满目”。
按照美国国防部提交给国会的报告显示,目前美国共有7个正在进行的高超声速武器项目,不仅涵盖陆海空三军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也包含了当代高超声速武器技术难度各异的几条不同的技术路线,既有难度极高的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驱动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也有与中俄现役新装备同步的滑翔体高超声速武器,还有相对保守,但胜在技术难度较低的传统双锥体高超声速武器。虽然外界不时有对美国高超声速武器研制力量分散,各军种高超声速武器争夺军费资源的质疑和批评,但对于美国目前急于扭转技术劣势的情境看,大力投资,多方下注,全面押上,才是风险最小的做法。
空射滑翔体、陆射双锥体都一齐上马 图源:社交媒体
不得不说,这种思维和做法非常“美国”,也确实是美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超级大国在历史上多次逆势追赶的过程中屡试不爽的策略。二战初期美国在坦克等技术装备落后于德国,冷战初期美国在航天科技领域被苏联压制的时候,美国都是用这种大量投入,穷举选择,自由发展,择优而用的方式最终扭转态势。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美军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的研发在这一策略下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美国海军的“常规即时打击”系统(CPS)和美国陆军“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RHW)系统共同使用的高超声速载具几次试验都相对顺利,尽管其在技术原理上是比较低级的双锥体弹头设计,水平上与中国已经服役的东风-17这类滑翔体设计的产品还存在代差,但差总好过没有,至少面对美国国会的质询,国防部手里多少能拿出些武器来应付。
美国空军的AGM-183A高超声速武器和此次失败的“陆基作战火力”系统虽然到现在也没有正式进行高超部分的试验,但在技术上都使用了滑翔体设计,只要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项目取得了关键性进展,美国高超声速武器在面上就能正式和中俄“等量齐观”。
当然,还有吸气式超燃冲压这种“旁门左道” 图源:社交媒体
然而在当代这种技术发展策略是否还能如以往这样奏效,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毕竟这样的策略所依赖的,一方面是超强国力支持下大规模的持续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则是相关科研机构有正常的研究能力,将投入的资源以相对稳定的比例转化成研究成果。
但在眼下的美国,前者虽然在绝对数上依然可算“大规模”,但可能的增量越来越有限,尤其在美国2020和2021年连续遭遇史上罕见的高财政赤字的情况下,将大笔资金继续投向国防科技领域的可能性要受到怀疑,而美国长期的去工业化如今也影响到了美国的科研机构在进一步取得技术新进展时的效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世纯 
-
国防部:中俄两军首次海上联合巡航
2021-10-23 15:26 中国海军 -
美中央司令部:美军空袭叙利亚击毙基地组织高级领导人
2021-10-23 08:31 -
海军首次高桩式码头爆炸毁伤试验成功
2021-10-22 19:19 -
美高超声速导弹试验再次失败
2021-10-22 14:06 -
魏凤和同阿根廷防长通话
2021-10-22 09:38 中国-拉美 -
五角大楼:美军成功进行三项高超音速武器部件测试
2021-10-22 07:17 -
中俄海军10艘舰艇组团“绕日”?
2021-10-21 23:21 日本 -
苏-30设计师去世,曾为中国研制出口型战机
2021-10-21 19:23 -
朝鲜:新潜射导弹不针对韩美
2021-10-21 18:23 朝鲜现状 -
飒出天际!陆军首批女飞行员亮相
2021-10-21 17:36 -
印军一架幻影2000坠毁 飞行员弹射生还
2021-10-21 16:10 印度惊奇 -
中国新高超音速武器颠覆战略稳定?美媒降温
2021-10-21 14:32 凉战 -
朝鲜使用潜艇试射新型潜射弹道导弹
2021-10-20 10:03 朝鲜现状 -
朝鲜试射导弹,美军回应“不痛不痒”
2021-10-19 21:25 -
北约秘书长:未来10年需“关注”中国崛起
2021-10-19 15:09 -
伊朗参谋长:已采购俄制战机和武装直升机
2021-10-19 11:26 伊朗局势 -
18日解放军空军2架次飞机进入台湾岛“西南空域”
2021-10-19 11:08 台湾 -
“卡尔·文森”号进入印度洋 太平洋又现航母真空期
2021-10-19 09:40 -
韩军方:朝鲜疑似发射潜射导弹
2021-10-19 09:38 -
首次!中俄海军10艘舰艇浩浩荡荡通过日本津轻海峡
2021-10-18 22:48 中俄军演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基辛格是一面镜子,今天的美国政治精英却走偏了”
-
“我们在欧亚非交汇处,能帮中国”
-
奥地利外长欢迎拉夫罗夫:一起谈谈,西方不能怕
-
“美西方找不到他这样的人了,影子都没见到”
-
反华议员又搞事:除非中国交出TikTok算法,否则…
-
普京哀悼基辛格:睿智、务实且有远见的政治家
-
美司法部指控印度官员雇凶暗杀:杀手其实是美国卧底
-
“在中国发展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大众需要迎头赶上
-
基辛格逝世,官网悼文11处提到中国
-
“在国内卖2000,在美国卖6万,价格依然能打”
-
连续三年!“韩国第一名被中国夺走”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韩国仅得29票,他们怒了
-
“为什么澳大利亚军舰要去东海?中方采取的行动非常专业”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