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留给中概股的时间不多了?东方证券邵宇:建议开辟“绿色通道”吸纳优质资产回流
最后更新: 2022-05-28 12:19:04【导读】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建议,由交易所牵头,成立应急工作小组,联合国内头部证券公司和律师事务所,加强与中概股公司高层的沟通,开辟“绿色通道”,探索科创板吸收美股中概股回流机制。大市值公司回流科创板有助于建立示范效应,助力科创板健康发展。
【采访/周毅,编辑/周远方】
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26日报道称,在中概股退市问题上,“中美双方现在只剩几周时间来达成协议”。文章称,虽然中国方面传递出积极信号,“磋商进展总体顺利”;但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该报表示,双方仍在接触中,“现在就最终协议做出猜测为时过早”。
目前有超过250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按照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上市企业如果连续三年使用未经PCAOB审查的审计机构,将会面临交易禁令。这意味着2024年可能会出现中概股因为进入HFCAA名单,从而面临退市的情况。
《华尔街日报》称,但最新情况是,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将三年的退市观察期缩短为两年的法案,美国证监会(SEC)主席根斯勒(Gary Gensler)也支持缩短之后的时间表。如果该法案落地,同时中概股企业的审计底稿依然无法按照美国方面的要求接受监管,那么相关中国公司可能会在2022年年报公布后,从2023年3月起开始被摘牌。
《华尔街日报》表示,“即便中国在一些问题上做出前所未有的让步,这也可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有知情人士对其表示,如果达成协议,PCAOB需要数月时间来进行检查,实际上留给中美双方进行磋商谈判的时间仅剩几周。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如何看待中概股目前在美国市场上的处境?在海外资本市场的诡谲变化中,国内资本市场未来将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动能?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该如何把握“稳”字诀?
5月26日,观察者网对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进行了采访。
观察者网:审计监管问题,尤其是可能涉及大量敏感信息的审计底稿,是中美此番争议的焦点。
今年3月以来,中美双方都释放了不少跨境监管合作的积极信号。不过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只是名义上对所有非美国本土企业“一视同仁”,综合美国国会在急于推动“缩短退市观察期”等立法方面的动态来看,还是可以看到美方对中概股以及中国的“特别关注”。
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看待目前中概股遭遇的危机?
邵宇:中概股退市风险问题,其实可以追溯到2018年开打的“中美贸易战”。
2019年初,美国国会开始渲染关于加强对中国公司审计的法案,直到2020年底在国会通过,即所谓《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在立法方面,2020年美国参议院还通过了《中国公司监督法案》(Chinese Company Oversight Bill),旨在加强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进行审查,其中包括财务审查和独立性审查。
中概股为什么会在美国资本市场上遭遇集体信任危机?
很多人会想到曾自曝财务造假的瑞幸咖啡。瑞幸曾经创造了成立十八个月即上市的记录,同时它也创造了上市一年零一个月即退市的记录。在中美关系紧张时,瑞幸财务造假这一单一事件,可能会被无限放大。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美股中概股集体遭受信任危机,这件事要负一定的连带责任。
但需要注意的是,“瑞幸事件”其实只是导火索。
瑞幸刷新了此前拼多多、趣头条创造的赴美上市最快记录 社交媒体截图
早在2018年12月,SEC和PCAOB就已经向投资者发出联合警告,称美国监管机构在试图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上市公司进行监管时面临挑战。2019年,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在《华尔街日报》上发文称,已经引入新的“公平法案”(Equitable Act),意在改变美国资本市场监管的“双重体系”。虽然名义上该项法案是要求中国公司与其它在美上市的公司遵守共同规则,但事实上中国公司还是可能遭遇“特殊待遇”。
