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克疾:借钱也要搞开发,印度也想做“基建狂魔”!
关键字: 印度莫迪莫迪改革印度基建观视频国际油价【文/毛克疾】
对印度的宏观经济来说,通货膨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但是在印度,通货膨胀,最大的两个关键性影响因子并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往往是体现出一种像类似于运气的成分在内。
第一个是油价。
油价一起来,就会对印度产生很强的输入性通胀。输入性通胀一起来,第一,国内的通货膨胀起来了;第二,东西贵了,政府为了保持政治影响力就得补贴,所以政府的支出增加了,很多时候表现为政府的财政赤字增加了。进口的东西价格贵了以后,经常性的账户就是贸易的赤字又增加了。与其相反,如果突然一下国际油价下跌,这三个问题就同时都消失了。
因为印度大量依赖原油进口,它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也是比较弱的,也没有石油定价权。所以说影响油价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运气因素了。
而莫迪的运气就非常好,他上台以后油价就大跌,2014年最低的到二十几、十几美元都有。这样一来常年困扰印度的三大问题——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贸易赤字,瞬间都解决了。所以大家都觉得莫迪是很神奇的人物,他不知道怎么就做成了,其实这是一个重要的运气性因素。
另外一个运气性因素就是印度的季风降水。
印度这个国家跟咱们没法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所以就出现了水一多就洪灾,水一少就旱灾,导致农产品的产量极不稳定。
印度这个结构又决定了大部分的人是农民,大部分人依靠农业而生存,所以农作物产量的波动就直接反映在宏观经济上。出现旱灾、洪灾了,农作物产量欠收,价格就飙升,那就体现出非常强的通胀的色彩。如果是农作物大丰收,农作物的产量非常大,那就价格非常低,就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效果。
所以在丰收的时候,政府就要补贴卖家。但是在洪灾、旱灾的时候,政府又要出来低价收购,确保价格稳定,控制通胀。所以说印度政府忙活来忙活去,就围绕着几个它自己不可控的因素在做经济工作。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印度的报纸,或者看印度的经济网站时就会发现,他们对于季风是特别特别的在乎,对于国际油价也是特别特别的在乎。就反映了印度这个国家,国家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需要补一补了,增强它的抗风险能力。
说中国成长的秘诀就在于基础设施。莫迪当年在古吉拉特邦执政的时候,把古吉拉特邦搞得特别好,建设得非常不错,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搞基础设施。
莫迪的运气可以说是非常好,他一上台之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就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原先是要补贴油价、粮价的,一出现商品大跌,政府马上就有钱了,就启动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说这个效果非常非常好。
然后莫迪又干了件什么事情呢?就是把印度的国有企业打包出售,为它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最近几年印度的基础设施还是进步非常大的,铁路、公路、港口都有比较强的提升。尤其是在公路方面,已经建成了主干网络,所以在这方面应该说是卓有成效的。
莫迪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帮手,很有意思,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主导建立的亚投行,亚投行最大的顾客其实就是印度。印度通过亚投行拿到了不少贷款,为它的国内建设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现在国际油价比2014年、2015年的时候又上涨了不少。所以印度在国内的财政方面就不像当初那么的宽裕了,为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一些挑战。今后印度还能不能继续通过低油价卖国企,运气性、偶然性的资源来支撑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呢?我们还是要打个问号的。
另外一方面,要说莫迪上台以来,最值得令人称道的经济措施,莫过于商品与服务税的改革,与商品与服务税改革一道的是它的废钞令。这两大政策的核心的企图,都在于提高印度政府的能力。
从商品与服务税GST说起。
印度原来各邦之间奉行联邦主义,邦与邦之间的税率是不一样的,但是商品又在邦之间互相流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税率不同的问题。因为税率不同,所以你要补差额,所以在印度的邦和邦之间有很多的收费站,进行商品运输的时候,要在收费站里停下来,要补交税款,极大地阻碍了印度国内经济的流动性和它的运转成本。
莫迪上台以后做得最厉害的事情就是统一商品服务税,统一税率,然后废除这些边境的检查站。这一点对于印度经济来说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的。印度从此真正形成了一个国内的市场。
- 原标题:毛克疾:借钱也要搞开发,印度也想做“基建狂魔”!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1-21 10:30:55
-
瑞典专家炒作中国卫星站“军事用途” 我使馆驳斥
2019-01-21 10:16 争夺北极 -
为什么美国如此警惕墨西哥,特朗普这么想建墙?
2019-01-21 09:56 观网看片 -
“妥协”遭拒后,连发推特狂怼佩洛西
2019-01-21 09:46 特朗普 -
“我是被公关部逼的”
2019-01-21 09:41 华为 -
-
113岁全球最老男性在梦中离世
2019-01-21 06:55 -
加拿大:10天倒计时,美国还没申请引渡
2019-01-20 20:56 华为 -
联合国马里维和部队遇袭 已致8名战士牺牲
2019-01-20 20:55 非洲之窗 -
加拿大魁北克市长“被迫”取消访华
2019-01-20 17:30 -
带不动!英国下院议长红了
2019-01-20 16:19 不列颠 -
韩国10年花3亿复原的千年古桥 很眼熟…
2019-01-20 13:28 三八线之南 -
“关于中国投资的安全警告就是个笑话,彻底疯了”
2019-01-20 12:26 海外投资 -
无视“全国大讨论”,7000人再上巴黎街头
2019-01-20 10:15 法国见闻 -
“罕见”妥协,仍被拒
2019-01-20 09:01 美国政府关门 -
牢记总书记嘱托 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
2019-01-19 22:1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这事一旦坐实,特朗普就遭弹劾?
2019-01-19 19:11 特朗普 -
关门无薪,美公务员排长队领免费食物
2019-01-19 18:48 美国一梦 -
美钢铁业正被特朗普“善意”扼杀:估值跌至10年来最低
2019-01-19 18:40 美国经济 -
他又干啥了?被以色列骂“可耻”
2019-01-19 16:22 巴以恩仇录 -
美国对华政策失败,因中国未复制美国模式?崔天凯驳斥
2019-01-19 16:09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现在必须找到中国这样的劝和者,因为美国不讲和平” 评论 185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评论 370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评论 36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评论 104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在伏努科沃专机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评论 31最新闻 Hot
-
当男人上“男德班”:腰缠10斤水袋,体验“怀孕”
-
“美政府若不解决问题,还会有50家银行面临破产”
-
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
14周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吗?
-
耶伦改口
-
普京:若英国供乌贫铀弹,俄将被迫做出回应
-
白宫简报会上,他俩吵了起来
-
女子穿和服在南京鸡鸣寺樱花下拍照?警方回应
-
曾支持放松银行监管的他,竟称担忧中俄煽动挤兑
-
美方放弃施压?
-
“这是陷阱!”特朗普这次鼓动的抗议,可能要凉?
-
“这让韩国人很受伤”
-
斯里兰卡获IMF29亿美元援助,此前中国已为其债务“开绿灯”
-
俄罗斯禁用SWIFT?
-
印度抓捕分离主义团体领导人后,驻外领馆遭袭
-
受苹果游说,印度一邦修改劳动法允许12小时倒班、女性夜班
-