从“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的口径来看,他们建议披露的信息包括:中国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包括直接补贴、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等);提供这种支持的条件(例如出口业绩、从特定的当地生产商采购要求、指派党员或公职人员担任公司职务等),以及公司内部的党委和党员情况(包括职务、职责、政府公职经历)等等。
结合其中部分在美上市公司来看,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含有非公开的、甚至是非常敏感的信息,比如战略能源储备、油气储能等等,它们往往关乎国家利益甚至国家安全,不是可以轻易公开的内容。这也是中美双方众多分歧之一。
在美股中概股面临“退市风险”背后,更多的还是国家发展问题。
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具体产业上,中国的高速发展已经让美国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方面。不难发现,在中美竞争难有转机的背景下,在“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信念支配下,任何威胁美国经济领导地位的实体,都可能受到美国当局的特殊对待。
就这些产业而言,它们的发展过于依赖海外资本或资本市场,以及国内的市场或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和保护。因此在中美紧张关系之下的“跨境审计风波”中,包括大量互联网企业在内在美上市中概股,非常容易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毅 
-
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同意将符合条件的ETF纳入互联互通
2022-05-28 09:12 观网财经-金融 -
连续11个涨停板,牛股“中通客车”遭深交所重点监控
2022-05-27 23:20 经济晴雨表 -
美国营收占比最高,杨元庆:中国供应链不断,我们的贡献就不会断
2022-05-27 23:15 观网财经-科创 -
李书福控股的亿咖通拟赴美上市,估值逾38亿美元
2022-05-27 22:58 观网财经-汽车 -
印度想当“世界药房”?先摆脱对中国原料的依赖
2022-05-27 22:06 观网财经-海外 -
一季度“增长放缓不可避免”,拼多多继续重投农业
2022-05-27 22:0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普京签署临时性规定,俄公司可用卢布对外国版权进行付款
2022-05-27 21:26 俄罗斯之声 -
陆铭:对于统一大市场,需要澄清两个误解
2022-05-27 20:27 观网财经-宏观 -
四部门:免除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
2022-05-27 19:17 观网财经-宏观 -
曾经被骂割韭菜的瑞幸,真的成了一家好公司?
2022-05-27 19:03 观网财经-消费 -
独家探访恒驰体验中心:这样的恒大汽车谁来买单?
2022-05-27 14:28 观网财经-汽车 -
马斯克:美国确实接近衰退,可这是件好事啊
2022-05-27 14:28 观网财经-海外 -
上海破产法庭建立企业破产预重整制度,减少企业破产清算风险
2022-05-27 14:01 -
被曝“反告大陆官方”,张庭:尊重并相信祖国的法治环境
2022-05-27 10:53 观网财经-消费 -
前4月规上工业利润增3.5%,4月同比下降8.5%
2022-05-27 09:55 中国经济 -
百度“马拉松式”研发背后:营收结构调整,智能云潜力爆发
2022-05-27 09: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索罗斯:欧盟再咬咬牙,俄罗斯天然气快没库容了
2022-05-26 23:36 观网财经-海外 -
阿里“求稳”:单季营收增长9%,强调降本增效
2022-05-26 23:2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比预期的还差:美国第一季度GDP下修至-1.5%
2022-05-26 23:25 观网财经-海外 -
黑芝麻牵手江淮,国产芯片抢滩前装市场
2022-05-26 22:11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商务部长王文涛当面对欧盟表达强烈不满 评论 57美越F-16军售大单能成吗?对中俄有何影响? 评论 316“中国伟大又谦逊,感谢中国网友关心” 评论 195中欧同意建立出口管制领域对话机制 评论 132“今天堵汽车、明天堵化工,每一步都让世界更穷” 评论 165最新闻 Hot
-
宁德时代迎面撞上美国政治风险
-
“展现中国技术自给自足雄心,华为又给苹果压力了”
-
美越F-16军售大单能成吗?对中俄有何影响?
-
“正讨论建立对华热线”
-
以牙还牙?俄罗斯宣布通缉
-
“到2027年,法国将生产至少100万辆电动汽车”
-
“中国伟大又谦逊,感谢中国网友关心”
-
古巴驻美使馆遭恐袭?白宫回应
-
愈演愈烈!加拿大摊上事了
-
“今天堵汽车、明天堵化工,每一步都让世界更穷”
-
事大了!俄方将向加方发出外交照会
-
乌克兰称俄黑海舰队司令遇袭身亡,俄暂无回应
-
“西方傲慢又虚伪,而世界似乎只按意识形态行事”
-
“他渡过孤独一周,召唤盟友却无人应答”
-
泽连斯基是否竞选连任?乌第一夫人回应
-
“涉及普京,他最新表态或将激怒克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